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自我加压” 加大改革力度 今年10项重点改革项目进展顺利,多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
江门在全国首创通过银行柜员机智能办照发出工商营业执照。南方日报记者杨兴乐摄
改革之变
近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改革热度第三方评估报告》。报告显示,江门改革热度指数排名全国第七,广东省第一。
根据该报告研究成果,江门今年的改革热度一路攀升,从第一季度的全省第四、第二季度的全省第二,升至第三季度的全省第一。
近年来,江门系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从被动“受领任务”到主动“自我加压”,多项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以开办企业为例,2018年,江门实现开办企业5个工作日内办结;今年,江门比计划提前半年实现开办企业1天办结的改革目标。同时,江门还在全省率先推出营业执照“微信+智能化审批”服务,上线全国首部全程智能化办照的STM智慧柜员机,实现商事登记业务在银行网点“即办即批即取”。
今年以来,江门市围绕营商环境、民生领域、生态环境、财政体制、科技创新5个方面,部署2019年重点推进的10项改革项目,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目前,10项重点改革项目进展顺利,成效较为显著,发挥了突破引领全面深化改革的作用。
改革也实实在在地推动了江门经济社会的发展。据统计,今年1—9月,江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6.74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51.3万户,总数同比增长19.86%。其中,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63.1%,以民营经济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市场主体保持较快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张泳渝郑琦
营商环境优化
提前实现开办企业1天办结目标
9时22分,企业在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开办企业综合窗口提交商事登记申报材料;10时,企业营业执照完成打印;10时15分,企业预开设银行账号;11时15分,企业顺利拿到企业公章;12时03分,企业成功领取发票。
今年3月,江门市东启家居有限公司员工余美欣仅用2小时41分,就完成了企业开办所需的企业商事登记、印章刻制、银行开户和领取发票申请环节。
优化营商环境,离不开政务服务水平的提升。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目前,江门三区四市均已实现开办企业1天办结的改革目标,比原定年底前完成的目标计划足足提前半年。
为了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今年7月,江门启动打造“政务服务无堵点”城市行动,全面开展“全程网办、全城通办、四少一快、智能办理、指尖计划、堵点清零”六大专项行动,实现全天候的“数字政府”。
目前,“粤省事”江门频道上线服务464项,“江门易办事”正式运行,首批实现本地40个部门近200项事务上线,“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覆盖城乡。利用信息化手段,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马上办比率分别达78%、84%、92%和50%,其中,市级实现全流程网办(即网办深度四级)达55%,县级达45%。
“数字政府”综合改革动作频频,改革红利不断释放:通过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流程再造,不仅在全省率先推出营业执照“微信+智能化审批”服务,更推出了全国第二个“交地即动工”项目,用“数字”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承诺制改革实践也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实施。
10月15日,江门市发布《江门市扩大食品药品行政许可申请人承诺制改革试点范围工作方案》,再次扩大食品药品行政许可申请人承诺制改革试点范围,成为全国食品药品监管领域中利用“申请人承诺制”审批事项最多的地级市。
五邑地区现有门店多于或等于15间的餐饮服务连锁市场主体新开门店,经营场所面积在小于或等于150平方米的餐饮服务经营者、单位食堂申请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零售)换发、变更和新开药品零售企业,均可凭“一纸承诺”获得当场审批,在3天内获得食品药品行政许可证。
今年,江门市出台了《2019年深化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工作要点》《江门市进一步深化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方案》,积极开展行业领域试点探索。据悉,其大部分试点事项已印发或编制完成基准承诺标准,推行投资项目“容缺审批”,审批事项由29项整合为11项。
民生领域突破
4646个病种按病种分值付费
走进恩平市大槐镇河湾村委会下岭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篮球场以及被花草环绕的池塘,沿着宽敞平坦的村道一直往前走,就是村内新建的茶社和茶文化公园。茶文化公园种植着3400多棵茶树,公园旁的茶社中整齐地陈列着制茶和茶艺用具,让客人感受到当地浓郁的茶文化。
一年前,这里还是一幅杂乱不堪的景象。村中是泥石路,村口附近是一片荒废的竹林,池塘边上杂草丛生,茶文化公园原来是数十间影响村民出行的危房……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这里不仅环境改善了,还吸引了上百名村民回流。
下岭村是江门市“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的缩影。江门持续推进“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现共有10183个自然村实现了村道路面硬化,完成村道路面硬化里程14775公里,10069个自然村实现集中供水,10347个自然村建立垃圾收运处理体系,1797个自然村完成雨污分流管网建设,1050条行政村全部通客车。
作为省级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江门重点抓好15个市级乡村振兴试点示范镇(街)创建工作,着重推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农村社会治理、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等重点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形成一批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总结推广。
