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全力协调 企业负起责任政企齐心合力展现“江门制造”防疫担当

羊城晚报 2020-03-18 02:22

省工信厅向江门企业兑现疫情防控装备财政奖励

▲维达短时间内重启口罩生产计划,投入800万元增设车间设备(维达供图)

盈丰智能装备公司演示压条机生产防护服过程,疫情防控期间该公司将技术无偿提供给省属国企、央企

盈丰智能装备公司将压条机设备装车运往防护服定点生产企业

江门市工信局领导与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调度小组开会协调企业复工物资调度

广明源公司展现企业责任,分批向湖北捐赠了价值40万元的杀菌灯设备

文/图陈卓栋彭纪宁江工信周颖森梁园园朱强林文杰谭耀广

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并亲临企业调研指导、工信部门“连续作战”确保生产物资供应、企业克服困难尽力达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全民动员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江门从各级党委、政府、工信部门到企业都积极投入到这场“战争”中。江门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赴应急物资生产企业调研、指导,江门的工信等政府部门以及防疫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接受国家、省和江门市统一调度,为防疫一线供应大量的物资,显现了“江门制造”在“战争”中的担当。这些突出表现也受到了社会各方的充分肯定和表扬。

A党政领导亲临企业指导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之初,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就深入到江门蓬江区、高新区(江海区)调研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工作。林应武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主动服务,帮助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及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提升全市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供应能力,并以此为契机,积极整合健康领域的生产及研发资源,推动江门健康产业不断做强做大。

每到一处,林应武都走进生产车间实地了解疫情防控物资的生产流程、生产能力、原材料供应等情况,并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了解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现场协调予以解决。在调研中,林应武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克服困难、积极生产供应疫情防控物资表示感谢,对奋战在保障疫情防控物资生产、调度、供应的广大干部职工给予充分肯定。

林应武指出,复工复产后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的需求量进一步扩大。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全面落实扶持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复产、扩产、转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帮助企业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用工、资金、场地、报批等困难和问题,推动江门市疫情防控物资生产能力得到不断释放。同时,要做好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产品的采购、收储工作,引导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解决企业未来发展的后顾之忧。

此外,在2月初,江门市长刘毅也深入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车间、仓库,检查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刘毅强调,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尽快研究出台有关扶持政策,大力支持有条件的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扩大产能、转产,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

每到一家企业,刘毅均详细询问企业的原材料采购、用工、资金等环节存在的困难,以及企业员工管理等“八个一”工作落实情况。刘毅充分肯定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帮助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实现转产、扩大产能上所做的工作。他要求,各有关部门对重点企业要继续实行驻厂办公等措施,一对一研究解决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企业生产条件配备充足、产能充分释放。他鼓励企业多渠道采购原材料,同时,全市要继续内部挖潜,确保防控物资原材料供应链条完整,力争自力更生。有关部门要做好防护产品的检验检测工作,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迅速增加产能。要加大政策、资金、用工等支持力度,提高企业转产、扩产的积极性,帮助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千方百计增加防护物资的供应。

B工信部门协调组织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一线急需物资支援。根据国家、省的统一指挥调度,以及江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示,江门市工信局成立了防疫应急物资调度小组,为协调企业生产、防疫应急物资调度而高强度运转。此外,该局成立了七个专项工作组,在江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筹领导下,联合江门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以及相关市(区)政府,聚焦口罩、防护服、消杀用品、测温仪等防疫紧缺产品,全面摸查江门市有生产能力和生产意愿的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情况,专班跟进解决企业生产困难,全力组织相关企业复工生产。

从大年初三开始,每天上午7点45分,江门市工信局办公大楼的一间会议室都会看到一群忙碌的身影。这是江门市工信局疫情防控应急物资调度小组的临时办公点,一群年轻小伙子每天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白加黑、“5+2”,每天工作到晚上八九点钟成为常态,但他们依然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这个小组由该局8名年轻党员骨干力量组成,在莫兆汉、梁植朋等党员领导干部带领下,年轻党员们团结带动干部群众凝聚成一支青年突击队,在精准调度物资助战“疫”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面对防护服、测温仪等应急物资一度出现极度紧缺的情况,他们及时优化工作方式方法,建立科学分配制度,全力保障了江门市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供应。

陈振华作为调度小组的联络员、小领队,面对千头万绪工作,他落实组员分工,牵头制定应急物资审批流程、拨付流程等各项制度、表格,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为了使调度工作做到精准、合理,他带领小组成员学习各类物资使用场景,建立使用单位基础档案,做到对各种物资的库存量、100多个单位的需求了如指掌、心中有数。他每天整理并反复核实各单位发来的物资申请清单,不管多晚都讨论完调度方案才下班,为第二天一早提交领导审定打好基础。晚上回到家中时家人经常已入睡。然而,翌日一早,他们又精神抖擞地准时出现在那个忙碌的小会议室。

