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操火遍校园、鹤山狮艺舞进课堂…… 优秀传统文化走出传承发展新路子
刚刚结束的2019中国侨都(江门)华侨华人嘉年华鹤山分会场——第三届梁赞咏春文化节暨乡村生态旅游嘉年华,让鹤山咏春再次火遍全国,鹤山市校园咏春拳操也高调亮相——11月16日,鹤山市举行万名中小学生咏春拳汇演暨国家武术段位考评。此次活动共设13个会场,12960名学生在各会场同时进行咏春拳汇演暨国家武术段位考试,吸引了中央、省、江门市的20多家主流媒体进行采访报道。
鹤山市武术文化氛围浓厚,群众基础较好。据统计,鹤山市习武人数近十万人。当中,咏春拳操已成为鹤山市各中小学的必练课程,习练学生超过6万名。
除了咏春文化,近年来,狮艺、油画、竹编技艺、客家山歌等鹤山优秀传统文化纷纷在校园中找到了传承发展的新路子……
现象
传统文化进校园寻求发展新路子
不久前,宅梧小学的学生们上了一堂特别的实践课。宅梧镇靖村竹编大师余伟雄来到该校,为四(1)班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竹编技艺教学课,让学生们以实践的形式传承传统工艺。课堂上,余伟雄从编织材料、作品欣赏、竹编技法等方面进行讲解。在他的边讲解边示范中,大家学会了竹编的“一挑一编”技法,感受到了竹编技艺的乐趣。
宅梧镇竹编技艺传承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是鹤山市第二批县级非遗项目。该镇各村基本上都有村民懂得竹编技艺,他们会编织一些基本的竹制品,用于农田耕作、日常生活。宅梧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环山绕水,山上、河岸种有大量竹子,当地人利用大自然的馈赠,编织各种竹制品,并言传身教,竹编手艺得以相传。
余伟雄的竹编技艺尤其精巧。“竹编是一项实用性的技术,以前编织竹制品是为了生产生活。如今,懂得竹编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了,能去校园把技艺传授给孩子们,我觉得非常有价值。”余伟雄表示,他一直在钻研竹编技艺,如今政府重视传承传统文化,他对竹编技艺的未来发展越来越有信心。
在鹤山市各中小学校,类似学习竹编技艺的特色课程十分常见。近年来,鹤山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找到了“立足之地”,咏春、狮艺、油画等成为鹤山校园文化的新元素。
其中,从2015年开始,鹤山市教育局大力推进“咏春进校园”活动,充分利用鹤山咏春拳的优势,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科学编制了鹤山市校园咏春拳操,通过先培训教师,再由教师教授学生的方式进行推广。同时,举办各类比赛,成功让咏春文化在校园扎根。从2016年起,鹤山市各镇(街)中心学校在各自负责的片区小学全面推广咏春拳操。经过近两年的推广,鹤山市的中小学生基本上都学会了咏春拳操。
咏春文化成功扎根校园,让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看到了传承与发展新的可能。雅瑶镇作为“东亚画坛巨擘”李铁夫的故乡,油画文化也出现在当地的中小学课堂上。鹤山第三届梁赞咏春文化节暨乡村生态旅游嘉年华期间,雅瑶镇在李铁夫故居举办雅瑶民俗图片展览和群众油画展,同时,该镇各学校的优秀学子现场作画,让广大游客感受李铁夫故里浓厚的油画文化氛围,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
此外,今年4月,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弘扬岭南鹤派狮艺,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省龙狮运动协会与鹤山市创文办、关工委、教育局、文广旅体局、文化馆、龙狮运动协会、古劳镇政府联合开展“狮艺进校园”活动。活动为学生们学习传统龙狮文化提供了平台,增强了学生对本土传统文化的认识,积极推动鹤山狮艺的传承和发展。
做法
植根本土文化大力打造特色品牌
鹤山文化名人辈出,人文底蕴深厚,历史上涌现出咏春拳一代宗师梁赞、誉满东南亚的“狮王”冯庚长、王老吉凉茶创始人王泽邦、源吉林甘和茶创始人源吉荪、清末国学大师易大厂、“东亚画坛巨擘”李铁夫、“中国电影皇后”胡蝶、儿童音乐作曲家宋军等文化名人。长期的文化积淀,让鹤山形成了“德艺双馨、刚柔兼济、仁爱大善、自强和谐”的本土文化特质。
进入新时代,如何让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必须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在此大背景下,鹤山市开始积极探索。从2017年至今,鹤山市连续三年将“推动文化繁荣”列入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其中,重点提到要大力弘扬咏春、狮艺、火龙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这为当地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注入了崭新活力。
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发展,鹤山教育界首当其冲。2017年以来,鹤山市教育局以创文为契机,全面推动各学校将创文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植根本土文化,打造品牌特色,促进内涵发展,“一校一特色,一镇一品牌”格局初步形成:古劳镇咏春、凉茶文化特色彰显,雅瑶镇油画文化为师生家长津津乐道,沙坪街道小小狮艺队越来越多出现在校园舞台上,靖村竹编技艺融入宅梧镇小学课堂……
