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出奇招 “出神入化”亮京梅 20支舞狮队将在崖门镇京梅村上演巅峰对决
过往群众被墙上的蔡李佛拳招式吸引。 黄冲小学的孩子们正在练习蔡李佛拳。 刘倩 摄 京梅村内展示蔡李佛拳的铜像。 刘倩 摄 图文并茂,京梅村内的墙绘充分展现了蔡李佛拳的武术内涵。
“少年中国说”2019年蔡李佛“江门农商银行杯”国际狮王争霸邀请赛将于12月27日至29日在新会区崖门镇京梅村蔡李佛文化广场举行。届时,来自国内外的20支顶尖舞狮队将同台竞技,上演巅峰对决,争夺“最强狮王”称号。这是一场国际性的武术交流,更是新会,特别是崖门镇发展全域旅游的又一次主动出击。新会欲借助京梅村蔡李佛拳的影响力,让更多人了解、熟悉新会的美景、美食、特色产品和民俗文化,打响新会全域旅游品牌,彰显侨乡文化魅力。
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素有“北有太极,南有蔡李佛”的说法。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蔡李佛拳的发源地、蔡李佛始祖陈享故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新会区崖门镇京梅村的历史文化灿若星河。
京梅村是崖门镇一个美丽恬静的小村落,占地3.7平方公里,距镇中心1.75公里。相传元至正年间,陈姓先祖来此定居,取名“庚背陈村”。明正德年间,有族人中举另立新村,取“京上梅花年年开”之意,故取名“京梅”。和很多乡村一样,京梅村有青青绿树,有田园风光,而不同的是,这里走出了陈享,走出了蔡李佛拳。
蔡李佛拳传承至今已经有180多年历史,目前全世界共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蔡李佛功夫总会或联会,蔡李佛弟子逾100万名,遍布世界五大洲。京梅村作为蔡李佛拳的发源地,已经成为崖门镇乃至新会区一张响亮的“国际名片”。
为进一步擦亮这张名片,党的十九大以来,京梅村以党建为引领,在村庄规划、基础建设、民生改善、文化传承等方面建树良多。
走进京梅村,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蔡李佛拳武术气息充盈于巷弄间,令人心驰神往。依托蔡李佛拳文化,京梅村全力打造“十大精品项目”——位于蔡李佛始祖馆旁、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蔡李佛武术文化广场即将完成升级改造,广场的整体外观大气磅礴,充分展现了蔡李佛拳“拥抱世界、礼让天下”的武术理念;藏有蔡李佛拳“武功秘籍”的“出神入化巷”已成为一处“网红打卡地”,巷道沿线多为清末民国时期的古建筑,生动有趣的墙绘、雕塑以及别具特色的铁打馆、梅花酿等沿途景点,为来往游客增添不少新鲜体验。据了解,该项目正在完善绿化、亮化等工程,预计本月底全面完工;改建开放后的蔡李佛青少年训练馆,每天都会迎来一群来自崖门镇黄冲小学的“习武娃娃”,他们喊着整齐的口号,熟练挥舞手中的“武器”,把蔡李佛拳的一招一式展现得淋漓尽致。京梅村还将挖掘整合更多旅游资源,包括建设完善蔡李佛文化中心、党群活动中心、康王庙广场、明代碉楼、南楼公园等场所,大力发展山水田园旅游项目,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土地资源,建设火龙果基地、油菜花田野观赏、农家乐等,以满足都市游客的田园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崖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镇、村两级已投入超1000万元,用于完善京梅村内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等5大项20小项规划建设内容,建设规模超2万平方米。接下来,京梅村将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深入打造“十大精品项目”,总投资预计超2000万元。现在,这条百年古村处处焕发着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崖门镇乃至新会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了“京梅范本”。
文/图任晓盈(署名除外)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胡涛)近日,省自然资源厅发布信息,新建深圳至茂名铁路深圳至江门段用地预审项目已获得国家自然资源部批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