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卫生健康局打造“最美”品牌,弘扬“最美”精神 “最美医护者”:在平凡岗位诠释医者仁心

江门日报 2020-01-10 08:14

王立华任志军朱锦烨李爱青钟媚共高伟栋刘英杰李红涛金正龙黄晓雯

有一种美,为生命带来温暖和守护;有一种情,为社会提供支援和力量;有一群人,为患者送去帮助和希望。在江门市卫生健康系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把工作做到极致,默默地为生命保驾护航;他们坚守在平凡岗位,却又如此的不平凡;他们是医院各科室的“明星”,是病人眼里的医学专家,他们常年超负荷工作,守护着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坚持中,让生命得以延续。

为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健康职业精神,江门市卫生健康局深挖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树立行业良好形象,从全市医疗健康系统选树了一批充满正能量和被社会熟知、感动、点赞的医护人员。2019年12月底,10名“最美医护者”脱颖而出。

昨日,记者分别走近江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门市中心医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江门市人民医院、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倾听10名“最美医护者”的故事。

王立华:坚守“艾防前线”,创出防艾“江门模式”

职务:江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麻风病预防控制所所长、艾滋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

从医时间:13年

从医经历:2007年,王立华从辽宁医学院慢性病流行病学硕士毕业后来到了广东江门。来自内蒙古赤峰的她是该中心唯一一位少数民族女干部。2011年,王立华开始从事艾滋病预防控制相关工作,在“艾防前线”上一站就是8年。

2016年,身为高龄孕妇的王立华仍带领整个五邑地区的防艾团队找准艾滋病防控工作发展瓶颈,在宣传手段、干预模式、发现机制、简化治疗流程以及服务措施上求突破,实现从宣传到关怀整个疾病发展过程环环相扣的全面突破。

此外,她在艾滋病综合防治城市示范区工作中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前沿阵地作用,开展“性病门诊扩大动员检测”,使艾滋病防治关口前移,创出“江门模式”,受到国家示范办的大力推广,并作为广东省的代表多次站在国家的讲台上向全国示范区推广该模式。

获奖感言: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我们全体疾控人员共同的荣誉。感谢所有服务对象的信任,鞭策着我更努力地学习,为大众健康做更多、更有意义的工作。

任志军:医疗援疆,协助当地医院筹建急诊科和ICU

职务:江门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副主任医师

从医时间:14年

从医经历:自2006年毕业,任志军就一直从事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氏病、周围神经病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治及研究。深耕14年,如今,他擅长脑血管病的介入诊疗及神经内科急危重症的抢救。

作为广东省第八批援疆工作队的一名队员,2017年2月,任志军到达新疆图木舒克市执行为期一年半的医疗援疆任务。期间,他先是担任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同年6月,根据图木舒克市地区医疗卫生和医院的发展需要以及医院晋升二甲医院评审的要求,他配合图木舒克市人民医院先后筹建了急诊科和ICU,兼任急诊和ICU科主任,并顺利通过了二甲医院评审。

在任志军的“援疆之旅”中,他曾在近一周时间内,抢救三位急性脑梗死的病人,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得到当地医护人员和群众的高度赞誉。

获奖感言:这个奖项对我来说更多的是鼓励和鞭策。接下来我会继续踏踏实实地工作,为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朱锦烨:专注儿童心理领域,勇挑工作重担

职务: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负责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办公室执行主任

从医时间:13年

从医经历:朱锦烨坚守一线,专注儿童心理领域,擅长各种青少年心理问题、亲子关系、家庭问题及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带头完成江门市首次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调查,同时勇挑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地级市试点城市创建工作任务。

2010年,四川地震后,朱锦烨到四川灾区担任心理援建志愿者,为灾民提供了为期半年的心理卫生服务,受到了当地群众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医者仁心,她精湛的医术深受患者及家属好评,曾获评2016年度十大“江门好人”,荣获江门市三星级义工奖、医院服务之星、医院优秀员工等,前后获赠锦旗8面。

