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第四次全国 经济普查全面完成
江门日报讯(记者/梁佳欣通讯员/邓文超)近日,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经过广大普查人员两年来的艰辛努力和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全面完成了方案设计、单位清查、现场登记、事后质量抽查、汇总评估等各项任务,取得重大成果和显著成效,江门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全面完成。
普查结果显示,2018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72824个,比2013年末(2013年是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增加32664个,增长81.3%;产业活动单位81215个,增加35492个,增长77.6%;个体经营户355632个,增长106.3%。
省统计局依据江门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统一核算修订后的江门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001.2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1.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328.6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70.76亿元。
据介绍,这次江门市全国经济普查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组织领导有力。二是全面摸清家底。这次普查摸清了江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了解了江门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形态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掌握了全部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状况和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查实了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产品产量、服务活动。普查成果将为江门市建设成为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提供决策参谋和数据保障。三是采用科学方法。本次普查采取“地毯式”清查方法,并积极应用“多证合一”改革成果,普查数据生产全过程实行电子化、网络化处理。四是确保数据质量。各级普查机构狠抓源头数据质量,多形式、多渠道实施普查数据的采集、上报监控工作,加强入户数据核实与业务指导,开展源头数据自查与抽查,坚持联动审核,及时消除差错,严格把控普查数据质量,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
新闻推荐
3月9日,笔者在江门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江门将组织现有的2.5万台农机下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