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内高班文言文教学初探

江门日报 2020-01-22 08:51

如何根据新疆学生特点把悠久的文化传统引入课堂,引入他们平时的生活和谈论的话题中,构建学生丰富而又深厚的文化精神层面,这正是内高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江门培英高级中学郑婷婷

新疆内高班学生在小学与初中阶段的汉语课程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的选择等方面,都与内地语文教学有所不同,学生对国语的掌握程度与内地学生的差距也很大,国语在内高班的同学看来比英语还难。要在预科一年的时间内完成新疆国语教材与内地高中语文教材的衔接,要翻越无数座山,可谓“苍山如海”,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这个衔接的过程中尤以文言文的学习最为困难。文言文的语音、词汇、语法等与现代汉语存在明显的差异,汉族学生在学习中尚且存在许多困难,内高班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基本没有接触过古代汉语,他们中的大多数学生在现代汉语基础还较薄弱的情况下,学习文言文的困难就更大。

由于不同民族之间风俗习惯和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内高班学生往往对所学课文的深层含义难以把握。如何根据新疆学生特点把悠久的文化传统引入课堂,引入他们平时的生活和谈论的话题中,构建学生丰富而又深厚的文化精神层面,这正是内高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文言文选入教材的文章几乎无一例外都是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地认识并积极地开掘其中的内涵,再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适当引导,它将是学生学习理解汉族文化的一座“富矿”。

把握汉语的独特语感

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如《陋室铭》含蓄生动、意蕴悠远的抒情笔调,《桃花源记》蒙胧、迷离的世外桃源,《岳阳楼记》波澜壮阔的写景艺术,《出师表》言辞恳切、感人肺腑的殷殷情怀……无不感动人心。这些“言外之意”“言外之韵”都需要在诵读中细加揣摩和体味才能感知得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诵读,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记忆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诵读中的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让学生进入作者所营造的艺术境界,去感受和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及意境,从而完成对作品的理解和判断,进而领会这些文章的内涵和韵味。

了解文化的传承过程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体。这不仅因为它本身就是文化物质,而且也因为它是特定的社会群体所创造的,能为社会成员所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表达意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文化中介,例如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论语十则》,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基本观点,其中某些精神对民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审美情趣、思维定式有着深远而又常新的影响,因此,教师可以考虑将课文适当提前,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儒家文化传统的精华在不同时代的体现。文言文虽与现实相去甚远,但其中的许多现象和道理都是相通的。我们有责任让文言文变成学生与古人的跨越时空的对话,变成学生自己的文化积淀,从而形成对中华民族特定民族精神的理解。

领悟先贤的精神世界

国语教学是知识性、工具性、人文性三者为一体的教学,但首先要强化人文性,所以我在教内高班学生学国语时,特别重视以传统文化塑造学生的灵魂,培养学生的精神。特别重视以德治己,以德治学。这样教人和教学兼顾,有效地提高了内高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逐渐缓和了教与学之间所存在的种种矛盾。

文言文是过去的文字,但它将现实的人生引导到未来,将情感的愉快升华为哲理的启迪。文言文教学不是语言和思想的灌输,而是在“动情晓理”“熏陶渐染”的潜移默化原则下,引导每一位内高班学生在获得语文基本认同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的独特感受,走上文化积累和精神成长的快车道,并最终建立属于自己丰富而充满活力的生命世界。一切还只是开始,前路唯艰,我将继续上下而求索,为不辱使命而日臻佳境。

新闻推荐

江门儿童公园大年初一开放 “梦”“沙”两大主题区,总占地面积约10.8万平方米

“工匠之星”区设备以木制和钢框架为主,块状拼接,锻炼儿童平衡力,培养思维能力。罗霈摄。儿童公园将于大年初一对外开放。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