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他留下了丰收
著名水稻育种家,广东开平人。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广东省科协副主席。曾任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广东省人大常委。
中国人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黄耀祥作出了巨大贡献。1959年他成功育成广场矮,成为我国第一个人工育成的高产稳产的杂交矮秆籼稻品种。矮化育种的开启,使水稻株高降低约50厘米,有效解决了倒伏问题,该技术令全世界水稻产量翻了一番,人们将它称为“第一次绿色革命”。一个甲子的时光以及往后,人们都在享受着这位伟大育种家的成果。在纪念矮化育种60周年的日子里,回顾黄耀祥的丰功伟绩,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铭记与传承。
在家人眼中,他是把全部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水稻育种的“工作狂”;在同行眼中,他是注重实践、严谨认真、敏锐执着、富有思想的科学家;在后辈眼中,他是对工作要求高标准的引路人;在农民朋友眼中,他是朴素而又亲切慈祥的“祥叔”……他说,当事业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自己有了“无穷的力量”。
贡献卓著
开创水稻矮化育种
“说实在的,半个世纪以来,我是在和水稻种子打交道的过程中度过的,除了种子还是种子,至今满脑袋装的都是种子。”黄耀祥在1997年院士自述中对水稻事业的炽热之情溢于言表。
1914年8月17日,黄耀祥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1935年,他考上了中山大学物理系。学习不到半年,他改读农学系,主攻作物遗传育种学。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得到了导师——中国著名农学家丁颖教授的器重。
1939年,黄耀祥从中山大学毕业后,经丁颖导师推荐,分配到云南省第一农事试验场工作。1940年2月,他被调回广东省稻作改进所,先后任技士、技正,一直工作了6年。1946年5月,因不满权势之争,他辞去工作,改行边教书糊口,边自修英语,计划出国深造。1949年10月,在广州解放的第二天,黄耀祥主动要求回到农业科研战线,来到广东省农业试验场工作。从此,黄耀祥的水稻育种事业拉开了序幕。
初到育种岗位四年时间,黄耀祥便带领育种小组选育了“江南1224”“广场13号”。
从1955年起,黄耀祥利用“矮仔占4号”,与生产上推广的高秆品种“广场13”杂交与系选,1959年,他终于培育出第一个经人工杂交育成的矮秆籼稻品种“广场矮”。“广场矮”的育成,使水稻单产每亩由250公斤提高到350-400公斤,实现了水稻生产一次质的飞跃。
“"广场矮"培育成功,比国际上曾经轰动一时的、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1966年育成的、被称为"奇迹稻"的"IR8号"还早了7年。如果说矮化育种是引发绿色革命的主要因素的话,那么黄耀祥院士功不可没。”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说。
“黄耀祥是中国矮秆水稻育种的先驱,他是有记载以来第一个通过人工杂交培育出半矮秆高产水稻品种并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人,他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成功应用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说。
国际水稻研究所称他为“半矮秆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育种系主任库希博士赞誉他是“世界上最有经验的育种家”。
创新不止
育种事业结硕果
“兴国为怀,两论引路,构想实践,不断创新”,黄耀祥曾经给自己立下这一座右铭,他孜孜不倦地追求,勇敢地前行。
开创矮化育种后,黄耀祥又提出生态育种理论科学体系,以“株型育种”为核心,沿着“矮化”“丛生”“早生快长”“穗大粒多”“光合势强”等目标,逐步把矮化育种推向前进。
上世纪60年代,黄耀祥开创高光效株型与高产效功能相结合的“丛化育种工程”,于1976年和1979年分别育成了丛生快长良种“桂朝”和“双桂”。80年代,开创实施“半矮秆"早长"超高产育种工程”,培育了“特青2号”“胜优1号”“胜优2号”特大穗型、超高产品种。90年代,开展“半矮秆"早长根深"超高产、特优质育种工程”,育成“七秀占”“望稻1号”“奇妙香”“胜泰1号”等品种。