获奖感言:作为一名精神心理卫生工作者,如何更好的服务患者,是我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只有不忘初心,才能使命必达。

李爱青:钻研医术,不断提高诊治水平

职务:江门市五邑中医院产科副主任兼产后区主任

从医时间:16年

从医经历:李爱青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热爱医学事业,热爱临床工作。在同事眼中,她严格按医德规范要求自己,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工作中胆大心细、善于总结、勇于创新。”这是同事们对她的评价。在患者眼中,她热情周到,工作耐心细致,任劳任怨,认真负责。

李爱青热爱中医事业,积极钻研岐黄医术,把中医辩证思维运用于妇产科疾病诊治,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妇产科疾病。同时,她精通妇产科学现代医学理论,专注本专业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新动向,不断学习妇产科领域的新诊疗、新技术。面对多种复杂性妇产科手术,她能够熟练掌握难产接生,主持及参加产科急、危、重症抢救,使许多急、危、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此外,她善于总结经验,结合中西医理论,不断提高诊治水平。

获奖感言:我热爱我的工作,喜欢迎接新生命的感觉,喜欢这种满怀希望的工作状态。感谢所有,荣誉属于过去,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在思想上、在行动上保持本心,努力学习,扎实工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服务。

钟媚共:与药为伍,守护百姓用药安全

职务: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药学部临床药师

从医时间:7年

从医经历:2013年夏天,刚毕业的钟媚共成为了江门市妇幼保健院药学部的一名药师。从刚入职的一名懵懂的小药师,到一名临床药师,再于2017年取得国家卫健委颁发的《临床药师岗位资格证》,并成为临床药学组组长。她花了六年的时间,一步一个脚印。

作为一名临床药师,她跟随医师查房,提供药学咨询和药学监护,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撰写药历,参与会诊,进行处方和医嘱点评,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开展抗菌药物处方权限的培训和考核,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权限的培训和考核等等。有付出就有回报,2014年,钟媚共获得市卫计局表彰药品安全性监测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先后获得本院医技组岗位能手的荣誉称号、广东省医疗机构“新基药粤健康”临床合理用药技能竞赛省级二等奖和市级一等奖。

获奖感言:临床药师的工作虽然琐碎,却关系着广大患者的用药安全。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为患者安全用药保驾护航!

高伟栋:心系使命,出色完成援非医疗工作

职务:江门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从医时间:20年

从医经历:2012年6月,江门市承担了派遣第26批中国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的任务。医疗队急需一名心血管内科的专家,高伟栋第一时间得知消息,毅然选择参加中国援非医疗工作。他所带领的总统保健组,克服了肆虐的传染病和各种困难,出色完成任务,为总统及家属的健康保驾护航,并得到了赤道几内亚人民的高度赞扬。

地僻有仁术,医言暖心怀。中国援非医疗队就像一台台播种机,在非洲大地播撒着友谊的种子。高伟栋和其他中国援非医疗人员一起,用他们的专业、真诚、认真和负责赢得了赤道几内亚人民的心。在那里,无论是大人或是小孩,远远看见中国人,都会主动打招呼:“噢啦,奇诺,阿米果!”(中国朋友,你好!)

两年的援非医疗工作经历只是高伟栋从医生涯中的一段难忘的插曲,更难得的是数十载始终如一的坚守。

从医20多年,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加班加点已是常态;为了能够挽回一个疑难重症患者的生命,他查阅近20多种有关书籍及国内外的杂志……这一切,只因他有着一颗时刻装着病人的医者仁心。

获奖感言:“最美医护者”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责任与鞭策,我将继续认认真真地工作,为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刘英杰:以身试“针”,独创调脊针技术

职务: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骨七科主任中医师

从医时间:20年

从医经历:刘英杰早期主要运用手术治疗各种骨科疾病,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他逐渐意识到手术在解决腰腿痛等疾病的局限性以及西药带来的副作用,当他想到那些长期遭受颈、腰腿痛病人的痛苦面容时,他痛心不已。于是他在繁重的临床工作后,硬是挤出时间研究传统医学,希望能从祖国医学的瑰宝中找到更“简便验廉”的治疗方法。

