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应对 从细节做起 市五邑中医院感染科主任胡泰洪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有关常识
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江门市市级后备定点救治医院,市五邑中医院是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市民在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方面,应该掌握哪些常识,注意些什么呢?记者昨日就此采访了市五邑中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学博士、共产党员胡泰洪。
记者:市五邑中医院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胡泰洪:市五邑中医院成立了以院长左万里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织了一级、二级两个应急梯队;进行了全员培训、宣教,相关科室还进行了防控演练,储备了较为充足的物资,并就疑似患者病房、确诊患者病房、密切接触者留观病房作了安排,按一人一房的标准,疑似患者病房、确诊患者病房的床位达40张,密切接触者留观病房的床位有100多张。病房的清洁区、缓冲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病人通道、医护通道等,也都有严格的划分。
现在,凡进入市五邑中医院的人员,都要戴口罩,并进行体温检测,急诊科、儿科分别单独设立了预分诊点,对于发热患者,由专门的护士引领前往就诊,医生会问患者是否到过疫情严重地区,通过预分诊等措施,避免医院内的交叉感染。
市五邑中医院对发热病人进行排除,近日先后留观18例,经核酸检测,至1月30日下午,还未发现疑似病例。在医护人员劝导留观的过程中,大部分患者还是很配合的。
记者: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就意味着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吗?
胡泰洪: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本来体质较弱的患者病情危重。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疫情严重地区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疫情严重地区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记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愈后,会否再次感染?
胡泰洪:患者感染后一定时间内产生保护性抗体,在一段时间之内相对安全,治愈后再次感染的机会很小。
记者:现在很多小区或公司安装的都是箱式电梯,市民乘电梯上下,需注意些什么呢?
胡泰洪:箱式电梯应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环境表面整洁卫生。当电梯表面受到污染时,例如受到唾液或痰液等污染时,应对电梯表面,特别是按键部位进行消毒;居民进入电梯应佩戴口罩,尽量减少接触电梯表面,减少用手揉眼、抠鼻、打喷嚏等行为,打喷嚏时注意遮掩。必要时用消毒液洗手,进行手部消毒。
记者:一些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地会用手去擦鼻子、眼睛、嘴巴。要防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样做是否不好?
胡泰洪:这个习惯确实不好。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手在日常生活中会触摸各种物品,如果沾染上新型冠状病毒,再用手去接触鼻子、眼睛、嘴巴,很容易导致自身的感染。所以,日常生活中除了戴口罩,还要勤洗手,洗手时要根据一定的步骤去洗,最好用消毒液或沐浴露去洗,单纯的水洗效果不那么好。外出时,最好带上一瓶消毒液,如果洗手时没有水,也可以直接用消毒液擦拭双手,类似于酒精消毒的作用。
记者:市区的一些广场、郊野上,人比较少,可以去吗?
胡泰洪:人员密集的场所尽量不要去。广场、郊野等地人少,通风,适当去散步、锻炼身体,有助于增强自身的抵抗力,但最好是戴上口罩,和其他人不要凑得太近,1米以外比较安全。
(江门日报记者吕胜根)
新闻推荐
广东29日新增确诊病例31例 江门首次报告确诊病例,最小患者11月龄
南方日报讯(记者/李秀婷黄锦辉通讯员/粤卫信)截至29日12时,全省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272例。29日0—12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