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大力推进网络招聘,提供免费线上公共就业服务 缓解企业“用工难” 在线招聘“不打烊”
江门日报记者/傅雅蓉通讯员/人社宣
2月10日起,江门市工业企业陆续复工。受疫情影响,部分外地务工人员无法及时返岗,已复工企业用工紧缺。如何缓解企业特殊时期“用工难”的问题?如何更精准地为复工企业提供用工服务?江门市近日出台的《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提出,将大力开发各类劳动力,优化就业服务专员制度,精准摸查发布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大力推进网络招聘和远程视频招聘,为全市企业和求职者提供“零接触”、免费线上公共就业服务,提高组织化和精准化服务水平。此外,发动职院学生、青年志愿者等,重点支援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短期用工所需。
制定重点企业联系制度
“每年春节后我都会与园区的各个企业对接,了解他们的用工需求,再通过各种渠道招聘。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只能通过人社部门组织的网络招聘会招人,好在部门给力,积极帮忙对接联系,目前已经招到了100多人,基本能满足园区目前开工的20多家企业的用工需求。”新会崖门新财富环保产业园综合服务部主管区惠芳十分庆幸地说。她告诉记者,虽然暂时的用工需求得到了缓解,但随着复工企业越来越多,用工量会逐渐增多,“希望市里能够多组织本地劳动力参与招聘,尽快解决用工需求”。
为了在疫情防控期间确保企业逐渐复工复产,走上正轨,春节刚过,市人社局就制定了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安排工作人员作为首席服务专员,采用“专人配对、任务包干、定期反馈、后续跟进”模式,通过电话、微信等线上方式与江门市相关重点企业对口联系,重点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和人力资源需求,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受疫情影响带来的短期招工难问题,并指导企业全面采用“零接触”招聘模式开展招聘。
据了解,春节后网络招聘活动推开以来,金莱特电器、大冶摩托、江星电子、领和复合材料、盈通新材料等多家重点企业和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报名参加。截至目前,已发布在线招聘岗位涵盖多个领域,最高月薪达到25000元。
提供免费线上公共就业服务
为有效减少人员聚集,阻断疫情传播,引导广大务工人员春节后安全有序求职就业,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市人社局还依托“就业实名制”平台和电子社保卡实名认证体系,设立了网络招聘数字化专区,为全市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指尖上的网络招聘会报名、岗位信息发布、个人简历管理、人岗智能匹配、用工岗位一键申请、网络视频面试、消息实时推送、员工录用备案等全流程、“零接触”的免费线上公共就业服务。同时,会同全市13个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同步设立招聘专区,切实为企业提供全方面、多渠道招工服务。
目前,江门市求职者只需关注“五邑人社”微信公众号,筛选心仪岗位,系统就将提供“一键申请”和“智能推荐”服务,运用大数据技术,根据求职者岗位意向推送匹配度较高的岗位信息,求职者在家动动手指,即可完成求职申请。用人单位可选择远程视频面试方式,当求职者收到面试短信通知,点击相关链接即可与企业面试官进行视频沟通。
据统计,截至2月10日,网络招聘数字化专区开放网络招聘会11个,报名企业417家,提供9732个招聘岗位。
政校联动为企业复产保驾护航
位于新会区的江门市舒而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是江门市目前在产的口罩生产企业,1月23日,该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织部分工人开工生产,但由于企业缺少驻厂长期维修工,对口罩复工生产带来不稳定因素。疫情无情,人间有情,江门、新会两级人社部门了解到有关情况后,迅速提出解决方案,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在详细了解企业需求后,新会技师学院立即组织了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高级班的赵鸿玮和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高级班的谢伟源两名优秀学生深入企业,参与企业设备的检修工作。两名学生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很快适应了工作岗位,也积极发挥自身的技能特长,为企业生产增添助力,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事实上,自疫情发生以来,市人社局一直积极组织全市三所技工院校主动服务大局,发动在校志愿者在确保身体状况良好、征得家长同意的情况下,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资生产重点企业在生产、复产、扩产过程中的人力资源需求。
不仅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江门市还加强了各项扶持用工补贴的落实,包括实施职业介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见习补贴、见习留用补贴、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一次性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不裁员、少裁员,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落实创业资助、租金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创业实体稳健发展。据统计,1月1日以来,全市审核通过各类企业补贴合计195.48万元,惠及企业1313家次。
新闻推荐
江门市贸促会快速反应,帮助企业减少损失 出具全市首份疫情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书
江门日报讯(记者/陈敏锐)2月10日,市贸促会为江门市外贸企业免费出具了首份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书,降低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