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不落地 文明交通 文明礼让 扶老携幼 志愿服务 “江马”传播侨乡文明新风尚

江门日报 2019-12-01 07:46

参赛者捡起垃圾,扔进垃圾桶。谌磊 摄

江门日报记者/谌磊见习记者/毕松杰

“江马”走进了第七个年头。通过健走的方式,在侨乡市民群众中营造起了绿色、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也让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每年的“江马”赛场,所有参与者积极践行、传播“垃圾不落地、文明交通、文明礼让、扶老携幼、志愿服务”等理念,让“江马”成为传播侨乡文明新风尚的重要平台,也给江门这座全国文明城市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垃圾不落地”让江门更美

据了解,本届“江马”将“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等绿色环保理念摆在了更加突出的宣传位置,在健走方阵中还专门设置了垃圾不落地方阵,邀请环卫工人参加健走。

昨天上午8时许,市民黄光萍来到本届“江马”蓬江赛区的出发点——万达广场,这里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让她心情十分舒畅,特别是看见地上有小垃圾,黄光萍主动拾起来扔进垃圾桶。

黄光萍说:“江门是全国文明城市,举办健走马拉松已经成为江门的一张城市名片,这个赛事也成为展示江门文明风貌的舞台和窗口。而作为市民,我们应该自觉地营造和维护文明的参赛和观赛环境,充分展示江门美好城市形象。每位市民都来践行垃圾不落地和垃圾分类理念,会让江门城市变得更加美丽,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在“江马”路线沿途,随处可见分类垃圾桶,也随处可见身穿环卫服的环卫工人在“扮靓”这座城市。环卫工人李修辉说:“今年的垃圾明显少很多,我负责路面的卫生清洁,转了几圈几乎没发现什么垃圾,市民的环卫意识提高了不少,为我们减轻了很多压力。”

市民黄小姐带着5岁儿子杨小豪收拾路面纸屑的举动,成了人群中最靓丽的风景。“我希望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绿色环保意识,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从小事做起,这样才能为美丽江门贡献一分力量,"扮靓"咱们洁净文明家园。”黄小姐说。

此外,记者在交谈中发现,小小年纪的杨小豪,对垃圾分类已熟练于心,流畅地讲出了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垃圾等具体分类。“我们在家里为小孩子购买了带有垃圾分类标识的玩具,让孩子在娱乐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培养环保意识。”黄小姐说。

“文明礼让”让交通秩序更井然

与往年不同,本届“江马”蓬江赛区的路线从滨江绿道移到了主城区道路,北新区、滨江新区……市民群众在沿途感受江门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美丽风貌。

正在读大学李奕龙和梁婷是马拉松爱好者,梁婷早在大一就参与了半程马拉松,这次特地拉上男朋友一起挑战全程,沿途“文明礼让”令他们印象深刻。

“在市区走,尤其是过斑马线、红绿灯等路口的时候,特别需要注意安全,但是我们看到沿途都有志愿者挥舞着文明礼让的小旗帜,提醒大家文明礼让出行,效果非常好,大家都很遵守交通秩序。”李奕龙说。

在滨江绿道健走广场、滨江新区华盛路段等地,记者驱车往返多次,每到一处路口,都能发现“文明礼让”的感人瞬间。虽然有的路口没有信号灯指示,但车辆都能够在斑马线前面自觉减速并停下来,礼让参赛选手、市民群众安全通行斑马线。

“平时开车,靠近路口我都会减速,并观察是否有行人,有的话我都会停下来礼让他们,每次看到行人给我致意我都很有满足感。我觉得我们的城市交通就应该这样,大家都文明礼让,这样才能让城市交通秩序更井然,也能够升华每一个人的精神素质和风貌。”司机王华国说。

此外,每届“江马”路线沿途都会设置补给点,为参赛选手提供饮水、面包等食物。这些工作都依赖于志愿者的热情服务。梁婷表示,为了这次的“江马”,自己已经提前准备了很久,赛前也做好了热身运动,也对赛程线路做了详细了解,对各个补给点做好安排,以保证充足的能量和水分。

“志愿者们服务真的非常好,每到一处补给点,志愿者都会热情询问是否需要水和面包,沿途还有志愿者给予相关指引和服务,真的非常棒。”梁婷说。

新闻推荐

海大调研江门海水稻产学研基地 大力推进海水稻研发

本报讯记者卓朝兴通讯员王继全梁缘报道:近日,广东海洋大学校长潘新祥率该校农学院院长陈进军、党委办校长办副主任吴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