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青年选择返乡就业创业 为开平发展贡献年轻力量

江门日报 2019-10-23 07:13

第二届“翠山湖科技杯”开平市创业创新大赛复赛。共青团开平市委供图 梁靖祺在整理退役军人服务中心资料。受访者供图

晚上九点,下班回家的司徒家明(化名)随着人流走出地铁站。走在熟悉又陌生的广州街头,他突然抬头望了望夜空中夹在高楼间、被裁出了棱角的月亮,想起一个月前的中秋节,与家人在潭江边共赏的那一轮圆月。他想爸妈了。

开平青年司徒家明,今年7月毕业于广州某高校,毕业后选择了留在广州,进入一家广告公司担任活动策划。在广州工作了近4个月后,如不少年轻人那般,他开始渴望回到家乡工作。

近年来,随着开平在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以及民生福祉等各方面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平青年在大学毕业后选择返乡就业、创业,积极参与到开平经济、文化、公共事业等方面的建设中,尤其是在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等领域中贡献出年轻的力量,为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侨乡城市注入更多新鲜活力,使之焕发蓬勃生机,助推开平可持续性发展。

记者采访了9名来自不同行业的返乡就业、创业开平青年,聆听他们的声音,深入了解他们选择返乡就业、创业的初衷与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对于返乡发展前景的期许。

现象

返乡就业创业的青年逐渐增多

“在广州工作、生活压力太大,尤其是经济压力,每月房租已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而且现在的工作非常忙碌,使得我严重缺少私人生活时间。”谈起自己的“广漂”经历,司徒家明向记者大吐苦水。如许多“漂”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一般,在广州工作了近4个月后,他萌生了“逃离”的念头。“大城市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他感叹道。

无独有偶,周哲枫(化名)对于在大城市生活这件事有着类似的感慨:“一线城市就业难,消费高,想真正安定、扎根下来需要面对重重困境。”因对这一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大学毕业后便毅然选择回到开平发展,现就职于开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而司徒家明在认真衡量各方因素,详细了解开平在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最新情况后,也决定寻求时机返乡就业。

近年来,开平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深入实施“幸福开平、文化惠民”工程,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大力打造“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摄影之乡”,创建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之乡等。如今,开平市民在社区公园、广场转转,可以欣赏到传统曲艺乐队弹唱等表演;到社区附近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看书自习,不用紧盯手表倒数闭馆时间;到博物馆、美术馆参观,即可享受精彩的文化艺术盛宴……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丰富多样的文化服务。“社会娱乐活动也多了不少,人民公园、青少宫等地方经常举办市民活动,家人们常跟我说现在周末的去处变多了,生活变得更精彩了。”司徒家明说。

此外,“商业更加发达,新开了很多女生尤其喜爱的奶茶店、蛋糕店等。”就职于开平市中心医院的护士司徒慧妍笑着说。在她看来,现在的开平城市生活环境大大改善,市民素质也提高了许多,司机礼让行人,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减少;生活方便,出门购物基本上都可以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交通越来越便利,尤其是近年建成的开平南站使得对外联系更加紧密。

周哲枫说:“开平的生活环境较为舒适,生活节奏不快,城市配套设施齐全,经济发展也在稳步前进。总体而言,是一座宜居城市。”

同时,在家乡发展给青年所带来的归属感与身份认同感是其他一线城市无法给予的,对家乡、亲人的眷恋也成为许多开平青年选择返乡发展的重要原因。

“生于斯,长于斯,对家乡有情怀,是我毅然选择返乡创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平市喜一堂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嘉伟告诉记者。正在香港教育大学读研究生的吴佳宜(化名)同样决定毕业后回家乡发展。她认为,相比于留在陌生的大城市,回家乡生活、工作会让自己更有归属感。

助力

多维度为返乡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支持

开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开平市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第三季度的求职人员中,以应届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新成长劳动力求职人数共436人,占比17.23%。报告预测,进入第四季度,求职人员中,以应届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新成长劳动力求职人数将继续增加。可见,应届高校毕业生渐渐成为开平人力资源市场中一股逐渐强大起来的力量。

