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馆在江门逐渐发展,从规模化走向社区化 着力提升大众科学素养
孩子们看到阿尔法机器人跳舞就难掩激动的心情。 工作人员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科普馆是地方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江门市依托江门市科技馆开展了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动,如科普教育展、科技培训、竞赛活动、科普社会实践等,以体验科技的核心教育理念,全面活跃了江门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据统计,江门市科技馆每年接待人数超1.5万人次。与此同时,江门市一些社区也积极建设科普馆,通过互动式体验学习,使广大居民在充满乐趣的科普活动中轻松掌握科学知识,科普效果显著。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陈倩婷
A江门市科技馆
打造青少年的科普乐园
周末,江门市科技馆内人头攒动,人气火爆。科技馆正中央,一个沙盘吸引了众人围观。在这个沙盘中每个人都成了鬼斧神工的创造者,每一次堆积和触碰沙子都能形成不一样的风景,从河水到平原,再从平原到火山爆发。江门市科技馆工作人员介绍,该设备名为“积沙成山”体感玩沙设备,利用沙子无穷尽的形态,结合体感器和实时运算成像技术,让青少年从玩沙的过程中学习地形地貌知识。
科技馆的另一头,“幻影星空9DVR蛋椅”前排起了长龙。孩子们正坐在椅子上,戴上VR眼镜,踏上了一场奇妙的冒险旅程,他们在蓝天白云中自由穿梭,翱翔于天际之间,俯瞰整座城市的宏伟壮观。小欣体验后说:“哇,实在太逼真了!感觉自己都悬空了,还带着风。”
此外,科技馆内还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科普设备,如“神笔马良”,运用高科技扫描成像技术,将小朋友画的鱼儿投放于环形大屏幕上,并赋予这些鱼儿鲜活生命,让他们畅游“海”中;“八大行星仪”科普互动设备,帮助孩子们认识真实而又缥缈的天文宇宙和科学知识,建立和完善宇宙观;在“地震模拟小屋”里,孩子们能真实地体验到地震六级震感,在模拟实践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的防震、避震知识。
江门市科技馆工作人员介绍,江门市科技馆展厅面积约600平方米,设有包括序厅在内的10个各具特色的展区。场馆设计以“传承科技启迪未来”为主题,主要面向五邑地区的青少年开放,通过营造参观实践情景,培养青少年的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使青少年在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中,感悟科学,开启智慧。
“科技馆让孩子们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乐趣。对孩子来说,在实践和玩乐中学习科学知识,比书本上的东西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家长林女士说。
B社区建科普馆
家门口就能学习科学常识
说到科普活动,一般人都会想到大型的科普馆,可如今,人们走进社区就能学习到科学知识。
“先撕掉小铅块,再拔下保险销,然后右手紧握压把,左手握住喷嘴,对着火焰根部喷射药剂灭火……”11月27日上午,礼乐中福社区灭害科普体验馆内,工作人员正向帕佳图·尚品幼儿园的学生们讲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随后,浓烟密布的火灾逃生体验室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室内只有进出两个门口,设备制造出大量对人体无害的浓烟,极具火灾现场感。学生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拿着湿布捂住嘴鼻,顺着墙角,匍匐前进,有序地“逃”出火灾现场。这种身临其境的演练让学生印象深刻。
除了消防常识外,工作人员还耐心地向学生们科普了用电安全、燃气安全、电梯急速下坠时如何自救等知识。学生们簇拥在工作人员周围,兴致勃勃地听讲解,收获满满。学生小宇说:“学习这些知识让我们远离了危险,回家我也要教爸爸妈妈。”
据介绍,礼乐中福社区灭害科普体验馆位于帕佳图·尚品内,由中福社区、江海区乐翔社会工作服务站和社会组织共同打造和运营,于去年年底正式开放。体验馆内,五彩缤纷的宣传栏普及了防灾减灾知识,仿真的小道具营造了电梯、地震、火灾等场景,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学习平台。同时,该馆结合科普知识讲座、制作科普宣传折页等多种形式,对社区居民进行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使社区居民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中福社区公共服务站主任邓广信说:“近年来,社区灾害时有发生。中福社区结合自身的特点,通过社会资源整合,建设了灭害科普体验馆。体验馆定期组织社区内的学校学生、住宅居民到馆内进行防灾减灾安全教育,通过工作人员的知识讲解,模拟火灾场景的逃生演练,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科学防灾减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灾害可能给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危害。”
居民林女士说:“社区建科普馆拓宽了居民吸取科学知识的渠道,让居民更容易、更方便地学习科学知识,对提升居民的科学素质来说有极大的意义。”
新闻推荐
江门京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机修班班长黄其纪: 当好人民的“吸尘器”
黄其纪。编者按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选树优秀示范典型,弘扬社会正能量,深化“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