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各界众志成城“战”一线,海外侨胞同舟共济“铸”大爱 “爱心之城”尽显温暖底色
文/江门日报记者傅雅蓉
江门市中心医院感染科大楼里,医护人员紧张有序地忙碌着,用其所学,护患者周全;高速出入口旁,交警们不辞辛劳,对出入车辆上的人员逐一进行体温测量;城市、农村里的大街小巷,志愿者纷纷走上战“疫”一线,或走街串巷开展宣传,或上门入户测量体温,或为一线防疫工作者提供物资补给;人口密集的社区内,物管人员、社工们每日定时为居家隔离的住户送上生活所需的相关用品,并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提前复工的企业,马不停蹄地加班赶工,为前线生产急需的防疫物资;身处海外的五邑侨胞们,心系家乡,东奔西走为祖国筹措口罩等防护用品……
他们,“冲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用实际行动给寒风凛冽的冬天增添了一抹温暖。
江门,这座“爱心之城”,经过多年的培育和滋养,一颗颗深埋江门人心中的“爱心”种子早已生根发芽,结出硕果,在这场关乎全民的战“疫”中筑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奋战一线
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春节前疫情爆发的时候,凭借职业敏感,我意识到情况可能比较严重。当医院招募第一梯队医护时,我毫不犹豫报了名。毕竟,我是一名党员,要冲在一线。”郑伟浩是市中心医院ICU副主任医师,1月29日上午接到命令后,他匆匆赶回家和家人吃了顿午饭,收拾行李后就到感染科支援了。为避免感染其他人员,感染科的医护人员都住在留观宿舍。“值夜班的工作强度大,碰到接诊病患,常常忙到凌晨4时才能休息片刻,交班后也常因为太累,难以入睡,但还是要强迫自己休息,毕竟在这工作,对体能的要求比较高。”郑伟浩说。
“太暖心了!感谢你们!”2月4日傍晚,90多岁的孤寡老人伍婆婆看着社工送来的热气腾腾的饭菜,握着送餐员的手哽咽说道。“伍婆婆,感觉今天身体怎么样?饭菜合不合口味?”送餐员符春颜拿出测温枪为老人测量体温后,再次向老人了解其身体情况。前阵子,为强化疫情防控,蓬江区暂时关停13个“益食堂”长者饭堂。对于无法通过社区协助和邻里照护解决饭餐的长者,疫情防控期间,蓬江区居家养老中心的运营方恒爱社工组建送餐队伍,为其上门送餐。从年三十到年初六,社工分别为7名长者送餐50多次,为有需要的孤寡、独居长者送棉被100床。“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如果我的付出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我觉得很值得。”符春颜说。
疫情发生以来,蓬江巡警大队安排各中队轮流上岗,在蓬江区13个卡点进行治安管控和疫情防控工作。谢桂源是该大队一名工作了27年的老巡警,1月30日轮到他值岗。“请停车,降车窗,接受体温检测。”在龙湾高速收费站出口疫情防控卡点,谢桂源举起警示牌示警,截停车辆后便退到一边,让医护人员上前检测。一天下来,他需要重复无数遍这样的动作。“过往乘客都很配合、体谅我们,我们尽力保障交通通畅,让他们快点安全到家。现在每个人都在打仗,希望这场仗能早点打赢。”谢桂源说。
面对疫情,江门市众多党员、医护工作者、交警、社工纷纷化身“逆行者”,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在这场战斗中弘扬大爱精神和社会正气。
闻声而动
志愿者争当抗疫“排头兵”
今年63岁的陈卫平,不仅是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四星志愿者,更是抗击疫情志愿服务队伍中较为特殊的一员。17年前抗击非典时,由于表现突出,陈卫平受到江门市和新会区的双重表彰,被授予“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17年后,陈卫平早已从一线退下,但她仍然在社会上继续发光发热。近期她主要负责接听疫情咨询和疫情举报电话,同时还要为一些市民进行心理疏导。“因为退休前我一直从事医务工作,掌握的医学护理知识要比普通志愿者多,所以就能更快上手。”陈卫平说,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社会做点贡献。
