当中高考遇上疫情,双重压力下如何减压? 看看心理老师在“漂流瓶”中放了啥

江门日报 2020-03-22 07:55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广大师生、家长来说更是不小的挑战,尤其是那些即将参加中高考的毕业班学生更是如此。线上上课、自主学习,不少学生在家里的网课学习氛围和效果难以保障,期盼回学校上课,又无法确定确切日期,这些综合因素持续发酵,使得部分学生及家长的焦虑情绪开始滋生和蔓延。

近日,本报记者在情绪的“大海”中,捞出了一些毕业班学生和家长的求助“漂流瓶”,并定向抛给了江门市部分骨干心理教师,看看他们在“漂流瓶”中装了哪些“妙招”吧。

文/娄丹潘东华

漂流瓶1

没法专心学习怎么办?

“我是一名初三的毕业生,在家里网络学习,虽然自己很想集中注意力,但是听着听着就想睡觉,没法专心学习,怎么办?”

心理教师吴玉珊、陈银欢:

给学习一点仪式感

面对上网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听着想睡觉等问题,你不妨可以这样做:首先,转变认知,寻找网课学习积极面。比如网课能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可反复观看,直到完全消化。其次,提前做好准备,给学习一点仪式感。每天晚上可以把自己的书桌收拾整理好,提前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资料、用具等,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在这样一个明亮、整洁且安静的环境下,我肯定可以愉快并高效地投入第二天的学习”,以此来点开自己学习的开机键。再次,学习的过程中,试着运用全脑功能,多感官参与学习。这样你的听课更容易集中精神,效率会更高。最后,注意劳逸结合。当学习时间太长,身体疲惫时,不妨给自己准备一杯清茶提神,或者是让自己做一套适合久坐后的放松操。

漂流瓶2

对高考茫然不知所措

“我对今年的高考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学习,学不进,怎么办?”

心理教师李丽:

保持理性平和的心态

对于今年即将高考的同学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先的许多计划,也让他们对未来的情形产生不确定性。疫情影响下,更需要以理性平和的心态来思考和学习。

首先,接纳自己的焦虑和不安的情绪。即使没有疫情的发生,同学们也多多少少会因升学而感到焦虑,只是疫情的发生,导致一些情况变得不确定,增加了这份焦虑。其次,理性认知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正反影响。是的,疫情的发生打乱了原本的学习计划和状态,但也可以从正面看待疫情带来的积极影响。譬如,大家都在家里线上上课、自主学习。这一方面让你有了充分的自己可以掌控的时间,去弥补你之前没有太多时间顾及的科目。另一方面,你可以使用的学习资源比也在学校时更加丰富。最后,明确目标,制定计划,积极行动,从容应对。一味地焦虑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什么积极结果,最好的应对方式是在接纳现实的基础上思考应对策略。所有同学对今年的高考都有不确定性,谁能在接纳这个现实的基础上开始行动,谁就抢占了先机。

漂流瓶3

对父母的要求感到很厌烦

“我是一名高三毕业生,疫情期间,一家人都在家,父母整天都希望我学习,我感到很厌烦,怎么办?”

心理教师余雪峰:

以实际行动打消父母的顾虑

确实,大部分家长总是希望我们把时间都交给学习,尤其是面临着高考的毕业生,现在大家整天都呆在家里,自己的一举一动全在父母的眼里。父母可能比平时督促更多也是许多家庭常见的日常。其实,你可以借机好好和父母说说你的感受,让他们知道你的需要(信任、尊重)与请求。另外,你再想想,父母很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学习安排吗?可能是因为不知道所以他们才担心。那我们就让他们放心!咱们先梳理一下自己是如何安排学习与生活的,制作一个学习休闲娱乐兼有的日程表,把它给贴(公示)出来,既对自己是一种提醒,也是在让父母清楚你的安排。你想想,父母不就是担心你的学习嘛,当他们知道你的时间安排里有足够的学习时间,自然就不会不停提醒了。

漂流瓶4

孩子关在房间里打游戏

“孩子都已经高三了,还老关在房间里面打游戏不学习,我无法劝阻,该怎么办?”

心理教师郭艳彪:

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

孩子打游戏的问题,确实是一件令大多数家长感到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作为家长,首先,需要在了解孩子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这个是前提。其次,需要通过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处理孩子老玩游戏的问题,所谓“和善”,就是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接纳孩子,理解孩子玩游戏的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不是简单地说教和禁止孩子玩游戏,而是要尊重孩子,与孩子共同平等协商玩游戏的时间。所谓“坚定”,就是根据父母与孩子协商的结果严格执行。再次,作为家长的您,也需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也有在家使用手机娱乐打游戏的习惯。最后,孩子老关在房间里面打游戏不学习,这已经是一个积累比较久的问题,不是简单地劝阻一两次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需要一段时间。

漂流瓶5

爸爸刷手机影响孩子

“疫情期间,孩子爸爸每天在家刷手机,孩子都已经初三了,他这样做对孩子影响很不好,我说两句就吵起来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心理教师王晓君、谢唐红:

与孩子爸爸理性沟通

从您反映的问题来看,您和孩子的爸爸就在家刷手机这件事情的沟通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这里需要明确几个细节,您在与孩子爸爸沟通时,是带着怎样的情绪状态?是平静友善的,还是愤怒指责的?是当孩子面直接指责,还是背着孩子私下交流?所以给您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在与孩子爸爸沟通前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在相对平静的状态下沟通。二是要找一个合适的沟通时机,在孩子爸爸心情好的时候,私下与他沟通。三是要以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式沟通,不妨学着使用“非暴力沟通”方式与丈夫沟通。如果您尽自己最大努力做好了这些沟通工作,但孩子爸爸仍然我行我素,也不必强求他一定要改变,造成夫妻关系紧张,这样可能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这时候,您可以尝试与孩子进行沟通,指导孩子在学习上学会自主管理。

漂流瓶6

家长很焦虑怎么办?

“孩子上高三了,疫情期间孩子在家上网课,家长要上班,生活上照顾不了,学习上更是无法监控,看着高考倒计时数字越来越小,家长很焦虑,怎么办?”

心理教师吴惠贤:

家长要调整好情绪

目前,作为高三毕业班家长,情绪上有些焦虑、无奈甚至感到心慌,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家长要先调整好情绪。同时,家长即使再忙,也可以做点辅助性工作,在这里提供几条建议:第一,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整洁、抗干扰的学习环境。第二,适当参与孩子的备考后勤工作。第三,关注孩子备考过程中的情绪,高效陪伴和引导,主动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要尽力克制情绪,少一些无效的唠叨和指责,多一些高效陪伴和引导,跟孩子站在同一战线,这样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第四,做好孩子升学规划的引路人,给予孩子持续奋斗的心理能量。在疫情期间,除了保护好孩子不受感染、做好备考之外,家长还应该培养孩子心系当下,了解时事,将抗“疫”中的所见所闻化为心中力量,指引前进的方向。

新闻推荐

“小黄人”导游支援社区防疫 展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风采

江门日报讯(记者/胡晴晴通讯员/张丽敏)“疫情还未过去,请您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出门要戴口罩,祝一切顺利……”3月16日上午,在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