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制造”产品驰援战“疫” 江门一企业成功转产捐赠江门2000件防护服及2000件隔离衣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黄文生通讯员陈敏锐、周颖森摄影报道)3月4日,广东宏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向江门市捐赠2000件防护服及2000件隔离衣,总价值约50万元。江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晓雄代表江门市政府在江门市疾控中心接受捐赠。
记者了解到,广东宏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作为重点企业,迅速转产5天实现“零突破”,为江门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该公司2月1日启动转产工作,2月6日生产出第一件产品,目前日均产量稳定在1000件以上……这一“江门速度”填补了江门市医用防护服生产领域的空白。
仅用5天时间投产隔离衣
据了解,广东宏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原是一家生产手术用引流管、给药器的生产厂家,具备生产二类医疗用品生产资质。“2月1日,我们决定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疫情期间紧急转产防护服。”广东宏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东说。随后,车间调整、设备和原料购置、工人招募等一系列工作迅速全面铺开。2月3日,完成350平方米无菌车间准备;2月4日,首批设备和约10名工人到达;2月5日上午,生产所需的平台、热封胶机、锁边机、裁切机等全套设备及热封胶带、拉链等原材料全部到位;2月5日下午,电气改造、设备安装,材料上架;2月5日晚,正式开工试产;2月6日生产出第一件防护服。从启动转产到生产出第一件产品,仅仅用了5天。2月10日,企业继续增加隔离衣生产线,2月15日开始投产隔离衣。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后,在江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物资保障组会同江门各市(区),在春节前就第一时间组织全市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积极挖潜增效,从全产业链角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江门市迅速成立由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局、市国资委、市工信局等部门39个工作专班,做好企业与物资生产小组间的桥梁。
在原材料和设备保障方面,物资保障组生产专责小组积极推进铁金刚、盈通、恒通等设备、原材料生产企业复产,帮助宏健公司落实生产设备和生产原材料供应。在资金保障方面,江门市财政部局协调农商行紧急向企业授信100万元(首期50万元),物资保障组采购专责小组安排预付款30万元用于企业生产,有力保障了企业转产资金需求;在资质许可方面,江门市市场监管局密切关注设备到位情况,在5日设备全部到位的当天立即为企业办理了医药生产备案证。在人力资源保障方面,江门市卫生健康局迅速联系了江海区人民医院,为企业新招聘工人开通了体检绿色通道。在生产车间改造、设备安装方面,江门供电局全力支持,江门供电局江海所派出14名人员,完成了生产车间电气改造工程。针对企业紧急进货的一批拉链仍为半成品的情况,团市委领导带领10名党员义工于6日、7日帮助企业完成了1万条拉链的裁剪和链头组装工作。
开足马力加快生产防疫物资
据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门市一批企业提早复工、复产、转产、扩产,开足马力加快生产口罩、防护服相关生产设备及原材料、消杀用品等紧缺防疫物资,一批批“江门制造”产品源源不断驰援各地,为抗疫贡献了江门力量。
截至3月3日,江门市铁金刚、盈丰智能、弘腾机电、业伟成机械等8家压条机生产企业,盈通新材料、多快好省、信比达等5家胶条生产企业共向湖北、河南、北京、山东等地累计提供防护服压条机1085台,防护服胶条1.8亿米。为此,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更是发出感谢信,对江门市政府、江门市工信局、江门市蓬江区科工商务局、江门市江海区经促局和盈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铁金刚机械有限公司、弘腾机电有限公司、业伟成机械厂等做出重要贡献的政府部门和(防护服)压条机生产企业,给予了高度“点赞”。
新闻推荐
外地务工人员平安返岗交通费补贴活动受欢迎 还有1400个名额可申报
江门日报讯(见习记者/彭晓玲通讯员/江工宣)近日,记者从市总工会了解到,江门市“爱在侨乡”外地务工人员平安返岗交通费补贴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