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质量提升 领跑质量时代 《江门市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印发

江门日报 2019-12-18 07:45

?省、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深入水暖卫浴企业开展产品质量提升工作。

质量是创业之本、惠民之策、强市之基,新时代是质量发展的时代。在告别“比堆头”,转向“拼质量”的时代,“质”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成为江门市经济换挡提速、爬坡过坎的必然选择。

近日,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江门市正式印发《江门市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方案》进一步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促进江门产业、产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江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护航。

文/图陈敏锐钟婷嫦

1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逐步提高

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2017年7月,江门市向原质检总局报送《江门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申报表》,当年10月获批成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城市。

2018年5月江门市发布《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全面开展质量创强工作。

2年多的创建,按照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的要求,江门市播撒质量的“种子”,绽放品牌的“花朵”,结下效益的“果实”,着力提升供给质量,积极引导企业走“质量与效益”之路,有力助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奋力迈进。

各单位压实工作责任,严格按照质量创强工作方案布置的“一个基础、四个重点、六个特色、十项任务”,稳步有序推进质量创强工作,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逐步提高。

一方面,产品质量全面提升。江门市加大对重点工业产品的监督抽查力度,2019年生产领域市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914批次。围绕五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水暖卫浴等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开展重点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问题产品企业清零行动,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整治和农业固体废弃物整治,保障“绿水青山”的优质农产品产地环境。严格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增加农产品、食品药品优质供给。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良好农业规范。督促食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开展食品安全自查。继续开展药品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疫苗监管和基药抽检工作。

同时,工程质量持续巩固。大中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保障房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严厉打击违规使用海砂行为,确保房屋市政工程质量。逐步推广江门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系统,开展工程质量检查,组织工程质量现场观摩活动,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强制性规范,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级和省级优质工程奖。房屋市政工程获省优质工程奖6项,金匠奖2项、省结构奖3项、省詹天佑故乡杯1项。开平市荣获“中国建筑之乡”称号。

另一方面,服务质量满意度显著提高,服务业质量满意度由2017年的65.20提升至75.04。江门市推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实行区域通关“一体化”,建立“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智能通关模式,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目前,已实现货物申报、舱单申报、运输工具申报等主要项目覆盖率100%。全省首推商事登记“微信+智能化审批”服务,开办企业全流程1天办结,最快3小时内办结。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对全市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的环境卫生、安全管理、交通秩序等进行整治提升,推动“厕所革命”,发展全域旅游,台山市成功创建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此外,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全面开展“铁腕治污百日行动”、潭江牛湾国考断面环境专项执法行动、“蓝剑1号”大气环境专项执法行动等整治行动,空气质量明显改善,10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西江干流水质为优,水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全面整治“散乱污”工业企业,完成淘汰禁燃区燃用高污染燃料设施31台、整治生物质锅炉695台;新增城镇污水处理能力20.5万吨/日、配套管网226.32公里;加强网格化监控平台建设,在市区布设98套大气环境监测微型站;建成配套污水管网超过500公里,全市2315个自然村已覆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江门市市民的满意度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市民质量满意度(百分制)由2017年的81.30提升至83.53,市民的质量获得感不断增强。

2提出四大方面工作措施

如今,走在江门的大街小巷,质量工作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让市民们津津乐道。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服务质量更好了,出行也更方便了,人民恣意享受着质量发展提升的幸福生活。

的确,通过“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的创建,江门市建立了大质量工作机制,让政府部门增强了质量工作的责任感;发挥了企业的主体作用,让每家企业拥有了质量提升的“参与感”;提高了生活的幸福指数,让广大市民分享了质量成果的“获得感”;推动了社会共治,让整个城市充满了质量发展的“认同感”。

近日,市政府正式印发《江门市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对江门市质量提升工作作出系统部署,希望将质量发展成果进一步惠及全市人民。

《方案》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预计到2020年底,重点领域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超过95%,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总体合格率超过96%;大中型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其他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大于98%;生产性服务业顾客满意度超过80,骨干服务企业和重点服务项目的服务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在环境质量方面,全市空气质量保持稳定达标,市、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到国家、省考核要求。在质量工程奖方面,确保获中国质量奖或省政府质量奖、国家或省级优质工程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企业或组织分别达到1家、6家、6家。

《方案》结合江门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工作的有关部署,提出了全面提升质量供给水平、实施质量提升工程、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完善质量发展政策和制度的四大方面工作措施,共细分出21项具体任务。

全面提升质量供给水平方面,将增加农产品、食品药品优质安全供给,实施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推动提升五大新兴产业竞争力,稳步提升建设工程质量,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推进区域质量协同提升,并加快对外贸易优化升级。

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方面,将推进重点产品、重点领域质量整治提升,大力开展技术改造、质量创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江门质造”品牌,营造质量治理新格局。

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构建现代先进测量体系,构建先进标准体系,完善检测认证合格评定体系,探索建立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并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与服务。

完善质量发展政策和制度方面,将加强质量制度建设,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力度,健全质量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健全质量激励制度。

新闻推荐

将毒手伸向亮化工程 “电线老鼠”盗窃电线约4千米

江门日报讯(见习记者/凌雪敏通讯员/赵国富)昨日,记者从蓬江公安分局获悉,经过缜密侦查和跟踪布控,警方于近日成功破获了系列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