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创新设立“华侨河长”,探索治水新模式新思路 让河湖变回“记忆中的模样”
作为全国著名侨乡,台山的华侨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中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之美誉。家乡的一草一木对于华侨来说,寄托着一份浓浓的乡愁。
实施河长制以来,台山市积极探索治水新模式和新思路,将侨乡文化与全民治水理念相结合,创新设立“华侨河长”,通过凝侨心、聚侨力、引侨智,构建起政府“治”+民间“理”的河长制湖长制侨乡模式。
凝侨心
搭建“华侨河长”履职平台
“我们虽然身居海外,但时刻关心着家乡的发展变化。”这是众多华侨同胞的心声,他们对祖国、家乡的山山水水怀有深厚的感情,对河湖面貌变回“记忆中的模样”拥有强烈的愿望。
为更广泛地团结海外侨胞,充分发挥华侨资源优势,台山市为华侨参与治水搭建平台,聘任5位归国华侨作为“华侨河长”,推动单打独斗的“政府治水”向万众一心“全民治水”转变,将河长制的触角进一步延伸。同时,建立“在线治水”模式,构建河长制综合管理平台,通过QQ、微信、电话、邮件等形式,让“华侨河长”实时监控治水进展情况,进一步落实河长职责。
为借鉴国外先进的环保理念和经验,台山市还定期组织“华侨河长”与侨界政协委员,就国外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和河道清洁等方面进行交流,为推进河长制、力促河长治献计出力。
聚侨力
引入侨资补短板促提升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协调,源头及末端治理并重。它的资金投入巨大,项目持续时间较长,仅仅依靠政府力量是不够的,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成为必然,引入侨资是关键。
雷礼权是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的行政总裁,作为企业主要负责人,他积极推动落实企业排污主体责任,大力促进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达标排放等工作,充分强化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企业在控污减排中突显排头兵作用。同时,雷礼权每年捐款10多万元支持大江镇基础设施改造,为家乡环保事业尽力。
白永宏是一名房地产企业老板,他身体力行,投入资金支持斗山镇斗山圩居委会排水渠改造工程。同时,他出资150多万元新建斗山镇福场村委会白云洲电排站工程,消除当地积涝灾害,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增产丰收。
引侨智
开创“引侨治水”新模式
“华侨河长”对国外特色、先进的治水思想与护河理念有一定了解,综合他们的意见建议,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鱼塘种植睡莲等治水经验在台山市得到大力推广。同时,借助华侨身份,“华侨河长”在当地拥有民望基础,他们成为台山市“五清”及“清四乱”专项行动中群众工作的纽带。
雷景羡移民前曾在四九镇水利会工作,移民后,他以顾问身份参与四九镇水利工程建设维护、四九河常态监督等工作。作为老一辈的水利工作者,他坚持发挥余热,用自己的经验和热情继续为家乡的水利建设作出贡献。
蔡秋牛是一名施工企业负责人,曾在大江镇承担过不少水利工程项目,自2018年“五清”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他主动投入到公益水清淤、清障工作。同时,在当地有较高民望的他,协助镇村工作人员成功拆除沿河禁养区生猪养殖场10家、家禽养殖场7家。
黄国康是一名家电销售公司老板,他参与斗山镇的清漂专项行动,组织船民打捞水浮莲,并自费将水面垃圾运离河道。同时,他多次开展日常巡河,将发现的涉河问题及时反映到该镇河长办,大力支持水环境治理工作。
据了解,台山市河长制管理覆盖全市72条河流、200座水库及139个山塘,对应确定河长491名(市级16名、镇级198名、村居277名),并落实省的要求,设置了4504名自然村河长,将河长制工作触角进一步延伸到沟、渠、溪、塘等小微水体。对应“官方河长”,台山市还设立“华侨河长”等“民间河长”及专职巡河保洁员460人。下一步,台山市将健全“民间河长”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华侨优势,提高“华侨河长”参与家乡水环境治理的积极性,走出一条有侨乡特色的“华侨河长”治水特色新道路。
江门日报记者陈方欢
新闻推荐
养殖达人:胡辉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养殖区域:广东江门台山养殖特色:选高抗苗+投足料+围网标粗,虾苗成活率高,连续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