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面貌 焕然一新

江门日报 2019-09-30 07:31

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新区(江海区)高楼林立。江门日报特约摄影师 陈立武摄 江门长堤新貌。周华东摄 2017年7月,台山市通济河两岸景色秀丽。陈立武摄 上世纪80年代初新会区会城河两岸民居。新会区档案馆供图 1949年的江门长堤。来源:《江门市志》 开平潭江两岸。黄锡球摄 万达广场于2014年11月28日建成开业并逐步发展成为江门的CBD。江门日报特约摄影师 陈立武摄 鹤山沙坪城区东部新城。欧蕊荣摄 2017年7月17日,恩平锦江两岸尽朝晖。何思洪摄 2018年9月17日,新会区的夜色流光溢彩。 莫振光摄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港口路、建设路、迎宾路、西区大道等几条主要道路的建设,逐步拉开城市骨架;沿着这些城市主干道逐步开发建设了一批成规模的居住小区,如西园里、良化新村、北郊新城等,并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如五邑大学、文化城等,随着这些区域人口增多,商业中心逐步从老城区转移,如港口路商业圈。当时,江门的发展脉络从东西向沿江门河发展转向南北沿建设路(江沙公路)展开,城市格局基本成型。

1998年到2008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进一步加快江门市区中心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战略决策,先后投入逾50亿元,完成了超过200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这一时期是城市建设质量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提高的时期。这段时间里,市区路网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北新区23平方公里范围内,新建成了丰乐路、港口路、白石大道、发展大道、篁庄大道等道路,改造完善了江沙路、迎宾路。在老城区,重点完成了10多条主要干道的改造,即胜利路、东华路、西区大道、江会路等,全部铺上优质沥青路面,并配套完成路灯、下水道、人行道等设施。

通过高强度的建设,目前江门市城市主干道等与高速公路、快速道连接成网,不仅拉开了城市建设发展框架,为加快建设北新区、南新区、滨江新区打下了基础,还使江门市一跃成为珠三角西部的交通枢纽,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畅通“生命线”。

回到今日,江门市正大力实施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在新区建设、城市更新、交通水平、市政基础设施、民生设施、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等八个方面开展行动,总投资约1330亿元,力争用3年至5年时间,使城市面貌、城市品质再迈上新台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品质之城。(胡涛)

新闻推荐

未来一周晴朗干燥 注意防火

江门日报讯(记者/任龙通讯员/崔凤梅)近期,鹤山天气持续晴好,高温缓解,体感比较舒适,适宜出游。据鹤山市气象台预计,未来一周鹤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