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启动疫情心理危机干预 提供24小时在线心理援助服务
江门日报讯(记者/邓榕通讯员/麦润萍)为规范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积极预防、减缓和尽量控制疫情的负面心理社会影响,2月17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江门市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启动新冠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针对不同人群实施分类心理危机干预,并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
组建心理救援医疗队和心理援助热线队
根据《方案》,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由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领导,由市卫健局牵头,协调全市心理卫生力量,组建以心理救援医疗队和心理援助热线队为主的专业团队,有序开展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
其中,心理救援医疗队由具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精神卫生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员组建。负责指导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并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待命前往疫情各地开展危机干预工作;心理援助热线队以市级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接线员为主,以各市(区)、各部门心理援助热线接线员为辅,根据工作需要增加接受过心理热线培训的心理健康工作者和有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志愿者,提供心理援助热线服务。
对高危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
《方案》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人群按照疫情关联程度分为六类,即确诊患者(隔离治疗初期患者,隔离治疗期患者,发生呼吸窘迫、极度不安、表达困难的患者,居家隔离的轻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发热患者);疑似患者;医护及相关人员;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家属、同事、朋友等);不愿公开就医的人群;易感人群及大众。
《方案》要求,根据目标人群范围数量,开展目标人群评估、制定分类干预计划,制定工作时间表。要重点识别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居家隔离的密切接触者、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的心理高危人群,对高危人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如自杀、自伤、伤医和其他冲动行为等;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现可能出现的群体心理危机苗头,及时向所在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并提供解决方案。
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
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心理援助工作,江门市还设立应对疫情心理援助热线。依托市级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0750—3125678,提供24小时在线心理支持和心理援助服务,并定时分析汇总来电咨询信息,了解掌握公众关注热点和各类来电人员心理状态,做好评估和预判。同时,发动整合教育、民政等部门和学会、协会等社会组织力量所开通的疫情应对心理援助专线,对来电民众焦虑、恐惧等情绪给予心理支持和就医指导,发现突出问题或可能发生应激事件时,及时将相关信息报当地卫生健康部门。
此外,《方案》要求保障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治疗。各市(区)项目办要落实国家、省精神卫生项目办的工作要求,及时发现、评估外来人员中的精神障碍患者。在疫情期间通过电话沟通或网络视频等方式加强居家患者随访服药工作,保障疫情期间居家患者的服药、随访、监护、登记报告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保证患者的管理、治疗不因疫情而中断。同时,向患者和公众提供必要的防控知识、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和初步的心理危机干预,积极配合各地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部署,开展社区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
新闻推荐
江门市召开首场新冠肺炎防控新闻发布会 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逾60%
昨日,江门市召开首场新冠肺炎防控新闻发布会。周华东摄江门日报讯(陆沿任蔡昭璐)昨日下午,江门市召开新冠肺炎防控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