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一中将校史校情和新会璀璨冈州文化融合 以“仁”文化树“文明之风”

江门日报 2019-11-06 14:36

每周一,新会一中都会进行国旗下的讲话,成为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古朴、厚重、深沉、凝练,百年的时光成就了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新会一中”)独特的校园氛围。这座百年学府处处透着深厚的人文关爱,同时以有容乃大的胸襟不断学习进步,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教育理念不断碰撞,擦出火花,形成别具一格的校园文明风尚。

“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实践”是新会一中始终坚持的德育理念。多年来,新会一中把德育放首位,以学生为本,传承“严勤全活”的优良校风,贯彻“求实开拓、素质育人”的办学理念。在薪火相传中,作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新会一中不断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收获“校园美、校风好、管理优、质量高”的美誉。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钟珍玲

A

弘扬新会本土“仁”文化

古色古香的风采堂充满了历史的印迹,彰显着百年学府的气度,让人不觉肃然起敬;人文气息浓郁的新会书院坐落在学校一旁,斑驳的院墙见证着一代又一代新会学子一心向学的执着;融合现代建筑风格的教学楼群错落有致,窗明几净的教室是学生们求知的乐园;鼓舞着学生扬帆起航的“风华正茂”雕塑矗立与水池之畔,更显朝气;梁启超先生、谭镳先生、陈国达院士塑像坐落于校园小公园中,时常激励同学们勤学上进;还有那葱葱郁郁的绿树,美化校园的同时,也述说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经典名言。

新会一中的校园无疑是美丽的,可以说是闹市中的一方净土。置身于校园之中,喧嚣远去,心也静了下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优越的环境,学生们才能更好地求学,深刻体会文明校园之美,并且自觉遵守行为规范,一同维护校园之美。

“在新会一中求学让我感到自豪。这么具有历史感、美感的校园,我们都不忍心破坏这一份美,因此我们形成了文明行为共识,维护校园环境人人有责,更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高二学生邓佩林表示。

值得一提是,新会一中的德育教育是因地制宜、随时随地的,校园中的每一处风景,也许都饱含深意,如该校结合标志性植物——校道两旁笔直的仁面树,融合学校校史校情以及新会璀璨冈州文化,提炼出冈州“仁”文化特色项目,开展成仁之礼、立仁之志、求仁之学、寻仁之美的系列活动,以弘扬新会本土“仁”文化。

当然,校园的宁静优美离不开学校科学高效的管理。据了解,新会一中实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矩阵式管理模式。学校特别编印了《学校管理规范》一书,将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章程和学校管理的规章制度等归类编印,它既是学校管理实践多年的经验总结,又是学校实施依法办学和科学管理的依据,更是老师们开展工作的宝典。

B

树立校园文明风尚

新会一中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绝不是说说而已。

合唱团、管乐团、舞蹈团、书法社团、漫画社团、摄影社团、文学社、辩论队、礼仪服务队、心理健康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新会一中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发展了十多个不同种类的社团。细看新会一中各年级的课表,不难发现,每周都会有活动课的安排,这时候,就是各个社团发挥的时间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齐聚,大家尽情享受着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而丰富的活动,就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这是对于“活动中德育,活动中育人”的践行,校园文明风尚通过这些活动,真正融入到师生们的校园生活中,更具影响力。

同时,新会一中还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会课、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园网站、校刊等宣传平台,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优秀道德文化教育、学校文化、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文明等文化浸润在校园生活的每一天,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此外,据新会一中政教处主任谭琼念介绍,新会一中会根据现代高中生的特点,以学生为本,开展系列特色教育活动,如进行女生成才教育,培养“独立、能干、关爱、优雅”女孩;开展孝心教育,培养有诚信、懂感恩的青年;进行励志教育,培养有为青年,像高三年级每天的跑操、班级板报评选、毕业祝福等系列活动,都是以激励为主,教育学生们学会担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近年来,新会一中依托各种特色教育活动,逐渐形成了德育教育品牌,效果显著,学校收获“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江门文明单位”“江门市德育示范校”等称号。

新闻推荐

全球千余嘉宾下周云集江门 参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盛会

羊城晚报讯记者陈卓栋,通讯员周颖森、谭耀广报道:下周,来自全球各地的1100多名嘉宾将云集江门,参加一场全球华侨华人文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