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合镇加快推动茶产业转型发展 振兴茶产业 追梦大湾区
提起双合镇,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双合红茶。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鹤山红茶”的主产区之一,双合茶历史悠久,其茶叶外形条索紧结、汤色红亮、香气浓醇,是上世纪80年代广东省出口红碎茶的主要产区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双合茶业发展也曾进入低谷,直到近几年,才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
近年来,双合镇搭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加快推动茶产业转型发展,成功吸引一批优质项目落户,为茶产业振兴注入新动能,也激活了该镇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
A党建引领
摸清制约茶产业发展难题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茶园经营分散,茶园生产管理粗放,受茶叶市场销售渠道范围窄、价格低等因素影响,严重制约双合镇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茶产业的没落,让一大批茶农的日子越发艰难,尤其对广大侨民影响至深,久而久之,不少侨点村的发展成为困扰双合镇的一个难题。一方面,侨民的生产经营模式单一,发展滞后;另一方面,受限于原国营华侨农场体制,茶园缺乏政府主导的科学管理及营销渠道,制约了茶产的发展,乡村振兴政策难以落地。
去年,双合镇党委转变思路,开始对侨点村开展专项工作。该镇提出并部署开展“党侨同心”主题党建工程,组建党员工作团队,经过连续“5+2”“白加黑”深入侨点村,来到侨民家中、茶园,听取侨民的心声和期待,了解侨民最迫切的发展需求,逐步摸清阻碍侨点村发展的问题。
“侨点村落后、侨民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侨民占有优质的茶地和茶树资源,但由于原有华侨农场时代侨民家庭承包、茶地分散经营机制和旧有的计划经济思维不适应新形势发展,加上经营规模较小、茶青价格偏低等原因制约,阻碍了茶叶品质和生产力的提高。”双合镇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另外,许多茶农在茶地上间种桉树,进一步加剧茶叶质低价差的恶性循环。
“不能让侨民和茶农们守着茶山受穷。”为此,双合镇党委政府组织5名党员干部成立了调研组,走进茶园,和茶农一起采茶,并与茶农拉家常,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并通过实地走访侨村干部、侨民代表(人大代表)、侨民(茶农)、茶叶加工厂,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向侨民(茶农)、茶叶加工厂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调研,逐步摸清全镇茶产业发展情况。
B改革破题
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推进“清桉还茶”建设现代化优质茶园
近年来,为建设优质茶园,双合采取多项措施,重点推进“清桉还茶”,以侨光村为试点,清理茶园桉树,建设优质茶园,进行集约化经营。
去年,恰逢华侨农场第二轮茶地承包期满,双合镇党委适时把握这一有利时机,选准侨光村为试点,通过强势推出“清桉还茶”等行政措施,在保持侨民茶地经营权稳定的基础上开展经营权流转改革,优化茶地经营机制。
去年底以来,双合镇结合侨茶区的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把握好侨民申请采伐桉树及茶地承包期满的有利时机,在保障鼓励茶树种植和避免出现丢荒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侨民劳动力、承包意愿、种植作物的经济效益等因素,提出了现有茶地桉树清理和后续茶地盘活的一整套方案,逐一解决了桉树退种、多占茶地、拖欠租金、权属不清、政策模糊等一系列问题。
为解决茶厂建设、用地等问题,双合镇先后研究制定了《茶地种植桉树采伐审批及后续发包办法》《双合镇镇属资产租赁管理规定》《茶地租赁/承包合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文件,加强与鹤山市财政局、资产办的沟通协作,先后攻克了茶地经营权流转、镇属资产租赁等难点问题,确保首次茶地、首次物业公开竞投工作顺利完成,为工作全面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除推进“清桉还茶”,双合镇还积极推进茶叶生产示范园建设,推广科学种茶,提高品质和产量。改革茶园经营机制,引导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持续发展茶产业体系,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
追梦大湾区引进“龙头项目”带旺茶产业
筑好安商巢,引来金凤凰。今年,在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双合镇成功引进澳门好彩茶业公司,这也是双合茶产业振兴的“龙头项目”。
澳门好彩茶业公司以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管理、成熟的运营、广阔的市场为杠杆,撬动质量优越但效益低下的茶地资源,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茶农(侨民)”模式,形成连片化种植、精细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的产业经营格局,并以此为基础衍生发展主题旅游项目,打造支柱产业。
目前,澳门好彩茶业公司已集约茶地开展了生态茶园基地建设,初期投资2000万元建设现代化茶厂,4月底第一条生产线投产。侨光村25户侨民与该公司签订了土地流转和用工合同,他们实现了由农民到产业工人身份转变的同时,家庭收入明显增长。
除了澳门好彩茶业公司外,双合镇另外14家茶企发展同样令人振奋。近年来,为推动茶企加快发展,双合镇积极采取措施引导企业发展,如奖励企业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其中侨益康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努力通过了SC认证,还被评为鹤山市农业龙头企业。同时,大力支持茶企茶农对制茶工艺不断改进,在茶种上下功夫,持续擦亮双合红茶品牌。
双合镇还将茶产业转型发展的经验运用到其他项目中。利用优质耕地资源,扎实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引进一批优质农业项目,把生态农场和观光旅游结合起来,经引进5家大型生态农场,总面积超过1000亩,通过“党支部+公司+农户”的方式,利用当地良好的气候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广泛种植茶叶、辣椒、玉米、青瓜、青菜等农作物,提供的就业岗位超过400个。
深化“茶旅融合”擦亮双合乡村游品牌
近年来,双合镇独辟蹊径,打造十里茶乡,大力发展茶园观光、茶叶采摘、炒茶、品茶等乡村游活动,成功吸引珠三角不少游客来到双合十里茶乡,观光、采摘、炒茶、品茶,深入体验茶文化,打响了双合红茶知名度的同时,进一步拓宽了茶农的致富路。据统计,今年以来,双合镇已接待游客33万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00多万元。
“今年我镇加强研学游工作开展,吸引了佛山、江门众多学校前来进行农耕研学,数以千计的学生到双合“上山下乡”采茶、炒茶、了解茶文化,到田地里插秧、种菜等,深入体验传统农耕文化。十里茶乡公园创单批次接待游客1700人的最高纪录。”双合镇旅游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5月,江门市老干部大学在十里茶乡公园举行“茶文化研学基地”挂牌仪式。这是江门地区首个为游客提供集观光、采茶、炒茶、品茶等茶文化体验的“茶文化研学基地”。
未来,双合镇将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旅游开发机制,走市场化运营之路,以龙头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生态旅游提质升档。
文/图任龙吴进宝董玉波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见习记者/杨嘉蔚)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发扬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精神,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