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迹自述】新会区 杨太后陵 崖山历史的重要佐证
【史迹自述】
我是杨太后陵,葬于宋末,如今位于新会区古井镇官冲村永安里。1979年,我被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入选第一批江门市海上丝绸之路史迹保护名录。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黎禹君
国母诞被誉为“五邑第一诞”,受万民敬仰的“国母”就是南宋最后一位皇太后杨淑妃。
南宋末年,宋皇室南逃至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拥帝昺驻跸新会南部的崖山,建行宫30间,正殿名“慈元”,杨太后与帝昺临朝议政之地。外围有军屋3000多间,有军民约20万人。次年,元军分水陆两路进攻崖山,最终宋军战败,帝昺及杨太后投海殉国,南宋遂亡。杨太后表现出的忠贞节烈被世代传颂。
离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景区不远的新会古井官冲村,就是杨太后陵所在地。这座用蚝壳砌成的没有碑文的坟墓,看上去稍显简陋。崖门海战,杨太后闻帝昺死耗,悲痛万分,赴海而死。据记载,一种说法是当地好心人偷偷地将其礼葬于崖山,另一说法则是宋将张世杰将她葬在这里。当时已经改朝换代,百姓不敢为她立碑。
新会区博物馆副馆长林文斌表示:“因为当时环境很特殊,所以安葬得很仓促、很简陋,与一般的墓差不多,并非帝王级别的高规格陵墓。1979年,杨太后陵就被列为县级文保单位,只是多年来都没有进行过系统性的修复工程,加上地处偏僻,渐渐淡出世人视线。”
近日,记者来到藏身于村道旁的杨太后陵,发现周围没有明显的标示,如果没有人带路,确实难以发现。杨太后陵占地不大,约74平方米,由垄环、享堂、山手、月池组成,角形石质坟头,二级拜台,直角踢靴,护墙和山手皆以蚝壳砌筑。上前仔细查看,可以发现,杨太后陵墓身已风化破损,局部地面甚至开裂。再看看周边环境,杨太后陵的进入通道比较狭窄,而且周围都是杂草,附近被村居围绕。
“杨太后深受民众爱戴。每年清明节以及国母诞期间,附近村民、杨氏后人、各地赵氏宗亲、忠臣义士后人都会自发组织前来祭拜,怀念这位坚贞不屈的太后。”新会区崖山历史文化研究会永远会长赵汝益告诉记者。
杨太后陵可谓“忠、义、慈”国母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就是崖山历史的重要佐证,意义非凡。2017年,新会区举办第十一届南宋“国母诞”文化旅游节。开幕当日,杨太后陵维修工程被多次提及,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实际上,第十届南宋“国母诞”祭拜仪式上就已提出修葺杨太后陵,并公布修葺初步方案,赵氏宗长还号召各地宗亲踊跃捐款。
“我们发动全国的赵氏宗亲和忠臣义士后代,积极捐款。大家对此都很踊跃,而且还得到不少社会热心人士的鼎力支持。”赵汝益告诉记者,“目前杨太后陵维修工程仍在推进中,期间我们也遇到过一些困难,因此希望得到有关单位和部门,以及附近村民的支持。”
新闻推荐
新会区总工会举办劳动争议(义务)调解员培训班。江门日报讯(文/图记者/林润开通讯员/邹景云)6月18日下午,新会区总工会举办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