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图书馆成为文化振兴阵地

南方农村报 2019-08-05 12:23

1958年夏天,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霞村退伍青年高永兆回到家乡,把自己的房子改成了图书室,创办了一个只有4个书架,100多本书的图书馆,务农的同时兼职当起了图书管理员,把村民聚集到图书馆里读书。61年过去,这个小小的图书馆历经许多波折,先后挪了6次地方,但仍坚持免费开放。(7月2日《南方日报》)

跟城市相比,农村的群众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尤其是在人口流动频繁的当下,年轻人纷纷进城,大量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居住在乡下,导致农村文化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尽管国家大力支持农家书屋工程,但其利用率和运营情况却令人担忧。比如,有记者和大学生志愿者到山西襄垣县走访时就发现,农村的图书馆并没有出现农民旺盛的文化需求,其中3个村未建立农家书屋,其余11个村的农家书屋不是大门紧闭,就是无人问津。

作为“文化下乡”的一大窗口,肩负着解决农民读书难使命的“农家书屋”为何利用率普遍不高?的确值得深思。在一些地方,有的农家书屋所配书籍适用性差,可读性不强,不适合一般农民群众的“胃口”。如果书屋里的图书不能经常更新,甚至版本陈旧,自然会出现利用率不高、看书农民不多甚至无人关顾等现象。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难以再吸引群众目光,甚至可能会使书屋形同虚设。

其实,许多农家图书馆在成立时都面临“上热下冷”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上面为了应付检查,匆忙建立书屋,并往里面摆放一堆图书。这就决定了,图书跟农民的阅读需求适配性差。反观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霞村这座乡村图书馆,之所以能坚持61年持续不断地开放,首先是因为有一个61年如一日为乡村文化无私奉献的管理人——高永兆。而许多靠上面拨款养活的农家书屋,单用人成本就挤占不少资金,影响了图书馆硬件的提升。

该图书馆成功的秘诀,还在于它一开始就发自民间,因此更懂农民,自然能受到欢迎。在图书馆运营过程中,基层组织的重视、村民的响应、侨胞的大力支持同样重要。并且,在老馆长因年老退职之后,不仅选好继任者,还与时俱进地不断强化乡村文化建设,投入了资金、人力等对包括霞村图书馆在内的基层文化场馆进行升级改造。当然,当地政府也有一定支持,但这种支持是辅助性的,并没有出现大包大揽的情况。

农村图书馆应该成为新时代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阵地。而要想解决农村图书馆“有书没人”的窘境,必须增加“农味”和“人情味”。充分考虑当地农民文化水平和生产生活需要,加强管理服务,多购置一些浅显易懂、服务性和实用性强的书,让广大农民朋友在阅读中学习各种实用技术。移动互联网时代,农村图书馆也应该与时俱进、改变陈旧的借阅模式。基层政府甚至可以考虑安排一些相关专业人士到村里指导,让农民朋友真正对这些书有兴趣、愿意读、读得懂。通过这些努力,让农民多多读书成为有文化的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

(赵家明,媒体人)

新闻推荐

区领导走访慰问驻军部队官兵 畅叙鱼水深情 共谋军地发展

江门日报讯(记者/胡晴晴)在“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昨日上午,蓬江区委书记、滨江新区党工委书记伍培进带队走访慰问了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