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开办1日办结、“微信+智能化审批”、电子证照系统、“交地即动工”…… 江门市深化“数字政府”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

江门日报 2019-06-28 08:19

“开办企业1日办结示范点”正式设立当天,仅耗时2小时41分,江门市东启家居有限公司员工余美欣就完成了企业开办以及其他所有业务的办理。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的“蓄电池”,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沃土”。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的设立和经营状况,并对其经济发展、财税收入、就业状况等产生重要影响。

去年,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江门列入“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之为契机,江门市在优化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上大胆先行先试,创新动作频频,不仅定期梳理“数字政府”改革重点任务清单,持续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同时要求各政府单位强化责任、主动作为、严格实施,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次数”的要求,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创新服务方式、丰富办事手段,提升“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简称“四办”)达标率。企业开办1日办结、“微信+智能化审批”、电子证照系统、“交地即动工”……这一项项便企利民举措的实施体现了江门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魄力。

如今,江门市正以“数字政府”改革为抓手,通过全面创新和优化政府运行体系,消除信息孤岛,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整体服务效能,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的“自我革命”。

企业开办1日办结

优化流程提高效能

“这也太快了!”近日,在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企业开办的市民刘献梅惊讶地表示,本以为申请企业开办的流程是场“持久战”,没想到一个小时左右就结束了。

原来,今年3月26日,江门市已正式在市级、蓬江区开平市设立“开办企业1日办结示范点”,承诺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所有企业开办相关业务。这也是江门市为了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而迈出的又一标志性一步。

按照规定,一般性经营企业开办须通过商事登记、刻章、银行开户、申领发票等四个必要环节,所需资料繁多,业务环节复杂,牵涉各政府部门、商业银行等。因此,申请开办企业流程,向来冗长复杂。

为提高开办企业便利度,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近年来,江门市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2018年,江门开办企业的流程和环节已从原来5个程序7个环节压减至4个程序5个环节,企业开办时间也从13.9天压缩至3.39天,开办企业便利度位列全省第五。

今年,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应武按照国际最好最优最先进标准,提出打造开办企业1天办完示范点的指示要求。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税务局、人民银行江门市中心支行等,通过减少环节、优化流程、压缩时限、提高效能,在今年5月初全面实现“企业开办1日办结”。

“这不是我第一次来办理企业开办手续了,确实感觉到如今的办理有了很大改善,为我们小企业带来了很多帮助。”刘献梅说。

“微信+智能化审批”

实现商事主体登记业务“全自动”

“微信智能办照很方便,免去了现场排队的功夫,也不需要各种繁琐的纸质材料,人脸识别技术也非常安全,不到10分钟就办好了。”近日,市民林定逢申领到江门市首张“微信+智能化审批”营业执照时,由衷赞叹道。

“"微信+智能化审批"服务是在前期PC端全程电子化登记基础上,借助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江门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上开发的江门市商事主体登记审批全程电子化智能化系统。用户把人脸识别、填写相关信息、电子签名等程序完成后,选择邮政快递、自助终端、登记窗口等方式领取营业执照。让申请人可足不出户,直接在网上完成企业商事登记、印章刻制、银行开户和领取发票申请。”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相比传统的商事主体登记模式,“微信+智能化审批”模式具备五大优势和特点:认证实名制,登记真实可靠;办事承诺制,登记“化繁为简”;审批智能化,登记公正高效;登记掌上办,办事成本低廉;执照就近打,领照渠道多样。

综合来说,该智能化审批系统通过实施“承诺制”、审批标准化流程再造等,构建统一的政务自主服务平台,实现了商事主体登记领域政务业务自主申报、智能审批,推动商事主体登记业务从“面对面”到“全自动”的服务模式转变。

据了解,本次推出的商事主体登记“微信+智能化审批”服务,是江门市“数字政府”改革的又一创新探索,标志着江门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了商事主体登记“免预约”“全天候”“零见面”“无纸化”“智能秒批”办理,江门市“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改革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电子证照系统

疏通企业群众办事堵点

6月18日,江门市电子证照系统正式上线,可为全程网上办理的政务服务、便民服务、公共资源交易、征信系统提供可信证照服务。

首批签发的电子证照有3亿多张,对接政务服务事项267项。电子证照包括居民身份证、营业执照、出生医学证明等,涵盖了社保、市场主体登记、公积金住房服务等多个服务事项。

“电子证照的共享应用,有利于减少审批过程中存在大量纸质证照的提交和流转,减少资源浪费和提高审批效率。”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有利于大幅减少伪证假证,优化整合证照管理和服务职能,促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的整合,促进数据共享利用,推动全市电子政务深化应用。”

电子证照库建成后,社会公众可通过移动端,包括“粤省事”微信小程序、“江门易办事”APP等,查看自己的证照。在线上申办政务服务事项时,社会公众可将电子证照作为申办材料直接提交,减少跑动次数。同时,可通过移动端向公共管理和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单独出示自己的电子证照标明自己的身份和资质。

未来,江门市还将鼓励水利、电力、燃气、通信、公共交通、民航、铁路、金融等领域广泛应用电子证照,持续优化江门市营商环境,疏通企业群众办事的堵点。

“交地即动工”

审批“跑得快”

“实在是不可思议!以前一直觉得"交地即动工"是不可能的事情,没想到在我们建邦杭萧的项目上实现了,感觉我们创造了一个历史。有这么高效的营商环境,我们一定能把这个项目做好!”广东建邦杭萧装配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海明说。

5月8日挂牌,5月14日签订土地出让合同,5月15日拿到施工许可证——这是全国第二个、江门市首个“交地即动工”的项目。“在整个项目审批过程中,开平市有关部门多次为项目召开工作协调会。”陆海明表示,开平的许多改革举措,都运用到了这个项目之中。

审批“跑得快”,首先得有清晰的责任与流程。“交地即动工,"两张清单"起了重要作用。”开平市有关部门表示,一张是部门“工作责任清单”,各部门工作责任一目了然;另一张是投资方“流程指导清单”,列明投资方各阶段需要准备的资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间和对接部门,并由各部门指定一名副职领导、业务骨干,主动加强与投资方的沟通。此外,开平市有关部门还对审批材料进一步简化,原来投资方需要提交的资料有33项,现在只需21项。而且,这其中还有16项容缺受理,真正必须按时提交的资料只有5项。

去年,荣群铝业、志特新材料两个投资超10亿元项目分别只用了24、23个工作日就完成全部审批流程,刷新了“开平速度”。如今,这一速度再次被刷新,直接缩短到1天。

“如此高效的政府工作效率,也给了我们企业很大的鼓舞,我们力争今年底完成工程施工、设备安装,实现"当年动工、当年投产"的目标。”陆海明说。

文/图傅雅蓉方艺杨兴乐

新闻推荐

碧桂园江中区域江门城市公司 举办安全知识竞赛 提升全员安全管理技能

学员们在抢答题目。6月20日,在鹤山碧桂园城市之光项目,碧桂园集团组织了江中区域江门城市公司安全骨干50余人,参加安全知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