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企业昨日开始逐步复工复产,企业对疫情防控非常重视员工排队进厂测体温 一小时用掉半斤酒精消毒

羊城地方 2020-02-11 09:38

江门某公司车间内工人按规定佩戴口罩上岗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陈卓栋

通讯员高新宣蓬江宣谭耀广

江门市铁金刚机械有限公司门口,2月10日早上7时起,不少工人戴着口罩在大门口排着队准备进厂。门卫大叔细心地登记着每个人的工号、姓名、进厂时间、体温检测结果,然后拿起酒精喷壶,“来,摊开双手!”进厂的每一位员工不仅双手需要喷上酒精,连全身和鞋底也得上上下下喷一遍。一个小时下来,就用掉了半斤酒精。

记者从江门市工信局等部门了解到,江门从10日起实施逐步复工复产措施,企业复工复产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出台的疫情防控各项规定,提前2至3个自然日向辖区相关部门提出复工申请,做到“四到位”(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设施物资到位、内部管理到位),落实“八个一”(一报健康状况、一测体温、一戴口罩、一设隔离留观室、一致电、一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一次健康教育、一强化人文关怀)。铁金刚机械有限公司工人进厂前的这些措施,就是为了落实“八个一”而制订的措施。

A有企业推迟湖北籍员工开工时间

“四到位”“八个一”是企业复工复产的“铁门槛”。为了在遏制疫情蔓延的基础上尽快复工复产,江门各相关部门和企业都采取了不少措施。如蓬江区利用综合企业用工平台和社保数据,统计出辖区企业数和疫情源发地省份户籍的员工数,区人社局、区科工商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联合进行数据对比,并分发各镇(街)深入企业逐一核实,共摸排出全区现有企业16694家,其中涉及疫情源发地省份员工企业3805家,涉及使用疫情源发地省份员工9065人。据悉,截至2月9日,蓬江区企业疫情源发地省份户籍员工已到疫情源发地人员3772人,未返回蓬江区的有3388人,已返回蓬江区的有384人。对未返回人员,企业已劝其留在当地;对已返回人员,通知相关企业落实隔离措施,其中3人已过隔离期,暂未出现不适人员。

而在高新区(江海区),相关部门和企业同样对疫情源发地户籍员工中的未返回人员进行劝留当地。铁金刚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强表示,目前回来上班的主要是以本地和省内的员工为主,对于外省的员工,公司劝说其安心留在家中等待通知。外海街道金溪社区网格员陈赐康告诉记者:“有一家企业的老板直接将他的湖北籍员工开工时间推迟到3月14日以后。”

B员工分批次吃饭相隔至少1.5米

而在获批复工复产的企业中,门口的体温检测登记处和厂内的隔离区、消毒区成了“标配”。如江门崇达电路板有限公司,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全面落实进入厂区的体温检测、口罩配备、物资调配工作,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包括每天对所有人员测体温,对外来进厂人员采取查看身份证、询问来源地及疫情地人员接触史、个人身体状况等。同时,该公司要求厂区范围内必须戴口罩,生活和公共区域也会进行定时消毒,还安排了专门的宿舍用于隔离,对有感染隐患的员工落实隔离工作。

在位于江门市荷塘镇的广东基顺隆新型药用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国光介绍,该公司在门外设置了一个约20平方米的隔离留观房,如果员工体温监测超出37.2℃,就马上安排该员工进入隔离留观房,并拨打电话12345或12310,通知辖区内专业的医护人员上门。

不仅增设隔离及消毒区域,该公司对于复工后的员工就餐也作了详细规定。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安排员工分批次吃饭,每批次限时15分钟,每人使用一张餐桌,每人在固定位置用餐,每位用餐员工前后相隔至少2米,左右相隔至少1.5米,员工用餐时不能交谈,用餐后用热水并结合消毒碗柜设施给餐具消毒。

新闻推荐

江门市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征 刘毅为队员们送行:保重身体,圆满完成各项救援任务

昨日12时30分许,江门市首批赴湖北抗击疫情医疗队的15名医护人员在市卫健局集结完毕。江门日报记者周华东摄江门日报讯(记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