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设计作业的思考
只要我们能坚持分层设计数学作业,肯付出辛勤汗水,教学质量就一定能提高!——新会区会城都会小学莫玉英
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中考改革、高考改革……目的就是向素质教育迈进,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而身为启蒙教育的小学老师,也应与时俱进,跟上改革的步伐。
根据我多年积累的经验,觉得分层设计数学作业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记得我初登讲台时,设计的作业都围绕新学的知识点,全班同学做的作业是一样的,结果优秀学生很快就能完成,而待进生不会做就不做,经常缺交作业,数学成绩怎么也提不上去。那段时间我也很懊恼,就想出分层设计作业的方法。实施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方法能分别满足优秀学生和待进生的需求,他们的数学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下面谈谈我对分层设计数学作业的一些思考。
“分层设计作业”实施之起因
同一个班的学生肯定会存在学习上的差异,因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接受能力等,都存在差异。不同学生对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也会不同。如果教师设计的作业一样,就会出现有些学生“吃不饱”,有些学生“吃不了”的情形,因此,分层设计作业很有必要。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用乘除法知识解决问题”时,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我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
优秀学生的作业题是:A型套餐8元,B型套餐6元,妈妈带的钱正好买3盒A型套餐。如果用这些钱去买B型套餐,能买几盒?这道题的关键是先用乘法算出妈妈有多少钱,再用求出来的数除以6,就能得到正确答案。优秀学生经过努力把问题解决后,非常高兴,对解决数学难题的兴趣更浓。
待进生的作业题是:一辆小汽车有4个轮子,36个轮子可以装几辆小汽车?小汽车是学生经常见到的,对于待进生,这样的题目他们熟悉,解决起来就轻松。
我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分层设计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更浓了。
“分层设计作业”
有利于兼顾学生的能力差异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我们老师要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实践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让学生把亲身经历的实践上升为数学,并进行运用,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除了书面的作业外,也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兴趣的、实践性较强的动手操作作业,让他们能学以致用,最大限度地拓展他们的学习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不过,布置这类作业时也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对称图形”之后,设计一道“我来当回设计师”的实践题时,我要求学生回家剪出不同的对称图形。对优秀学生,我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剪出比较复杂的对称图形;对于待进生,我要求他们只需剪出简单的对称图形就可以了。全体学生通过动手剪,对对称轴等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我设计这样的分层作业,既激发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分层设计作业”
可采用多种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味性作业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业的设计可以是多种形式的,除了书面作业外,也可以是完成一项调查活动、了解一些课外的知识等,这样可以更好地对教材的知识进行延伸、补充。设计这类作业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这样才会使不同的学生思维都处于积极状态,如学习“千克和克”后,我布置学生上网收集有关重量的单位,进一步感受除了国际通用的重量单位之外,还有其他生活中习惯的重量单位,如斤、两、磅、钱等。称不同材质的物体还要用不同的称,使用不同的重量单位。这项作业,我要求兴趣浓的学生弄懂千克、克、斤、两、磅、钱等这些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进率、使用情况等比较难的知识;对缺乏学习这类知识兴趣的学生,我只要求他们弄懂最简单的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使用千克和克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就行。
以上是我对分层设计数学作业的一些思考。虽然这样分层设计数学作业会大大增加老师的工作量,但我深信:只要我们能坚持分层设计数学作业,肯付出辛勤汗水,教学质量就一定能高!
新闻推荐
大力开展科研教学,创新课堂教学,还学生一片乐土。——双水镇富美学校苏国添在为期一周的“新会区蒋惠欢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