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利民之策 献安民之计 促惠民之举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办理情况综述
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共提出提案236件,经审查立案219件,既聚焦了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工业立市等中心工作,也关注了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婴幼儿照护、职业教育等热点问题,整体质量较高。其中,13件提案被主席会议审定为重点提案。
截至去年12月底,除2件提案因提交较迟,尚未办结外,其余217件提案已办复。其中,所提问题已采纳或基本采纳的有174件,占80.18%;正在解决或列入计划解决的37件,占17.05%;因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需要以后逐步解决的6件提案,有关承办单位也进行了解释和说明。这些提案均被纳入市政府重点工作督办任务,而在承办单位认真办理的过程中,其中的许多意见被吸收并落实到相关决策、规划和工作中,在促进江门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建诤言献良策
委员提案亮点纷呈
如何助力江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委员们的献策重心。委员们从产业对接、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交通互连、民生事业对接、合作旅游发展等角度提出提案,建议江门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打造平台、出台政策、练好内功、引进人才、借力发展。市委、市政府通过采取主动拜访大湾区核心城市企业上门招商、积极融入广深粤澳科技创新走廊、出台招商引资激励政策12条、人才强市“新四十条”、推动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完善政务服务等工作举措,有力地推动相关工作的落实。
“扶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2019年,委员们围绕着工业立市等中心工作建言献策,并且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例如九三学社市委会、新会联络组等提出的促进五大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加快新材料产业园、珠西物流中心、建设银湖湾滨海地区、人才岛建设等提案,被市委、市政府采纳。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提出,江门将突出近期、谋划长远、分步实施、协同推进,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珠西综合交通枢纽、沿海经济带开放高地、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窗口和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城市,全面建设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
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及委员们的履职热点。其中民革市委会提出的《关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成为今年“一号提案”,由市委书记林应武领衔督办。其他三位市领导也领衔督办了三份乡村振兴方面的提案。市农业农村局等承办单位结合“一号提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多次会同市有关单位研究办理,开展实地调研,制定了江门市《关于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方案》等,持续推进各项措施,确保江门市乡村振兴“3年取得重大进展、5年见到显著成效、10年实现根本改变”。
教育发展、医疗卫生、居民生活等民生实事,一直是委员们聚焦的热点。其中,在教育发展方面,委员们围绕学前教育、困境儿童德育、民办教育、小学生校内课后托管等提出的提案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医疗卫生方面的提案则关注了医疗数字网络化建设、私营诊所管理、建设传染病医院、提高脑瘫基本医疗保险分值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办理。
社会治理也是委员们比较关注的热点。委员们提出的加强法治政府、诚信政府、数字政府建设、整合公共文化数字平台、打造高引人才数字化知识资源平台、商事制度改革等提案被市委、市政府采纳。“优化市区路网”“改善市政道路”“整治交通廊道两侧环境”“智慧交通建设”“社区微改造”“完善旧楼加装电梯惠民政策”“整治老旧社区”等提案均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强化“精准提案”意识
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
一直以来,市政协常委会始终把提案工作作为政协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抓,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强化“精准提案”意识,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升提案工作水平。
抓质量,夯实提案工作基础。市政协常委会坚持“提案不在多而在精”的指导原则,严格把好提案质量关。首先是加强学习培训,着力提高广大委员的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和撰写提案能力。其次是拓宽知情渠道,通过不同形式帮助委员及时了解市情政情,帮助委员更加广泛地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而使提案真正汇集民智,反映民意。同时,突出集体提案,加强与党派、工商联的协商交流,协商打造精品集体提案;鼓励和指导党派以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及时将调研视察报告、大会发言转化为高质量集体提案。严把立案“入口关”,确保提案“切口小、立意高、选题准、情况明、分析透、建议实”。此外,强化示范引领,在积极调动委员撰写高质量提案的积极性的同时,邀请提案者、专家学者、党政部门参加重点提案工作会议,共同打磨初步遴选的重点提案,确保重点提案的质量。
重协商,增强凝聚共识实效。市政协通过增加协商频次、创新协商形式,推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相互融合,着力增强提案办理实效。首先是构建“五位一体”提案办理协商格局。通过采取党政主要领导领衔办理“一号提案”和重点提案、主席会议集体督办“一号提案”及主席会议成员牵头督办重点提案、各专门委员会专题调研督办、提案协商座谈会督办、承办单位领导具体督办的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督办方式,形成了提案办理协商新格局。其次是加大党政领导督办协商力度。进一步扩大党政主要领导领衔办理提案范围,市委书记、市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每人每年领衔督办1件重点提案,通过提案这个载体加强与委员的协商,加快推进相关工作落实。同时,市政协探索开展民生类提案协商,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遴选了“建立江门市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健康养老体系建设”等委员关注度高、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提案。通过搭建“商量”平台,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既助力科学民主决策,又推动工作贯彻落实。此外,市政协还积极搭建协商平台,广泛组织开展重点提案高层协商、综合提案多方协商、同类提案集中协商、热点提案专题协商等活动,进一步拓展协商形式,深化协商内容,使提案得到有效落实。
强保障,激发提案工作活力。市政协注重加强对提案工作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新举措新方法进行概括、总结和提炼,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认真加以落实。一是完善提案办理协商机制,修订完善了《提案审查和处理工作细则》等制度后,积极推动承办单位把沟通协商作为提案办理工作的必要环节,切实增强办理实效。二是构建“五位一体”提案督办机制,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提案督办活动,推动提案办理由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三是建立完善提案质量保障机制,引导政协委员在提案的选题、调研、撰写等方面用心用力,努力做到提案的方向具有先进性、提案的内容具有普遍性、提出的问题具有针对性、涉及的领域具有代表性、提出的建议具有操作性。四是建立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参与提案督办工作机制,将提案办理协商与各专门委员会组织的专题协商、对口协商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专委会的工作特点和所涉专业领域选择1—2件提案进行重点督办,助推相关提案落实。五是完善提案宣传机制,把提案宣传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人民政协报》《南方日报》《江门日报》等多家报刊及新媒体上积极宣传提案办理协商成果,呈现出形式多、角度广、效果好的提案宣传局面。
(江门日报记者/王鼎强通讯员/杨双云)
新闻推荐
广中江高速天连互通立交与佛江高速实现连通 江门市新增一条往广佛地区的重要北向通道
江门日报讯(见习记者/毕松杰)1月1日,广中江高速天连互通立交与佛江高速实现连通,为江门新增了一条往广佛地区的重要北向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