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小家” 顾好“大家” 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后方力量各显担当
疫情之下,除了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外,还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医疗战线上的后方力量,他们守好科室“小家”,全力顾好“大家”,他们在点点滴滴中践行着初心和使命。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服务”。在这场全民的“战争”中,每个医务工作者都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各自的角色中各有担当,这是大爱,也是大义。其中,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留守后方的科室医务工作者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急需的医疗服务,保障市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在一些手术中,面临着严峻的风险挑战,该院医务工作者在做好精准防范,降低暴露风险的同时,完善各种应急措施,避免院内感染,保证患者得到快速高效的救治。
文/江门日报记者梁爽通讯员黄玉妍刘森图/医院提供
重症医学科
人少活多与“死神”交锋
在疫情发生后,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全员报名支援前线,主任伍方红及护士长陈英姿亲自带领团队火速成立该院感染科四区,并全面接管了该院全部新冠肺炎确诊病人。此外,还派出护师甄坚亮前往湖北支援。
在此条件下,该科的人员排班“捉襟见肘”,而患者病情危重,时刻徘徊在生死边缘,工作强度极大。现在该科在院重症患者19人,其中有5名患者同时进行CRRT(血液净化)治疗,呼吸机、纤支镜、翻身拍背、吸痰、生活护理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即使在人手充足时,也鲜有如此强的工作负荷。”留守后方的副主任医师刘伟盛说。虽然工作强度极大,但大家没有任何怨言,纷纷表示要举全科之力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本职工作,为抗“疫”作贡献。
“一线的抗"疫"固然辛苦,但留守后方的同事也不易!假如一线抗"疫"人员是冲锋陷阵的战士,那么固守后方的人员就是强大的后盾,他们也是英雄。”伍方红说。
疫情发生时,正是重症医学科每年最忙碌的时候,此阶段的病人多且病情复杂,繁忙时该科需4—6台CRRT同时运转。目前,该科开放16张病床,却只有4位医生轮值一线班。近1个月,每天都有急诊新收或者其他科室转入的危重症患者,在人少活多的情况下,他们迎难而上,与“死神”交锋,为保障急危重症的医疗救治保驾护航。
肺病科
各显担当守护市民安康
新冠肺炎属于呼吸系统传染病,无论是前线还是后方,肺病科无疑成为团队的核心力量。肺病科主任范发才说:“有一份热,发一份光!”
疫情发生后,肺病科全体医护人员各显担当,分别派出彭景钦、赖阳军2名业务骨干驰援湖北;副主任李影捷带领医护人员组建感染三区随时待命;副主任中医师陈照南、护士长段文君组建感染二区;科室大批医护骨干纷纷加入到感染一区、二区和四区参与前线的抗“疫”工作。此外,科室内市名中医惠萍、范发才、李影捷作为医院中医救治专家组成员,每天对感染一区、二区和四区的病人进行会诊、医疗查房。
前方作战,后方留守。范发才、护士长蔡洵红带领留守后方的医护人员,放弃休假,坚守岗位,尽职尽责,认真排查,分级防护,力保众多患者的平安。
留守后方的责任不轻,除了坚持开放门诊、收治住院病人外,该科同时接收其他科室转来的危重病人,承担会诊、执行各种专科诊疗任务。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因咳嗽、发热等而时常担心自己的病情与新冠肺炎相关的患者,他们十分紧张焦虑,留守的医护人员常常以面诊、微信等方式解释疏导,排解患者的不安情绪,竭尽全力奉献所有的“光”和“热”,默默守护着市民的安康。
脑病科
争分夺秒为患者赢得健康和时间
疫情期间,触诊、脉诊、看舌像及各种体格等检查,都存在一定的风险。不过,从医25年、党龄25年的脑病科主任石青表示:“病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维护百姓健康是我们的使命。我们誓要咬紧牙关,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在石青的带领下,脑病科严格按照方案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改进脑卒中绿色通道的防治流程,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做好“脑卒中”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
3月8日,来自台山的67岁李伯被紧急送到该科就诊,诊断考虑脑卒中。到院时,李伯已昏迷近1个小时,且伴随左侧肢体肌无力。时间就是生命,石青带领团队迅速为李伯进行新冠肺炎核酸检测,行头颅CT和胸部CT检查,在确认患者胸部CT无明显异常情况下,立刻进行溶栓治疗,并安排桥接救治手术治疗。
“溶栓及手术后,患者的意识逐渐恢复,左侧肢体肌力明显好转。你们放心,我们一定竭尽全力帮助他。”走出手术门后,看到神情紧张的患者家属,主管医生金正龙主动上前交代,并耐心说明,让家属也进行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随后,又安排专职的健康管理师对李伯及其家属进行卒中宣教和心理疏导,确保李伯得到规范、迅速、有效的救治。
从春节至今,脑病科全体人员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完成急诊取栓手术40余例。每天还有大量的门诊病人就诊,接诊患者平均100人/天,高峰期达150人/天。面对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他们一手做好疫情防控,一手畅通卒中绿色通道,争分夺秒,为患者赢得健康和时间。
麻醉科
精准防范安全完成各类手术
麻醉手术室作为麻醉科的重点单元,肩负手术麻醉、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等工作,参与全院危重症患者抢救的困难气管插管术、深静脉置管术等高难度、高风险操作。手术时,他们要与病人面对面,经口腔操作或血管穿刺才能完成。
此外,麻醉科手术室是全封闭式层流洁净手术室,担负该院20个手术科室的手术麻醉治疗。疫情期间,麻醉科无疑成为最重要的防控科室之一。
“保护自己,战胜病魔。”麻醉科主任刘文领不断叮嘱该科人员,并启动和落实制订的应急预案,严把“感控”关。该科护士长梅华对每位医护人员进行隔离防护的培训讲解,并每天安排护士在病人进手术室前再次测体温。此外,手术前,医护人员询问每位病人的流行病史,同时监测室内所有人员体温,并且封闭手术病人家属等候区,防止群聚。
成为江门市新冠肺炎定点后备救治医院后,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又成立新冠肺炎病人手术室,为无法转运的急救病人进行手术治疗。麻醉科迅速完成手术室的组建,全体人员积极申请支援一线,并组成以刘文领、邓学军、胡思光、马金换为先锋组的共产党援救队,随时准备投入一线“战斗”。
疫情期间,刘文领充当“定心丸”,带领该科严控防疫,协调各事宜,安全完成各类手术、气管插管麻醉、深静脉置管等技术操作,确保了手术病人、医护人员的安全。
在这些留守后方的力量中,除了重症医学科、肺病科、脑病科、麻醉科各显担当外,还有24小时不间断值守、保障住院患者医疗安全的各个临床科室及医技科室;时刻准备着“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承担日常急救任务的急诊科;将阵地前移的一站式服务台、导诊台;严守岗位的门诊部和职能、后勤保障部门……他们同样无时无刻,守好“小家”,全力顾好“大家”,在自己的岗位上艰辛“战斗”!
新闻推荐
政企联动促复产 “江门制造”见真章 生产大量防疫产品供应全国,彰显江门工业坚实底蕴
台山工业新城的广东绿岛风空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捐赠通风设备驰援火神山医院建设,图为该企业生产厂区。杨兴乐摄2月1日,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