今年大学毕业的邝晓雯于近日通过开平市公开选聘村(社区)聘用干部考察,即将成为一名村干部,任期两年。据悉,本次开平市公开选聘村(社区)聘用干部是为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推动能人回乡参与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工作。“毕业后迟迟未找到合适的工作,一度令我感到焦虑,后来在网上看到这次选聘时,我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我不能错过。”邝晓雯说。

据开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开平市积极优化就业、创业环境,陆续出台一系列高校生、职校生、技校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根据不同就业、创业方式可分为自主创业类补贴、中小微企业或基层就业类补贴、参加见习活动类补贴、实现灵活就业类补贴四类。其中,在中小微企业或基层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申请社保个人缴费补贴、基层就业岗位补贴、一次性就业补贴等;符合相关条件的创业者可享有创业资助、租金补贴,创业后如有招用人员也可享有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吸纳高校生社保补贴、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补贴及岗位补贴,如有申请创业贷款还可享受贷款贴息政策;另外,小微企业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也可享有社保补贴。

吴嘉伟告诉记者,其公司便享受了不少创业优惠政策,“例如,我们公司有4个员工买社保时,参保满3个月以上可享受9000元的创业带动就业补贴”。

除了出台相关政策,开平市还开展了许多活动、赛事,多维度促进青年返乡就业、创业。如举办“情系家乡,追梦开平”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行动,对开平市在校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政策宣讲并举行返乡大学生座谈会,积极推动大学生回流;又如去年以来,连续两届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通过集中展示、项目PK、择优选拔的方式,发现优秀创业项目,给予扶持、支持。此外,开平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如翠山湖金山创客空间、塘口青创基地,为孵化、扶持初创企业、团队提供支持。

现正处于创业筹备阶段的梁雅倩在对开平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措施有了相对全面的了解后,感到很是惊喜,她说:“开平市对青年创业扶持力度之大远远超出我的预期。”在吴佳宜看来,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出,除了可以让返乡就业、创业的年轻人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支持外,也让一些仍处于观望状态的开平青年感受到开平政府对青年就业、创业的重视,从而增添了他们对返乡发展前景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开平市今年还启动了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定向免费培养开平市户籍、志愿在开平市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符合国家高考政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开平市将为“订单医生”在校学习期间提供每人每年2万元的资助费用。开平市也成为了广东省首个自主组织实施本地医学生定向培养的县级市。

期许

紧抓湾区发展机遇

与家乡共成长

开平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梁靖祺很早开始思考自己以后要在哪个城市发展,也曾考虑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但最终选择回到家乡开平,因为她相信,“开平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带动下,未来会有很多发展机遇。”司徒家明同样看好开平的发展前景。“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开平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时期,亟需大量人才力量参与到城市发展中,我们年轻人应该抓住这个机遇。”他说。

而事实上,拥有70万人口的开平市,在江门市“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潮中,正以其鲜明的特色有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基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大平台,不遗余力地把自身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竞争力城市。一个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湾区城市、魅力侨乡”正冉冉升起、扬帆起航,未来可期。

在与受访者的交谈过程中,记者发现,他们在就业方面最希望得到的支持、帮助,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项:住房补贴、政策宣讲、就业座谈会、就业指导、就业培训、招聘会;在创业方面则希望能在创业补贴、创业指导、场地租赁补贴或场地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上得到一定的扶持。也有青年创业者指出,目前开平市的相关扶持政策未完善,部分就业、创业条件和环境有待提高。

周哲枫认为,目前,开平仍存在留不住人才的现象。本科主修人力资源管理的吴佳宜对此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在她看来,收入水平相对不高是人才流失的一大原因,所以,政府应引导企业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让人才的价值得以体现和满足很重要;同时,清晰明确的晋升机制能让人才更好地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另外,对高质量人才还可针对其连续工作年限设定相关奖励政策等。

9位开平青年皆表示,愿在这片热土上挥洒青春的汗水、投入最大的热情,与家乡共同成长。

文/江门日报见习记者/周佩琳

新闻推荐

这里既是一个旅游的热门景点 更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开平南楼,红色旅游“打卡”点

七烈士雕像。站在南楼楼顶,可欣赏到谭江风光。在开平南楼村委会对面,一座宏伟壮观的碉楼屹立潭江边,它就是70多年前南楼七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