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郦波来江门畅谈家训文化 教育不是告知,是引导
江门日报讯(记者/郭永乐)2019“少年中国说”粤港澳台暨海外华裔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7月1日拉开大幕。作为活动的前站,6月30日上午,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著名学者郦波老师作客江门购书中心,举行“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精华新书品读暨读者见面会”。郦波与读者们分享了曾国藩家训的意义,还讲述了他与江门、与梁启超家族的渊源,分享如何心怀诗意、如何教育孩子等。
接受记者采访时郦波表示,自己来江门很多次了,之前也曾多次去新会的梁启超故居参观。郦波上电视讲了《曾国藩家训》后,有个心愿是接着讲《梁启超家训》,因为这两者有非常鲜明的传承关系。1872年,曾国藩去世,第二年,梁启超出生。梁启超也说过,他的家训里很多借鉴了曾国藩的家训内容,他在教育子女上也以曾国藩做榜样。对现代人来讲,《梁启超家训》可以借鉴的东西更多。讲《梁启超家训》这个项目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如愿,我希望将来有机会实现。
“我们为什么能见到甲骨文?是因为有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永先生,梁思永对殷墟的发掘,成功地构筑了中国古文明发展史的基本框架,使中国考古学与古史研究有了划时代的飞跃。”郦波表示,“我们继续追问一下,梁思永为什么会把考古作为发展的方向呢?这就得益于父亲梁启超的建议,梁启超在家书中帮他还有梁思成规划好了发展方向,梁思永听从了父亲的建议,填补了考古学空白,这才有了我们这一代学者研究的巨大的便利。我就是从这些东西找到与梁启超家族的联系,所以我才会对梁启超家训这么重视。”
对于教育,郦波表示:“我经常讲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人问米开朗基罗,"你为什么能把大卫雕塑得如此完美?"米开朗基罗回答,"那块石头里面本来就有一个大卫,我只是把他释放出来。"每一个幼小的身体里,都藏着一个伟大的自我,教育的本质就是把一个有价值的灵魂释放出来。教育不是告知,是引导。因此我认为家长追求的不应该是孩子能背多少诗词,拿多少证书,而是对孩子精神世界和心灵的拓展,是对健全人格的培养,是要影响、塑造一颗伟大的灵魂。”
新闻推荐
江门大道江门站隧道试通车 从蓬江前往新会三江、双水无需再绕行启超大道
江门日报讯(记者/胡涛)昨日,江门大道江门站隧道试通车,市民借道江门大道从蓬江前往新会三江、双水时不再需要绕行启超大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