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用高污染燃料,或改燃清洁能源 主城区燃煤锅炉告别历史

江门日报 2019-08-06 08:40

改造一新的燃气锅炉。 曾经堆放在工厂一角的燃煤和设备。

昨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随着江门市全力推进禁燃区建设,目前主城区燃煤设施淘汰工作全面完成,有力地促进了江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高污染燃料不再使用

“7月31日我们停用最后一台燃煤锅炉。”北街(联营)发电厂副厂长李和逸告诉记者,他们企业创办于上世纪80年代,共有3台燃煤锅炉,经过置换,目前企业已经全部改用天然气。

随着新会粤新热电联供有限公司、北街(联营)发电厂燃煤锅炉的关停并改燃清洁能源,标志着江门市主城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燃煤设施已全部停止使用高污染燃料,或改燃清洁能源,彻底告别了燃煤锅炉时代。

“加强禁燃区建设、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铁腕推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和企业淘汰,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改善江门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城市形象的客观需要。”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2013年,市政府就首次发布禁燃区通告,划定禁燃区范围约128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蓬江区的白沙、环市街道,江海区的江南、外海街道以及高新区金瓯路以北区域,新会区会城街道大部分区域等。2017年底,市政府发布《江门市人民政府关于扩大江门市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告》,在2013年划定的禁燃区范围的基础上,将禁燃区扩大调整为整个市区主城区,总面积约566平方公里,比2013年增大了438平方公里。随着禁燃区的扩大,2018年市区主城区27台燃用高污染燃料锅(窑)炉停止使用高污染燃料,或改燃清洁能源。

“目前我们在主城区已实现多气源保障、环状主干管网全覆盖的安全供气格局。”江门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积极响应市政府的号召,配合做好市区禁燃区建设工作,他们对市政燃气管网敷设计划进行了优化调整,全力保障禁燃区内高污染企业进行天然气升级改造。截至今年7月底,该公司已累计敷设市政管网约500公里,工商业用户逾900户。其中,今年上半年签约了逾20家煤改气户,全部改造完成通气的话,一天可减少900吨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1.98吨硫化物排放,减少3.374吨氮氧化物排放。

蓝天保卫战见成效

现在的江门,蓝天白云下碧波荡漾,很多市民和游客在西江边、城央绿道里散步、骑行或小憩,欢快的笑声回荡在侨乡。“这几天天气特别好,在东湖公园里走三四圈都没问题,心情特别舒畅。”市民杨伯说。

“好天气”是江门市全力开展蓝天保卫战所取得的成果。大气污染物的降低,都是全市上下一微克一微克抠出来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江门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9.4个百分点,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4.1%,PM10、PM2.5、臭氧、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同比分别改善17.3%、19.4%、22.6%、33.3%,空气质量跃升全国前列,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位居第14名,改善幅度位列第6位,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明显增强。

“除了落实主城区燃煤设施淘汰外,今年上半年,江门市蓝天保卫战各项年度重点任务也取得各节点的胜利,使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有力地促进江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截至6月底,主城区内146家化工、玻璃、制革、造纸、陶瓷生产企业完成关停搬迁,全市776台生物质燃料锅炉整治任务全面完成,3793家“散乱污”企业整治任务完成率已超八成,91条建筑陶瓷生产线煤改气工作稳步推进,城市扬尘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公交电动化率已达64.15%,公务船靠泊岸电使用率已达到100%。

“工作一项接一项落实,污染一个接一个治理,日积月累,久久为功。希望通过一点一滴的努力,让侨乡天更蓝,水更清。”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说。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林立竣实习生/胡靖桦通讯员/江晓峰

新闻推荐

雷雨增多 注意防御

江门日报讯(记者/张奕维)近日新会区天气以晴间多云为主,紫外线强烈,天气炎热。预计今起天气渐趋不稳定,雷雨天气增多,部分时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