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小儿易患喘息性支气管炎 有过敏性疾病的患儿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江门日报讯(文/图见习记者/蔡昭璐通讯员/宋洁)入冬以来,各大医院儿科人满为患,咳嗽、感冒、发烧等呼吸道疾病反复来袭,其中,喘息性支气管炎起病急、症状严重,更是让家长担心不已。江门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呼吸中心主治医师徐杰说,近两个月,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占总呼吸道疾病门诊的十分之一,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部分患儿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据悉,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可发生的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婴幼儿呼吸道管腔狭窄、气道黏膜血管丰富、上皮纤毛运动差,极易发生由于黏性分泌物、水肿、肌肉收缩而导致气道梗阻,出现喘憋。而冬季气候干燥,是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孩子受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感染或其他致病微生物感染后,极易发病。
徐杰补充说,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也有遗传因素,约占30%左右,父母及亲属当中有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婴幼儿易发生喘息性支气管炎,特别是春、秋、冬季受外环境的影响,发病率增高。
多数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经治疗后,5—7天症状会减轻。部分病例会复发,大多因再次感染引起。部分病例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高危因素包括:有过敏史、嗜酸性粒细胞较高及血清IgE升高。
3岁的小男孩小令,不久前出现流涕、咳嗽等症状,一开始,家人没有放在心上。几天后,小令咳嗽加重,呼吸急促,并且伴有喘息,家人赶紧带小令来医院检查,最后确诊为喘息性支气管炎。“因为小令的爸爸有过敏性鼻炎且小令自己对尘螨过敏,有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风险,所以我让他定期来复查。”徐杰说。
前期症状与感冒类似
喘息性支气管炎刚发病时,症状与感冒类似,如鼻塞、流鼻涕、咳嗽、轻度发热等。随着喘息性支气管炎的进展,1—2天后宝宝会出现以下症状:能听到喘息的声音;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有的宝宝出现鼻翼煽动,肋骨间隙及颈部出现凹陷;宝宝不愿意吃东西或喝水,出现喂养困难;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等。
徐杰建议,宝宝患病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水分蒸发较大,应注意给患儿多喂水。可用糖水或糖盐水补充,也可用米汤、蛋汤补给。饮食以半流质为主,以增加体内水分,满足机体需要。
注意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进入喘息性支气管炎高发季节,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室温保持在18℃—20℃,湿度在55%—65%。高发季节让婴幼儿多喝凉开水,以减少对支气管粘膜的刺激,保持支气管黏膜湿润。同时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和过热,并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鼓励曾患过上呼吸道感染及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患儿适当开展户外活动,进行体格锻炼,增强机体对气体变化的适应能力,呼吸道疾病流行期,要避开风大、空气污染较大的场所及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
新闻推荐
泡在中药水里的砭石和砭棍。医学指导邹玉婵: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治未病科中医师。擅长运用浮针、传统针灸、穴位埋线、小儿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