“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为学校特色建设和内涵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内驱力。”鹤山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校一特色、一镇一品牌”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建设项目的大力实施,使10个镇(街)独具魅力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积淀魅力绽放,更让鹤山美丽校园百花齐放。
此外,近年来,鹤山市各学校立足实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机制,结合优秀校园文化,全力打造“智慧校园”,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敢于担当社会国家责任的未来人才。为了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传承发展得更好,各学校结合实际,开设了相关社团、打造了校本课程,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教育教学中。
典型
学校专门开设课程传承“老”文化有了“新”方式
A咏春拳操
成校园靓丽新风景
11月16日,鹤山市举行万名中小学生咏春拳汇演暨国家武术段位考评,全市20多所中小学12960名学生在主会场、分会场同时参加汇演并接受考评。活动结束后,社会各界好评如潮。
古劳中学在万名中小学生咏春拳汇演暨国家武术段位考评中荣获一等奖,950名中学生顺利通过《咏春段位制》考评,这是该校第4批通过段位考评的学生。
为了推广咏春拳操,古劳中学通过集会、“国旗下讲话”、班会课开展咏春文化宣传和咏春拳操推介;在体育课上向学生发放《咏春拳操动作说明》文字材料,并结合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对咏春拳操有了深刻认识;通过体育课、“大课间”和课外活动,让学生反复练习咏春拳操技巧;举行各年级组的班际咏春拳操比赛,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
“现在,咏春拳操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项常规运动,我们每天利用上午的"大课间"和下午的课外活动开展咏春拳操练习,每次练习2-3遍,每一遍约为4分钟。另外,每周五的体育课也会练习咏春拳操,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仅学生们学习咏春拳操的热情高涨,教师们也对咏春拳产生了浓厚兴趣,全校教师基本上都会打几手咏春拳。”古劳中学负责“咏春进校园”活动的体育教师李明杰说。
目前,鹤山市中小学生练习咏春拳操的人数超过了6万人。在“咏春进校园”活动的推动下,咏春拳操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特色教育方式。中国武术协会副会长、广东省武术协会会长田新德表示,练武先练德,有了德行才能练好武术;鹤山市“咏春进校园”活动不仅重武术,更重德行,相信咏春拳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鹤山咏春拳又名古劳偏身咏春拳,是梁赞先生晚年从佛山返回家乡鹤山古劳乡下后,传授给乡里子侄的咏春拳术,在鹤山流传已过百年。2007年,鹤山咏春拳成功申报为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如今,在鹤山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鹤山咏春拳以多姿多彩的形式来到校园,成为受到中小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
B鹤山狮艺
在校园有了传承人
沙坪六小是鹤山市最早开设狮艺兴趣班的小学之一。2013年,该校与鹤山狮艺百强堂合作,成立了沙坪六小狮艺队,在学校开展狮艺教学,传承发扬本地文化,也为小学生提供了更多元的兴趣选择。为了在校园中给鹤山狮艺创造更大的传承发展空间,沙坪六小在举办文艺汇演活动时,都会加入狮艺元素,“六一”文艺汇演、开学典礼上,由该校学生带来的狮艺表演成为重头戏,深受师生喜爱。
狮艺走进校园在鹤山市并不鲜见。每周二、三、四下午5时,沙坪三小的校园内会准时响起一阵阵锣鼓声。一头头小醒狮陆续登场,在锣鼓的伴奏中“翩翩起舞”,平日安静的校园陡然间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古烨彬是沙坪三小五年级学生,别看他今年只有10岁,学习狮艺已有6年时间,参加学校醒狮队也有2年时间。摘下眼镜、拾起狮头,扎实的马步、娴熟的技艺,灵巧的舞狮动作让醒狮与古烨彬合为一体。“跟着"师公"学习狮艺挺快乐的,也不累。不光在学校,每天在家里我也要练习半个小时。”古烨彬说。
古烨彬口中的“师公”,是鹤山狮艺(嫡系)第四代传人黄永安,也是沙坪三小特聘的狮艺总教练。黄永安介绍,教小学生舞狮,动作不能太大,难度也不能过高,但技巧不能“打折”,比如“狮行猫步”,小学生舞起来也别有味道。“经过两年多的学习,沙坪三小的醒狮队参加鹤山市首届少儿狮王大赛获得了银奖,并破格参加鹤山市运动会与成年组同台竞技,也取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黄永安骄傲地说。
此外,黄永安还担任鹤山职中、古劳中学等学校的狮艺总教练。“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我们设计了不同的学习模块。对于小学生,主要是激发他们学习狮艺的热情,动作相对简单;对于初中生、高中生,我们会言传身教,让他们学到富有鹤山特色的狮艺。”他说。
鹤山狮艺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目前,鹤山职中、古劳中学、沙坪三小、沙坪六小等中小学都开展了“狮艺进校园”活动,对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任龙程建华
新闻推荐
新快报讯记者李红云通讯员万紫君报道液体能蒸发,高密度固体物质也能蒸发?广东鹤山一家公司,生产车间的铜料竟悄无声息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