为了准确调度应急物资,组员们要每天反复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有关单位沟通申请、库存等数据,平均每人每天处理工作电话达60余次。为简化物资申请流程,提升物资调度效率,调度小组创新利用信息化手段,联合江门市有关部门,仅用一周时间就快速开发了应急物资调度系统,于2月15日正式上线启用,大大方便了各单位物资申请。为保障城市公共服务正常运营,江门市调剂部分口罩配额供应相关企业和单位采购。

作为调度小组的成员,陈伟栋这段时间累得胃炎发作。他的同事告诉记者,作为小组成员,他既要和防疫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沟通联系,又要撰写信息、简报,经常忙得连吃饭都顾不上,最终犯了胃病。除了陈伟栋,小组的其他小伙子这段时间也忙得吃不上一顿安稳饭,要认真算下来,小组这段时间消耗得最多的物资,就是临时充饥用的方便面。

C多部门携手解决企业困难

在江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指导,江门市工信局人员忘我工作、积极协调,以及江门各级政府部门的全力配合之下,江门市多家防疫应急物资生产企业才从休假的忙乱中迅速调整过来、短时间内复工复产并供应大量物资。

舒而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曾是江门市唯一、全省八家之一的医用口罩生产企业。为解决舒而美公司人手、原材料不足,以及机器设备等问题,让企业安心复工复产,江门市工信局等相关部门、新会区政府主动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对接口罩原材料生产企业,安排其他企业的工程师抢修设备,协调江门市义工联等单位招募义工支援生产,企业在1月23日顺利复产医用口罩、1月29日实现稳定达产。

江门市作为全国防护服压条机及胶条的重要生产基地,疫情发生后,铁金刚、盈丰智能等防护服压条机及胶条生产企业积极准备复工复产,但面临人手不足、零部件缺乏等难题。江门市工信局等部门会同有关市(区)政府通过请示协调、电话跟踪、实地拜访等多种渠道,协调解决了问题300多个,想方设法推动市内外相关企业复工复产,加快配件供应。铁金刚、盈丰智能、弘腾机械等8家压条机生产企业,盈通新材料、多快好省、信必达等5家胶条生产企业迅速复工复产及扩大生产。

而根据这些企业复工复产后普遍面临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江门市工信局也协调共青团江门市委、江门市义工联等单位招募志愿者前往这些企业支援生产。截至2月底,共有逾300人次的志愿者参与了支援企业生产的活动。

铁金刚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强回忆,复工复产之初,该公司最短缺的就是上游的压条机面板、电路设备和一些机械配件,“几十台压条机放在组装区里面,就等着这些配件来组装。”江门市工信局和江门高新区(江海区)政府根据该公司的需求,积极协助在江门的相关企业中寻找可以替代的供应商,最终在本地找到了厂家迅速接手,“像这些压条机的台板,是由政府部门协调新会一家企业调动库存供应。这家企业还答应我们提早复产,生产我们需要的台板。”

盈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坤焕也对江门市委、市政府和工信部门的协助十分感激:“工信部门帮我们协调了很多资源,解决了复工难题,比如上游的原材料供应,政府部门帮我们积极协调供应商早日复工复产恢复供应原材料;还有像物流运输,也是由政府部门帮我们协调。这样我们才能生产出大量的压条机供应一线。”

D江企展示社会责任感

在国家、省和江门市的统一调度下,江门制造业企业的企业家们也展示出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

记者了解到,压条机是医用防护服制作的关键设备,江门市盈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拥有多项压条机设计和生产的专利技术。疫情防控期间,为协助全国各地企业加快防护服生产,应省国资委的要求,在江门市工信局的多番动员和鼓励下,该公司毅然将技术无偿提供给省广业集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等5家省属国企和央企,并主动提供后续的技术咨询、生产指导等服务,通过“小手”拉“大手”,快速提高防护服设备产量。目前相关国企和央企已生产出贴条机超过350台,完全满足了防护服生产企业对压条机的需求。回忆起这个“小手拉大手”的决定,该公司负责人梁坤焕表示,自己一家的产能有限,“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分享给国企,大家一起去将产量做大?”梁坤焕回忆,当天作出这个决定时,董事会内部曾经有过一番讨论,部分董事曾希望收取技术转让费用,但作为大股东的梁坤焕拍板无偿转让:“作为中国人,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当然是优先考虑国家情况,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怎么还能够收钱?”