为了摸索颈痛、头痛、膝痛等疾病的针刺手法,刘英杰把自己作为第一批试验者,针在身上的小痛,更令他体会到病人的大痛。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刘英杰在传统针灸理论的基础上,博取众长,将头针、浮针等各派学说与骨伤科理论结合,独创调脊针技术,在治疗顽固性腰痛及产后腰痛方面有独到疗效,并且治愈多例腰痛长达20年甚至50年的病例。

获奖感言:这个荣誉不仅仅是授予我个人,更是授予我身后千百个医护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救死扶伤”是我们不变的初心,“以病人为中心”是我们工作的核心,让我们和病友一起去面对、战胜病魔。

李红涛:兢兢业业,获得多个省级荣誉

职务:江门市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

从医时间:15年

从医经历:2005年,李红涛从暨南大学护理学专业毕业,是江门市人民医院第一位本科男护士,曾挂职恩平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工作以来,李红涛刻苦钻研、兢兢业业、业务能力突出,于2016年晋升副主任护师技术职称,还曾获“江门市人民医院十佳护士”,并带领团队取得“广东省护理学会优质护理服务亮点展示”一等奖的好成绩。

工作之余,李红涛积极参与团组织工作及义工活动,担任团支部书记,带领急诊科成功申报省级青年文明号,成为江门市卫生系统首批省级青年文明号之一。此外,他曾多次获优秀团员、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得市卫生健康系统创先争优演讲比赛优秀奖等荣誉。

获奖感言:这份荣誉对我来说,更多的是鼓励和鞭策。接下来,我会继续认认真真地工作,为健康医疗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金正龙:只要努力多一点,病人的希望就多一分

职务: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主治医师

从医时间:7年

从医经历:金正龙是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脑病科一名年轻的主治医师,医学博士,从医7年多,他已成为科室的骨干医生,并独立完成1500余例脑血管介入手术,守护“生命禁区”,挽救了许多脑卒中患者的生命。

“在医生这个岗位上,我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份职业带给我巨大的成就感。”金正龙说,我愿意与病人一起战斗,只要努力多一点,病人的希望就多一分。

作为一名青年医师,金正龙认真学习、积累经验、钻研科研,除此之外,在实际行动中,他处处践行着匠心、仁心、责任心的“三心”要求,成为了一名受病人喜爱的好医生。“金医生不仅阳光帅气,而且医术高明。”这是很多病人对他的评价。

获奖感言:感谢病人们对我的信任。“最美医护者”对我来说是一种荣誉,但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与鼓励,希望自己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黄晓雯: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坚守

职务:江门市妇幼保健院产房护士长

从医时间:16年

从医经历:自2003年7月毕业以来,黄晓雯一直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产房从事助产士的工作,在工作中的每个日日夜夜,她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对待每一天。她深知要成为一名称职的助产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护理操作技术,而且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在护理工作中也同样重要。

工作期间,她不断加强学习,努力学习助产专科知识及护理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分娩技巧功底及护理操作技能,曾多次参加院级或市级的比赛,先后获得2006年院级静脉输液竞赛一等奖、2010年市级急救技能竞赛团队三等奖、2011年市级急救技能竞赛团队二等奖等。同时,在产科门诊时期,黄晓雯一直参与孕妇学校的助产专科课程,致力推广产房的特色服务及提供分娩技能的学习,并于2011年获市级小讲课竞赛二等奖。

获奖感言:我是一名助产士,平凡但又不平凡。因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而我一直在用这句话来鞭策自己。我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梁爽通讯员巴列陈君廖欣曾冬怡麦润萍

新闻推荐

广东华兴银行江门分行映山红义工团慰问贫困家庭 真情关怀暖人心

映山红义工们慰问贫困家庭,给予他们暖心关怀与帮助。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陈倩婷)1月7日上午,广东华兴银行江门分行映山红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