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校园贷”陷阱?
校园贷是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随着暑假临近,一些在校大学生计划着旅游度假、尝试创业等,如果资金不足,正好有人向你推介“校园贷”,千万要小心“校园贷”陷阱。
近年来,“校园贷”导致的校园惨案时有发生,个别头脑发热的大学生掉进这个黑暗陷阱,一步步走向深渊,让人痛心。为此,国家相关监管部门通力合作,严打不法机构的非法企图,共同维护大学生利益,杜绝“校园贷”乱象危害在校大学生。而对大学生来说,了解一些金融知识,提高自身安全意识,也是很有必要的。广东真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声弘说,作为还未完全进入社会但已经成年的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要盲目攀比,过度消费;要有比较强的合同风险意识,签署合同前一定要与家长和老师进行必要的沟通;不要被点滴小利和虚假承诺诱惑;要珍惜自己的个人信用,对需要提供身份证件和签署协议的产品和服务要仔细辨别,谨防落入“校园贷”陷阱。
文/江门日报记者吕胜根
认识“校园贷”的真面目
“校园贷”的面目五花八门,如回租贷、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等。
2019年5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以诈骗罪对被告人张某等8人提起公诉,以诈骗罪、寻衅滋事罪对被告人彭某佳、杨某鑫等3人提起公诉。被告人张某、彭某佳曾经分别是“分期乐”和“永旺分期”借贷平台的高校业务员,他们在开展业务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有借款需求的在校大学生,通过审查个人资料、家庭信息等,掌握了一批以深圳户口、家庭条件优越、有超前消费习惯、自控能力差等为特点的在校大学生资源。
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张某纠集董某铭等人合作开展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无抵押高息短期借款业务,由董某铭等人负责出资,张某负责物色客户(借款人)、出面签订合同和债务催收,所得的利润六四分成,风险共担。他们运营的借款模式以1周或2周为借款周期,每日逾期费为借款金额的5%到10%不等。彭某佳则联合杨某鑫等人合作开展“校园贷”业务,借款模式以1周或5日为借款周期,逾期费每日收取500元到1000元不等。
近年来,从事“校园贷”的有电商平台、消费金融公司、网络贷款平台、线下私贷等,其中不乏非法手段催款,程序包括发逾期短信、单独发短信、单独打电话、联系贷款者室友、联系父母、再次警告本人、发送律师函、张贴大字报、群发短信等。更有甚者,在运作过程中套路满满,分工明确,层层设套,团伙成员之间采取互相介绍“客户”收取介绍费、平分利息、合力借贷、勾结催收的运作模式。
消费要自律,投资需谨慎
“校园贷”产生的原因,从一些受害大学生的情况来看,多是因为攀比心理,购买高价物品及生活开支没有节制、娱乐消费过多、消费透支等原因造成的。
手续简单、便于应急是“校园贷”的最大特点,也是其对大学生的最大吸引力。大学生并不具备完全独立的经济来源,面对一些物质诱惑和需求,在相对封闭且简单的校园生活中,因“校园贷”无需任何担保、资质,只需动动手指,填填表格,就能贷款几千甚至几万元,让大学生感觉到钱财如此易于获得,从而很容易陷入这种“滚雪球”般的陷阱之中。
针对“校园贷”,国家相关部门不断出台规范整顿。2018年2月28日,广东金融办发布《关于贯彻落实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自2018年3月26日起实施,有效期3年。根据通知要求,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学生网贷业务,逐步消化存量业务;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发现网贷机构主要办事机构与营业执照所登记的住所不一致的,应通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接到通报后应依法进行处置。
一些平台为了扩大市场,经常会降低标准吸引大学生贷款,而同时这些平台又设置了高额的利率和罚息,套路极深,最终可能致使大学生背负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张声弘说,大学生要防范“校园贷”陷阱,首先要从自身去解决问题,找到造成自己生活资金紧缺的原因是什么,要给自己一个合理的社会定位。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切勿盲目攀比,购买不必要的东西,在消费上一定要自律。此外,投资需谨慎,在校大学生是进入社会的一个缓冲期,个别在校学生会自己尝试做生意或投资等,此时一定要考虑到自己能够承担的最大风险是多少。
一旦掉入“校园贷”的陷阱,该怎么办呢?张声弘说,对于暴力催收等问题,大学生可以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此外,一定要根据合同规范签订贷款合同,注意留存借贷双方信息、转账记录、电话催收记录等证据,出现诉讼案件要积极应诉,提供证据证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区景常通讯员/刘晓菲)6月26日,西门派出所抓获一名非法捕鸟人员,收缴粘鸟棒、诱鸟器一批,麻雀等鸟类共74只,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