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全面消毒,请放心购物” “不戴口罩,谢绝入内” 手机、口罩成购物“标配”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林立竣
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推进,疫情期间平静了一段日子的大街也慢慢有了人气,商家们如何做好防疫成为当下的重要问题,记者走访发现,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上街除了带上手机外,口罩也成了必须品,各个商家对防疫工作相当重视,措施也各有侧重。
不戴口罩不接待
“不戴口罩,谢绝入内”。走在常安路、水南路、江华路等道路上,记者可以看到每个开门迎客的店铺在门前显眼位置都贴有提醒顾客戴口罩的标志。戴口罩成了商家接待顾客的必要条件。许多人也都形成了戴口罩出门的习惯,不截口罩上街的人十分少见。
“店内已全面消毒,请放心购物。”每天消毒成为商家为消费者准备的定心丸。在江华路一家眼镜铺,店主黄女士就告诉记者,他们店每隔1小时进行1次消毒,此外在顾客离开后,他们也会进行消毒。“用消毒水拖地,将客人坐过、接触过的物品都用消毒液擦一遍。”黄女士说,因为我们行业的性质,常接触到眼睛,这里容易受病毒入侵,为顾客安全,也为自己着想,做足卫生措施必不可少。每位进店的顾客都要戴一次性手套或者用酒精进行消毒。
商家各出各招
为了做好防疫工作,不同的店铺又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一些大型的家电卖场内,以往店家会将门全部打开任顾客随意进出,现在有些会关闭一些门,或者用家电、桌椅等物品拦起一些通道,只留下一个出入口迎客,有专门的人员守在门前测温和引导,备有消毒洗手液供客人使用。一些药店更是直接将大门都拦起来,消费者探热后才可以进入,或者索性让消费者等在门外,店员帮忙选商品。
银行等一些服务性行业,大堂经理和保安人员直接在门外值班,备着探热器和洗手液,同时对计划入内的人员先进行分流。门外隔着2米就摆放着红色塑料凳让客人休息等候。市民李阿姨今早过来拿退休金及办理有关业务,她很支持这种做法:“始终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
从事餐饮的店铺许多还张贴告示:“只准外带,暂停堂食”。水南路一家奶茶店的店长杨先生告诉记者,店内空间不算大,又是防疫时期,客座都不予开放。“目前我们只准外带,让顾客在门外等候,一般建议他们在网上下单,到点再来,这样也能避免出现人员密集现象。”
据记者走访发现,对防疫的重视程度各店铺做法各有侧重。除了必须的戴口罩外,测体温是大中型店铺的必经流程,而一些便利店、面包铺、水果店等小型商店却没有。“买不到测温枪。”“老板没要求。”是记者听到最多的回复。记者走访多家药店,确实存在测温枪难买的情况,有货的也普遍在500元/支左右。此外,是否做到店内每天全面消毒、配有洗手液、一次性手套等要看店主的重视程度了。
“对于必要的防护措施,我希望大家都能做到位,这样对你、对我、对大家都好。”市民吴先生说。
新闻推荐
通关“零延时”、作业“零接触”、物资“零滞留” 江门海关为复工复产“护航”
“收发货人不到场”查验、延迟复工造成超期的准予延期、通关问题快速解决……近日,江门海关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