今年5月,江门市出台《关于对标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硬任务扎实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方案》,提出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预计2019年完成市级试点,并部署全市全面铺开工作,到2020年基本完成土地等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
截至今年9月,全市73个镇街、1050个村委会全部完成农村集体产权清产核资,并新增2个国家级、2个省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和3个省级土地流转奖补试点。
为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江门在医疗、文化、社会基层治理领域也进行了系列改革。
在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面,江门市全面推进医联体建设,落实异地就医结算,4646个病种按病种分值付费,全市公立医院推行药品跨区域联合集中采购,落实取消药品、耗材加成,统一全市公立医疗机构价格体系;在公共文化发展体制改革方面,江门蓬江区、新会区、开平市已完成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开平市被评为“广东省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示范地区”;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方面,蓬江区、鹤山市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已经运行,江海区已制定社会治理综合指挥平台建设方案。
科技创新引领
科技业务“一站式”网络化管理
“《民营经济十二条》《实体经济新十条》《民营经济十条》等政策,支持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培育新兴支柱产业,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路线指引。”海信宽带公司自动化装备事业部副总经理冉峥嵘说。
江门注重科技发展,给予企业大力扶持。近几年,海信宽带获得了政府给予的各类奖补。《实体经济新十条》《民营经济十条》对海信宽带公司产生直接或者间接帮助。据了解,海信宽带公司在2017年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省市工程中心认定、产业共建资金扶持、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扶持、江门市研究费用补助等一系列奖补政策支持,获得补助资金1000多万元。
近两年,海信宽带公司每年投入数千万元用于技术改造,先后实施了6个技改项目,总投资超过1亿元,这六大技改项目的实施和完成,直接推动了海信宽带公司规模和效益显著增加,营业收入增长近3亿元。
为了推进科技创新资源统筹配置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科技活力,江门在科技创新领域做了系列改革。其中,在探索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方面,调整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向,实现科技资源由政府主导向市场配置转变、投入方向由项目资助向平台建设转变、投入方式由事前资助向事后补贴转变。
今年1—9月,江门落实扶持科技发展资金共三批合计1.26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补助资金8175万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派员工作站等科研机构建设资金4486.7万元。到期的科技计划项目完成结题验收,进行每两年一次的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综合绩效评价分析。
今年,江门市印发实施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重点工作计划,深入推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工作。通过建立“一站式”的网络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江门市科技业务综合管理系统,江门已实现从申报、评估到执行情况的监督跟踪的网络化管理,并拓展至下辖的蓬江区和江海区(高新区),区级科技业务使用同一系统运作管理。
■计划
即将推出2020年十项重点改革项目
2020年,江门将继续抓好总体统筹,谋划支撑性改革任务,首先将确定2020年重点推进的十项改革项目,全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在完善工作机制方面,江门将进一步加强各改革专项小组对本领域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推动落实,完善跨部门重大改革沟通协调机制。
为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全市各改革专项小组将加强调查研究,把“深调研”作为谋划部署、推动落实的重要手段,持续推进调查研究常态化、长效化,为改革决策、破解难题、推动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保障。积极开展重大改革专题调研,针对存在问题,形成一批改革思路和举措。
在改革督察方面,江门将坚持以督察评估考核作为抓落实的重要手段,创新督察方式,强化督察合力,抓好重点改革任务的督察问效。同时,加强督察评估结果运用,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及时纠偏勘误,调整完善改革措施,确保改革有效推进。
■样本
江门积极推动生态环境改革
水质优良比例
达100%
鹤山市古劳镇素有“岭南威尼斯”的美称,镇内水网交错,村民泛舟出行。不过,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粗放型养殖严重污染了该镇水体,河流黑臭一度成为该镇最头疼的问题。去年以来,古劳镇铁腕治污,水环境逐渐转好,连一度远离该镇的鹭鸟都重新飞回水乡觅食。
