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全球智慧 中国告诉世界

广州日报 2019-10-28 04:09

谭荣辉(左)

昨日,2019年“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落下帷幕。3天时间,来自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聆听了高举全球化旗帜、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理念的“中国声音”。从《财富》全球论坛向世界展现广州的“开放与创新”,到“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广州”,广州与世界的对话,变得更加深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方晴

为什么要“读懂”中国?只有改变“误读”才能实现新的共识

当前,全球化遇到逆全球化思潮干扰,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首先需要增进中外相互了解和认知。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世界需要真正“读懂中国”。

论坛期间,英国剑桥大学政治和国际研究系高级研究员马丁·雅克讲述了一个对中国的“误读”:世界上有的人总会执念地认为,中国会被同化成像美国那样的发展模式,变成另外一个美国。不过,随着马丁·雅克对中国的了解,他认为这是一种西方对于中国缺乏了解而形成的执念。因此,“我们需要去改变这种执念”。在他看来,从中非合作到“一带一路”倡议,这些都是中国对于全球化的贡献。新加坡工程院院士李德纮则认为,这次会议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让全世界可以近距离地从不同维度,进一步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创新生态和人文环境,让人们认识到,中国不仅是一个经济强国,也是一个文化大国。

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学者和企业家的声音,让人们听见了世界对中国的期待。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杰出研究员马凯硕认为,亚洲国家从上一轮全球化中受益良多,中国的成功故事就是全球化的成就之一。在他看来:“在这样的时刻,"读懂中国"会议恰逢其时,只有我们理解自己,才可以实现新的共识。”

读懂怎样的中国?一个开放的中国正通过全球化带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通过“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读懂了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在广州留下了怎样的“全球智慧”?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以6.2%的增速继续领跑世界经济。在本届大会上,与会嘉宾热议中国发展态势,看好中国发展前景。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午餐演讲时直言,在接下来的五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将决定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将影响全球未来二三十年的走势。

“在其他它国家面对新一轮全球化纷纷犹豫的时候,中国却引领全球化发展。”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在开幕首日的主旨演讲中的一番话,道出了中国担当。数据会说话,在世界银行近日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中国从排名第46位上升到第31位,可以看到中国营商环境和营商便利度得到极大提升。中国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基于多边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也是联合国体系所奉行的原则。“中国是向他它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最多的国家,从1950年一直到2016年,中国已向国际社会提供了超过620亿美元的援助。”他认为,多个积极迹象表明,中国正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道路,通过全球化带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每一次对话,都在广州留下了“全球智慧”。从经济展望到“一带一路”,从数字经济到金融市场,从营商环境到湾区建设,从城市品质到文化创新,8个平行论坛同步展开。与会嘉宾对当下的中国充满兴趣,也对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寄予厚望。“本次会议成果丰硕,所有发言已经被翻译整理。这是各国嘉宾长期研究积累所得的经验和观点,我们一定好好利用,力求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办方之一的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李君如在闭幕式上总结道。

读懂怎样的广州?让世界看见一个充满活力的大湾区中心城市广州

3天来,在这次国际思想盛宴上,人们也将目光高度聚焦于会议的举办地广州和它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大湾区建设,正是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纲”。

“大湾区是新一轮全球化的最好抓手。”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郑永年在开幕演讲中如是说。他认为,世界呼唤新型的全球化,粤港澳大湾区就是最好的改革试验田,拥有“一国两制”优势的大湾区,通过制度创新产生化学反应,也必然能推动新一轮的全球化发展。”

作为会议的主办地,在全球经济放缓、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今年前三季度,广州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的特点。“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期间的首场发布会,介绍了广州市经济发展情况。据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69亿元,增长6.9%,比上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6.2%)、全省(6.4%),在国内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

对于这样的广州经济三季度“成绩单”,广州市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建荣坦言,在“读懂中国”会议平台发布广州经济数据,重要的是读懂数字背后“千年商都”广州向全球展示出的经济韧性和产业活力。他说,“接下来,我们将加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再出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出营商环境改革3.0版本,为企业创造出更具活力的发展空间,也让世界看见广州的发展信心。”

让世界爱上中国美食

厨神烹饪“妈妈的味道”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姝泓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韵桦

10月26日,“读懂中国”广州国际会议期间,在英国卖出800万口中式炒锅、被BBC称为“英国中餐教父”的西方中餐大师谭荣辉,烹饪节目主持人、“北美厨神”甄文达,两位世界级中餐大厨在导演陈晓卿、西班牙国家电视台资深美食节目主持人甘茶·克雷斯波等嘉宾的见证下,现场烹饪“豆豉鸡”“蒜蓉蒸大虾”和“芝士焗大虾”等菜品,上演了一场“鼎厨秀”。随后,谭荣辉自传《让世界爱上中国美食》新书首发式也在现场举行。

发布会上,谭荣辉、何越、甄文达、陈晓卿、英国国际贸易部食品与饮料行业总监邓斯图和西班牙国家电视台美食主持人克雷斯波女士共同为新书揭幕并致辞,大力推荐这本精彩且感人肺腑的传奇自传。

“"豆豉鸡"是妈妈的味道。”谭荣辉祖籍广东开平,母亲曾在广州生活。“母亲方琼英毕生将中国文化与价值观身体力行传达与我,叮嘱我此生以做中国人为荣,切勿丢中国人的脸,我一生遵循她老人家的教诲。而这,正是我在西方成功三十余年的坚实基础。”他说。

谭荣辉在书里写道:“广州是我的灵魂栖息地。西方许多国家(如美国和英国)的中国菜,大都起源于粤菜。不管是母亲的饭菜,还是小时候保罗叔叔的景华餐馆里做的,都是粤菜。不但我的胃界定了我的归属,语言也让我在广州感到舒服自在。我不需要翻译,可用粤语自由沟通。”

谭荣辉坦言自己一辈子努力向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虽然势单力薄,但他最大的优势在于从小在西方成长,懂得西方人理解中国文化时的短板。“对于"吃在广州"这一说法,西方人不容易懂。为何海鲜如此重要?为何一定要养在水族箱里,现杀现煮?这都是吃惯冷冻或腌制海产品的西方人难以理解的。在拍摄水族箱现场时,我使用了西班牙语"EIDorado"(黄金国)一词来形容广州人对海鲜的酷爱。中国人很难懂何为EIDorado,可这种别扭和西方人听到海鲜之美的困惑是异曲同工的。”

如今,有越来越多人接受中餐,享受中餐,对此他也感到很欣喜。“中餐是中国软实力的体现之一,只要你吃了中餐,就会爱上中国。”

新闻推荐

“开平媳妇”回乡捐赠珍贵文物史料 它们记录当年移民华人的生活境况

江门日报讯(记者/敖转优)10月10日,著名旅美华人专栏作家、美国华人收藏协会秘书长、“开平媳妇”招思虹及其旅美开平籍亲属...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