作为江门一家老牌光科技设备生产企业,位于江门鹤山市的广明源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1月24日起分配捐赠了价值近40万元的紫外线杀菌灯等设备给武汉雷神山医院以及武汉、芜湖等地医疗机构使用。在1月24日,该公司董事长洪燕南了解到湖北疫区急需消毒杀菌器时,马上让公司做出计划,倾其库存所有的原材料,于1月25日发动留守工厂的员工、家属,赶制出700套壁挂式紫外线杀菌灯,于当晚10点钟出发送往武汉等疫区分发给26家医院;在1月30日早上,洪燕南了解到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缺紫外线杀菌灯,该公司随即在2天内赶制出2000套医用紫外线杀菌灯发往武汉;在2月4日,得知孝感市感染病例大幅增长、医院物资短缺,特别是消毒器具不足,洪燕南又捐献出1000套医用紫外线杀菌灯专车送达孝感红十字会,投入防控疫情使用;在2月9日,得知武汉雷神山医院扩建工程缺医用紫外线杀菌灯,洪燕南再援助500套医用紫外线灯。对于捐赠产品造成的成本压力,洪燕南看得风轻云淡,他认为,一家企业能在这种时刻满足社会利益和公众利益需求、为大众所用,才能体现出长期价值所在。

作为江门的产业巨头,维达纸业(中国)有限公司也作出了表率。疫情发生后,维达迅速调配资源,向武汉、上海等地各大医院捐赠了数百箱成人纸尿裤,后续还有多批次产品分别送往全国各地。自1月25日以来,维达还向湖北孝感、浙江衢州等地捐赠了多批杀菌湿巾产品。而在近日,维达更启动了口罩生产计划。“其实,早在去年第三季度,维达就曾开展了口罩生产研究,已掌握了产品结构等关键技术。只是由于各种原因,综合考虑之下,当时先暂时放下没有实施。”公司董事长张健说。重启计划后,维达投入8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了无菌生产车间及检验室,并配备检验仪器,突破了工艺技术、生产设备、物料供应等核心难关,为保障口罩生产项目迅速落地奠定了基础。2月28日,维达取得市市场监管局颁发的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应急备案凭证,具备生产销售一次性医用口罩资质。目前,维达正在紧急行动,保质保量生产一次性口罩。“着眼未来,口罩会成为市民的日常需求,如流感、花粉季节等都可能用到,接下来我们也会进一步完善生产线和产品类别。”公司董事长张健还表示:“企业是国家的一分子,为最美逆行者护航,这是企业的责任担当。”

根据江门市工信局数据,截至2月底,江门市防护服压条机及胶条生产企业共向湖北、河南、北京、山东等地区累计提供防护服压条机逾900台,防护服胶条1.38亿米;江门市相关电子生产企业累计供应95.5万件测量体温线路板和500台医用手术用配套设备的线路板;江门市消杀品生产企业向湖北省捐助次氯酸钠两批合计22吨、3700套紫外线消毒杀菌器、9000箱消毒湿巾等;此外其它企业还向湖北捐赠247台(套)医用通风产品,向全省及浙江、湖南等地供应29台医疗救护车,为雷神山医院建设捐赠近10万元塑料管材及管件产品……

E突出表现获表扬

上下同心、各尽其责,江门在防疫应急物资生产方面的突出表现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充分肯定和表扬。记者了解到,日前江门市人民政府、江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相关企业受到了来自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的感谢信表扬。感谢信称,江门相关政府部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从零部件及材料供应、用工、技术改造、资金支持等方面全力推动医用防护服压条机生产企业复工复产、达产扩产,江门市有关压条机生产企业加班加点,坚决执行国家统一调度安排,为支持全国特别是湖北武汉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物资保障一组日前也向江门市寄来感谢信,向江门及江门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信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江门认真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全国全省一盘棋,坚决执行上级紧急调拨任务,全力支持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物资保障一组工作。与此同时,采取有力措施,从用工、原材料、设备、资金等多方面,大力推进防疫重点物资相关企业恢复生产、扩大生产,为广东省防疫物资保障发挥应有作用。

3月15日下午,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物资保障一组还在江门市盈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现场给6家防护服压条机生产企业兑现疫情防控装备财政奖励754.9万元,建设银行、广州银行为江门市江海区铁金刚机械有限公司、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放款3400万元。

新闻推荐

关注女排三大赛事取消或延期 中国队奥运前无热身

奥运前无热身“考起”中国女排主帅郎平图/视觉中国继瑞士女排精英赛取消、排球国家联赛推迟,又一项重要排球赛事——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