古劳水乡的故事,正是鹤山以河长制为牵引、创新水产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的一个缩影。为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见行动”“出成效”,鹤山深入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积极创新水产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机制,大力推行水库、山塘承包退出机制,实施鱼塘排水申报制度,引导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推动水环境持续向上向好,取得了良好成效。
近年来,江门市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同步推动7个市(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推动生态环境改革。目前,江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达到78.4,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0.8%,PM2.5改善幅度全省第一,水质优良比例为100%,2个地市级和10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率先出台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潭江是江门市的母亲河,流域面积5882平方公里,占江门行政区域总面积62%。
在江门市设立的第一部实体法——《江门市潭江流域水质保护条例》出台以后,为配合条例实施,今年3月,江门市正式发布《江门市潭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办法》(下称《办法》),成为全省率先出台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地级市。
根据《办法》,江门将安排3000万元用于潭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江门市将遵循统筹兼顾、治水为主、奖补结合、绩效考核四大原则对各市(区)生态保护进行补偿。各市(区)获得的补偿资金统筹用于基本财力保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重点用于潭江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保护、林地管护、水库库区环境保护、水污染治理、基本农田管护、水生物资源养护和其他生态保护项目。
近年来,江门通过多项改革措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江门市在全国率先推动河长制体系延伸到自然村级,设立自然村河长9000多名;因地制宜设立“党员河长”“乡贤河长”等类型多样的“民间河长”,参与河(湖)长制工作;创新聘请第三方社会机构对跨县河流进行暗访巡查;在全省第三个成立环保警察机构,各级公安部门挂牌成立了河道警长办公室;创新推出生态环境保护“双公开”“双考核”“双问责”和“环境保护红黑榜”等制度措施。
今年,江门加强生态空间规划,初步形成“两屏两江一带三网多点”生态安全格局,印发实施《江门市“绿盾2019”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制定《江门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实行承诺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完成鹤山市产业集聚地发展规划、珠西新材料集聚区产业发展规划等环评审查工作,召开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江门台山)控制性详细规划(斗山园区)等环评专家评审会。
创新水产养殖业污染防治机制
“要治理水产养殖污染,首先要对鹤山的水体环境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对症下药"。”鹤山市河长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鹤山市河流水系天然活水匮乏,但全市大部分水库、山塘都承包给个体户用于发展养殖,饲料、粪便等严重污染水体。
对此,鹤山市正式印发出台《关于对全市水库、重点山塘实行承包退出机制的通知》,明确要求回收全市所有水库、山塘,由镇以上政府统一管理调度,实行水生态修复。截至2018年底,该市已全面清退68宗水库、32宗山塘私人承包,逐步消除违规养殖污染。
在监管机制方面,鹤山市推行鱼塘排水申报制度。以往该市水产养殖业有个“惯例”,喜欢在年底集中“洗塘”排水,从而导致大量鱼塘污水短时间内排入河道,造成河流水质急剧恶化,对水环境和水生态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
为破解这一难题,鹤山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实施鱼塘排水报备制度,进行错峰排水,着力削减鱼塘水产养殖对河道环境的污染。
同时,有关部门还规范养殖管理,助力传统水产养殖转型升级。“我们出台了《鹤山市关于加强水产养殖管理的工作方案》,合理确定水产养殖规模和布局,科学划定水产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养殖区,依法加强养殖投入品管理,推动水产养殖管理有据可依、有制可循。”上述负责人说。
为转变传统养殖方式,鹤山严格控制水产养殖容量,转变高密度养殖,推广水产生态养殖技术,鼓励清洁生产改造工程,积极推广人工配合饲料,逐步减少富含磷、氮投入品的使用。探索生态养殖逐渐成为鹤山各镇街的共识。
数读
◎市场主体总量同比增长19.86%
今年1—9月,江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6.74万户,市场主体总量达51.3万户,总数同比增长19.86%。其中,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63.1%,以民营经济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市场主体保持较快发展。
◎10183个自然村实现了村道路面硬化
江门持续推进“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工作,现共有10183个自然村实现了村道路面硬化,完成村道路面硬化里程14775公里,10069个自然村实现集中供水,10347个自然村建立垃圾收运处理体系,1797个自然村完成雨污分流管网建设,1050条行政村全部通客车。
◎落实扶持科技发展资金1.266亿元
今年1—9月,江门落实扶持科技发展资金共三批合计1.266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补助资金8175万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派员工作站等科研机构建设资金4486.7万元。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任龙)12月18日,沙坪街道第二小学大岗校区正式揭牌,将原大岗小学纳入沙坪二小一体化管理,在品牌建设、专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