“保障每一名市民安全就是我们的责任,我志愿申请加入疫情抗战第一线,和交通运输局全体人员并肩作战……”1月28日,张世瑜等5名大学生志愿者联合写下这份特殊的请战书,送到了蓬江区交通运输局,主动加入到“逆行者”行列。连日来,张世瑜等人奋战在高速路口、汽车站场等一线,在各个防疫站点检查来往车辆,仔细登记旅客的基本信息,核查是否有来自疫情源发地人员以及发热人员,以便及时隔离观察或送往医疗机构救治。
陈卫平和5名大学生仅仅是江门市广大奋战在抗“疫”一线志愿者的缩影。
疫情面前,爱心涌动。疫情发生以来,江门市组建了抗疫防控志愿队,并组织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及群众志愿者担当防控疫情的“宣传员”、排查防控的“防护员”、群众健康的“守护员”,走街串巷、入组入户派发防控疫情宣传单张约367.5万张、张贴海报90.5万张;每日安排超过9600名志愿者协助各镇(街、区)把控主要出入口、检测出入人员体温、排查重点对象、消毒清洁,并发起“逆行者”志愿者支援行动,为一线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与后勤保障,彰显志愿者的互助担当;每日组织近2000人次志愿者协助开展隔离人员观察值守、防疫管控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律师志愿者、心理辅导志愿者及基层民警,组建攻坚小组,针对特别难开展工作的对象进行攻坚,落实相关人员集中隔离政策;组建心理辅导队,深入社区安抚群众,减轻群众恐慌心理;为缓解医疗物资紧缺局面,开展“协助生产医用口罩”志愿服务行动,服务时长近4000个小时。
据统计,目前全市105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20多万名志愿者走进基层,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侨界涌爱
五邑籍侨胞架起爱心“桥梁”
祖国的疫情也牵动着无数海外侨胞的心。作为“中国侨都”,400多万五邑籍侨胞遍布世界各地,疫情发生后,五邑籍海外侨胞竭尽所能拓展海外采购渠道、积极捐赠国内紧缺医疗物资,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五邑籍乡亲的力量。
1月27日下午3时,一批医疗物资从加拿大多伦多寄出,被紧急送往台山市人民医院。“雪中送炭”的正是市侨联名誉主席、多伦多江门五邑青年联合会创会会长李景辉。“即使现在海外的口罩也很难买到了,但我们依旧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帮助祖国、帮助家乡渡过这个难关。”李景辉说。
1月29日下午,由巴西江门五邑青年联合总会发动募集、从巴西空运而来的第一批医疗物资抵达新会区。这批医疗物资,由巴西江门五邑青年联合总会副会长谭子超从巴西乘坐飞机带回,历经20多个小时。谭子超告诉记者,他原先就预订了回新会探亲的机票,于是把这批医疗物资同机带回家乡。
智利时间1月31日,一架驶向中国广东的飞机在圣地亚哥机场缓缓起飞,这其中装载的是智利华侨华人筹集的一批医疗物资,这批物资到达广州后将运往鹤山,这是智利鹤山同乡总会专门为支持鹤山市疫情防控工作而采购的。
疫情隔不断侨胞们对“家”的牵挂,他们积极响应省、市、区侨联的号召,多方筹措,在海外与祖国共同战“疫”。江门市侨务部门也积极联动协调,及时向五邑籍海内外侨界朋友发出了捐赠倡议,引领广大侨胞发挥爱国爱乡、乐善好施、急人之难的优良传统,助力抗击疫情。
疫情当前,彰显侨乡温暖底色。如今,千千万万的抗“疫”战士在一个个爱心满满的“五邑故事”中,传播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引领着江门崇德向善、行善立德的文明风尚。
“爱心之城”江门的故事仍在继续……
新闻推荐
刘毅飞行检查企业落实“八个一”工作情况 压实属地和企业责任 共推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江门日报讯(记者/赵可义)昨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刘毅赴新会区、鹤山市,与镇(街)、村(社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