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技师学院学子在实习岗位发挥所长 为企业复工复产添砖加瓦

江门日报 2020-03-02 07:11

谢伟源一直坚守在新会一家口罩生产企业的生产线上。

“虽然我做的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想想自己的努力、坚持,也蛮骄傲的,觉得自己正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2月25日晚上9点30分,新会技师学院机电类高级班的学生赵鸿璋接受完记者采访后又迅速回到了岗位。从2月1日起,他和同校同学谢伟源每天坚守在江门市舒而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的口罩生产线上,负责机器的维护和维修。

近一个月来,像赵鸿璋、谢伟源这样活跃在江门市复工复产一线、来自新会技师学院的学子还有很多。

他们这群20岁左右的年轻人在实习岗位上发挥所长,为江门市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贡献力量、添砖加瓦。

在口罩生产线已坚守1个月

“1月底,我们班主任问我愿不愿意去江门市舒而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帮忙维护口罩生产线,我立马就答应了。”谢伟源是新会技师学院工业机器运作与维修专业二年级的学生,2月1日早上8点,他到达江门市舒而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在那里见到并认识了同一年级不同专业的校友赵鸿璋。随后,两人并肩作战,跟该公司的老师傅一起负责10条口罩生产线的维护、维修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口罩成为紧缺资源。江门市舒而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是新会辖区内唯一的医用口罩生产企业,1月底就开始加班加点生产口罩,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机器长时间运作,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生产口罩耳带的机器,会出现"剪不到"或者"夹不到"的情况。”谢伟源说,机器“加班”,机器的维修、维护人员也得跟着加班,为了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作,他们每天工作约11个小时。

虽然工作比较累,但赵鸿璋、谢伟源都没有放弃,他们的家人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我还没考驾照,爸爸或哥哥每天早上送我上班,晚上接我下班,他们都很支持我。”谢伟源说,口罩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武器”,“我觉得自己这份工作很有意义、很有价值”。

“工作确实挺累,但我愿意再坚持一段时间。”赵鸿璋说,能够发挥自己专业所长,为疫情防控多做点贡献,他感觉很自豪,“而且,这份工作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和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外卖平台调度骑手

2月10日起,江门市各行业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陆续按下了复工复产的“快进键”。新会技师学院的学生也分批分期回到了各自的实习岗位上,发挥专业技能优势,为各行各业的复工复产添砖加瓦。

其中,该校机电类、制造类专业的学生已经陆续返回各大制造业企业,如在中车广东公司实习的87名学生目前已分批分期到岗并进入正常的实习、生产状态,数控专业的学生梁文轩就是其中一员。

“我从去年开始在中车广东公司实习,今年2月,公司复工后,我再次返回了实习岗位。”梁文轩介绍,他实习的工种是钳工,过年前被分配至落轮连接班组实习。复工复产后,因为拆解班组有些外地员工暂时未能返工,他便被分配到该班组帮忙。

“特殊时期,我能理解公司的安排。而且,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可以接触到不同班组的工作内容,对我个人也很有好处。”梁文轩说道。

新会技师学院电商专业的学生则陆续返回江门道奇贸易有限公司、江门星悦方物流公司等商贸物流企业,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该校电商专业高级班三年级的学生李妙娟就在一家外卖平台企业实习,主要负责该平台的骑手调度。“简单来说,就是在后台帮助遇到特殊问题的外卖小哥解决问题,比如他们要是遇到突发情况无法正常送餐,我们就帮忙协调其他骑手跟进。”李妙娟说,春节过后没多久,她就返回了实习岗位。

“公司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挺好,各项防护物资都有较好的保障,而且我们这项工作确实需要有人去做。”李妙娟说,疫情防控期间,有很多人需要外卖服务,“如果没有外卖,可能很多人连吃饭都成问题,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挺有意义的”。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林润开

新闻推荐

兴业银行金融服务“不打烊”

在举国战“疫”的艰难时刻,兴业银行金融服务“不打烊”,兴业银行江门分行的前台一线员工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这次战“疫”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