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村道解民困 拓宽窄路惠民生 长沙街道民心侨心“双回归”引领乡村振兴
“之前这段道路坑洼不平,非常难走。我住在凤冈村,每天外出必须经过这段路,一不小心就会掉到坑里去,十分危险。这下好了,可以过个安心年了。”长沙街道平原村委会凤冈村村民吴先生笑呵呵地说。
长沙街道主动担当作为,奔着问题去、对准问题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踏踏实实办了一批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好事实事。同时,让民心侨心“双回归”,引领乡村振兴。
窄路拓宽
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长沙街道紧抓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问题这条主线,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做起,积极听民情、解民困,将主题教育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行动。统一开展直插村(社区)的“最后一公里”活动,走访所有村(社区),倾听基层呼声,了解群众意愿,解决实际问题。
该街道还通过与村(社区)“一把手”谈心、走访信访群众等,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其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解决“出行难”问题,成为农村群众代表反映最为普遍、集中,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长沙街道平原村委会的凤冈、箔头、吉安、大沙埗、南阳5个村民小组只靠一条人行农田路连接,小车要到各自然村,必须得绕一大圈路。近年来,由于人流量和车流量的逐渐增大,原来的路面早已破旧不堪。
“晴天,车辆一过便尘土飞扬;雨天,路面破损严重,坑坑洼洼,整个路面污水横流。”长沙街道平原村党总支部书记吴振述回忆道,进来5条自然村的路经过楼冈圩,一到圩日,车辆基本上进不来。
当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长沙街道狠下决心,实施平原大道窄路拓宽工程,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
与此同时,平原村党总支积极开展问题检视和整改落实工作,迅速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研究拓宽平原大道建设方案。通过村民、村民小组集体自筹和发动乡贤热心捐助、“一事一议”、乡村振兴资金补助等形式筹集资金,实施平原大道窄路拓宽工程,为村民出行提供便利。
据了解,长沙街道平原大道需硬底化的村道长约900米。长沙街道高标准实施该工程,将原有路基的宽度扩至6米,并同步完善排水、路灯等配套设施,工程于2019年9月5日正式动工,并于今年1月20日正式建成通车,彻底改变了“晴天一身尘,雨天一团糟”的问题,困扰村民多年的“行路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村民们终于可以过个舒心年。
长沙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伟业表示,路通财通,平原大道的通车将带动平原村委会发展,“我们将借助乡村振兴,大修道路、整治村容村貌,展现各自然村的风采,带领老百姓走上致富路”。
乡贤乡亲聚合力
民心侨心“双回归”
在当天的通车仪式上,吴振述说:“这项工程能顺利实施,多亏了乡贤们的大力支持。”原来,为筹集130多万元的建设资金,平原村的党员干部们克服等、靠、要思想,多方奔走呼告,动员外出乡贤和社会热心人士大力支持平原大道建设,侨梓乡贤和热心人士积极响应,纷纷慷慨解囊。其中,乡贤吴荣治、吴荣熹带头捐款30万元。在他们的带动下,其他乡贤也纷纷捐赠,最终,乡贤捐款总额达70多万元,顺利解决了自筹资金问题。
此外,平原村的乡贤们还捐赠资金,支持平原大道的路面亮化工程。村民们纷纷表示:“以前晚上总是一片漆黑,现在村里亮堂堂的,大家走夜路、开电动车时心里踏实多了,很感激乡贤们为家乡做的这些实事。”
“家乡有需要,出份力是应该的。我们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乡贤、乡亲回乡支持家乡发展,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平原村乡贤吴海宏说。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敖转优
新闻推荐
东湖公园是江门的“市肺”,是镶嵌在江门市区中心的一颗璀璨明珠,是江门侨乡“新八景”之“东湖倩影”,环境优美,四季如春,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