一组数据足以说明黄耀祥水稻育种的贡献。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矮秆品种年种植面积高达1.5亿亩,其中“广陆矮4号”为矮秆品种之冠,“桂朝2号”最高亩产达1045.4公斤,是全国第一个亩产超吨粮的水稻品种,创全国水稻单产最高纪录。矮化育种60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累计推广矮秆籼稻良种175亿亩以上,在高秆品种基础上增产稻谷累计高达17500亿公斤以上。黄耀祥是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计划的发起人之一,促成我国1996年正式启动“中国超级稻选育及其栽培体系研究”重大研究项目,拉开了中国超级稻研究的帷幕。他育成的“胜泰1号”2005年被农业部遴选为我国首批超级稻示范品种之一。
在育种方法上,黄耀祥创造了加快了育种进程的“组群筛选法”,提高了育种成效。
黄耀祥的育种成果像一株枝繁叶茂的榕树,许多育成知名度较高的杂交稻组合都是由他育成的矮秆品种“广场矮”“珍珠矮”以及它们的衍生品系(含二九矮)等参加组配而成的。
执着追求
心系祖国与人民
半个多世纪追寻水稻育种梦,20000多个日夜,黄耀祥只专注于水稻育种一件事。
从1949年开始,他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从事育种工作,而这一干就是50多年。直到2004年,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躺在病床上的他还仍惦记着地里生长的水稻。
“我从事水稻育种,当我把它和祖国与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就会感到一股无穷无尽的力量。不论面临什么困难,我真正做到"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黄耀祥坚定的信念从未动摇。
在黄耀祥二儿子黄拱文的记忆中,父亲对育种事业十分热爱,不管条件多么艰苦。他回忆,上世纪60年代,父亲育种条件一度受到限制,家里成为育种阵地,“父亲在家里买了很多大花瓶,我从郊区帮忙拿了很多泥巴,放在花盆里,父亲就在家里培育水稻,水稻快成熟的时候,我们就买了很多的铁丝网,架起了网,防止鸟儿吃稻种。”
父亲工作的认真劲给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亲是一个很专心做事的人,我同学到我家里来玩,他们都说我父亲坐在那里工作,不管怎么吵怎么闹,父亲一点都不受影响。”黄拱文说。
下田是水稻育种人的日常生活,而这一习惯,黄耀祥一直在坚持。翻看黄耀祥的照片,最多的是他在田间察看水稻的场景。
一把雨伞,一根拐杖,一个放大镜,这是黄耀祥晚年下地时必备三件套。一顶帽子,一幅眼镜,一身朴素的中山装,这是他的日常装扮。1973年,陈顺佳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工作,成为黄耀祥的得力助手。陈顺佳回忆,在十多年共事时间里,60多岁的黄耀祥总是喜欢下地看看。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林青山在黄耀祥身边工作多年,“黄院士80多岁,田间路不好走,在大家的搀扶下,后来甚至让人背到田里,也去看品种。”
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给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江奕君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写学习报告或者论文,他要求我们写两行字空一行,黄院士要仔细阅读并修改。”
他不仅留下了丰富的品种资源,还有宝贵精神财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注重实践、求真务实,顽强执着、锲而不舍,追求真理、严谨认真”。这就是黄耀祥的育种精神。先生虽远去,精神永流传。水稻育种的接力棒,正在当代育种家的手上,不断创造新的成绩。
科学成就
□建立水稻生态育种体系。以矮秆为中心,先后提出“矮化育种”、“丛化育种”、“超高产育种”、“半矮杆"早长"超高产育种”、“半矮秆"根深早长"超高产(特)优质育种”、“超级稻育种”以及杂交育种的“组群筛选法”一整套技术体系。以高产超高产为基本目标,兼顾(特)优质、多抗性、广适应。
□育成推广面积较大品种60多个。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有15个,其中超过1000万亩的有7个,超过10000万亩的有3个。累计面积达8.4亿亩,增产稻谷845亿公斤,增加产值845亿元,
□科研成果丰硕。黄耀祥共获得国家、省(部)级等各类获奖成果15项,其中,国家级获奖成果4项,主持完成获奖成果11项。
□南方农村报记者叶香玲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敖转优)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8周年到来之际,近日,开平市委书记庞正华率队看望慰问了优秀党员和老党员,代表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