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稳外贸政策、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去年江门市多措并举促外贸稳中向好
□江门日报记者陈敏锐通讯员余汇
201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全市商务系统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稳外贸政策,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推动外贸转型升级,促使外贸稳中向好,效益不断提升。据江门海关统计,2019年江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425.4亿元,其中,出口1136.1亿元,增长1.2%。
与此同时,江门市贸易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民营企业活力进一步释放。据统计,2019年江门市一般贸易出口782亿元,增长7.0%,占出口总额的68.8%;出口高新技术产品138.5亿元,增长2.4%。民营企业进出口660.6亿元,逆势增长4.7%,占46.3%,比重较2018年上升3.5个百分点。江门市出口前三位商品为家电、纺织服装及印刷电路,其中,出口家电151.4亿元,增长7.3%,高于全市出口增速6.1个百分点;出口印刷电路57.4亿元,增长1.9%。
狠抓稳外贸政策落地
去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外贸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稳定的国际环境为江门市外贸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冲击。为推动江门市外贸总体运行平稳,呈现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商务部门狠抓稳外贸政策落地,全力营造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助力广大企业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用好稳外贸各项政策,力争取得更好成绩。
一年来,江门市出台了《江门市外经贸发展资金(扶持项目方向)实施细则》《江门市落实〈广东省稳外贸若干政策措施〉实施方案》《江门市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实施方案》《2019年江门市推进外贸平稳健康发展激励方案》等多项政策措施,为稳外贸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同时,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暖企”行动,市主要领导带队到重点外贸企业开展调研,把脉企业痛点,破解企业难题。
江门市还建立完善了外贸工作联席会议、口岸工作联席会议、关地企直通车等协调机制,加强部门联动,以问题为导向、精准服务企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并加强政策宣传,组织举办各类政策宣讲会20多场,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和用好用足国家、省、市各级出台的外贸扶持政策。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开拓国际市场是企业涉外经营的重要目标,也是涉外企业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也成为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商务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年来,江门市实施《2019年江门市重点展览计划》,组织江门市企业参加了50多场境外展览会,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新兴市场举办的展会17场,重点组织参加巴拿马、波兰、阿根廷、巴西等展会。同时,商务部门还全面做好广交会参展服务工作,帮助企业抢接订单,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国际市场布局。
政策方面,江门市积极创新扶持政策,对小微企业(出口额不高于300万美元)投保短期进出口信用保险和中型企业(出口额在1000万美元至5000万美元)购买特定出口信用保险给予全额支持,推动中小企业免费购买保险公司相关出口信保产品,降低企业开拓新兴国际市场的经营风险。
据统计,2019年江门市对香港、欧盟进出口分别轻微下降0.8%和0.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东盟、欧盟部分国家重合)进出口下降0.8%,对东盟、韩国进出口分别增长4.3%和9.8%。
推动外贸转型升级
推动外贸转动力、调结构,是在国际大环境下,巩固提升传统优势、培育竞争新优势、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江门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去年江门市多措并举促外贸稳中向好
增强基地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全面推动江门市外贸转型升级。
去年以来,江门市不断加强江门区域品牌宣传推广,利用广交会和重点境外展会平台,积极宣传推介江门市水暖卫浴、麦克风、摩托车、五金不锈钢、家用电器、家庭用品等出口基地,打造“JiangmenMade”集体商标及其框架下的知名企业品牌。2019年,摩托车产业基地出口额超过55亿元,增长约20%。
与此同时,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推动江海区、鹤山市和开平市积极开展跨境电商进出口和低值快件进出口业务,加快培育新的进出口增长点;推动有实力的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经市商务局备案及增资的境外投资企业共13家。
新闻推荐
市民正在选购春联。市民正在挑选鲜花。大红灯笼高高挂,喜迎新春进万家。走近鹤山市沙坪街道桂林社区富华邨的小公园,一棵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