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办学 实现大丰收 广大附中江门广德实验学校首次“出征”高考收获好成绩

江门日报 2019-06-25 08:29

陈烨

又是一年高考放榜日,又是一年“稻花香里说丰年”。昨日,万众瞩目的高考放榜,广大附中江门广德实验学校(下称广德实验学校)校园里一片欢腾———

广德实验学校参加2019年高考总人数98人。理科参考总人数62人,本科上线人数54人,其中分数超高分优先投档线26人。文科参考总人数27人,本科上线人数26人,其中分数超高分优先投档线10人。艺术科参考总人数6人,全部上本科线,其中分数超高分优先投档线5人。港澳生参考总人数3人,全部超过高分优先投档线。

此外,文科考生陈烨取得了639分的好成绩,全省第110名。广德实验学校理科一班25人分数全部超高分优先投档线,平均分高出高分优先投档线45分。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之前还是嫩芽的她,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高考“大丰收”的背后是全体广德人在坚持“以生为本、与时俱进”办学理念,铭记“做最好的自己”校训基础上,团结协作、奋勇拼搏的结果,是这所年轻民办学校高质量办学所实现的跨越。

A首次“出征”高考便取得好成绩

“早上放榜后,得知自己考了639分,排在全省第110名,确实感动得热泪盈眶。我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除了自身的努力,更得益于学校以及老师们的辛勤教导。同时,老师们总会和我保持沟通,给了我很多建议,让我拥有足够发挥空间。每一次模拟考试结束后,老师都会对我进行学科和心理辅导,让我无时无刻都在进步。而在学校内,同学间形成了力争上游的和谐氛围。这三年来,除了收获知识,我还过得非常快乐。”陈烨说。

理科考生胡言希取得了572分的好成绩,他说:“当年,我很不满意自己的中考成绩。刚进入广德实验学校时,只能用"迷茫"二字来形容自己,总体成绩不上不下,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德实验学校的学习氛围感染了我,使我有足够的动力,脚踏实地地学习。在学校、老师、同学们的帮助下,我一点一点成长,慢慢从迷茫变得坚定。如果没有这座学校,我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在这里的三年,改变了我的命运。”

“首次"出征"高考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体现了我校过硬的教学实力。虽然开办至今只有短短不到3年,但广德实验学校这所年轻的学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踏出了从民校到名校的重要一步。”广德实验学校校长虞力强说。

B全体高三老师迎难而上

在高考进行的第二天,广德实验学校一位高三历史骨干老师意味深长地说:“今天,我终于可以生病了。”这席话落地不久,团队中3位高三教师真的病倒了。

今年是广德实验学校办学以来参加的第一届高考。在全力备考的大半年时间里,面对学生的努力和家长的期盼,老师们“不敢”生病,也没时间生病。“整个高三教师队伍,从2018年8月到高考前一天,没有一人缺席过一节课。”高三级长、化学老师杨兴友说。

据了解,广德实验学校采用精细化分层、分类的方式对高三学生进行备考辅导,每位老师精准对接3到5位学生,充分发挥小班制教学的优势。

面对困难,不畏惧,迎难而上,逐一击破是广德实验学校高三教师团队的一贯作风。“距离高考不到两个月,不少学生的总体成绩依然不理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所有学科成绩的提高,似乎并不现实。对此,我们采取了逐一击破的方式。”虞力强说,“我们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学科周期,一般10天一个学科周期。周期内,对应科任教师每天都会为对应的学生提供长时间的一对一辅导服务。语文、数学、英语……一科接一科逐一击破,每位教师的工作强度都接近极限。”

“对所有高三学生,我们全体高三老师真正做到了"问心无愧",在备考过程中与学生迎难而上。然而,我们每天早出晚归,几乎都是以学校为家,普遍都对家庭有所亏欠。”杨兴友感慨地说。

C各科教师使出浑身解数

为了成就学生,广德实验学校的高三各科教师在备考冲刺里,都使出了浑身解数。

历史老师唐明君回忆说:“到了高三,依旧有不少学生觉得历史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对此,我尝试把热点事件与书本知识结合。例如我会先向学生讲述国家经济、科技、教育发展进程,随后再抛出一些热点事件,燃起他们学习的热情。”

此外,唐明君还在课堂上加入不少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慢慢地,“原来学习历史作用是那么大的”“原来学习历史能给人带来那么大的满足感”这些声音不断传到唐明君耳中。“学生有了学习历史的热情,成绩就能不断提高,并最终在高考中取得的好成绩。”唐明君说。

英语老师陈秀堂,是学生眼中的严师。陈秀堂每周至少会进行一次统一的单词测验,达不到90分,就要补考,直到过关为止,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这样苛刻的方法,让每位学生都带着足够大的词汇量走上考场。

数学老师罗兴光说:“步入高三之前,我主动参加了广大附中总部新老高三教师的学科研讨会。会上,前辈们不仅把好备考素材留给了我们这些新高三老师,还把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传给了我们,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同时,广大附中总部还为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备考计划,计划细化到每一天。整个高三奋斗期,我的回忆里装满了"激情、豪情、热情、真情"。如今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个人也成长了不少。”

D以生为本与时俱进

“做什么样的教育?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任何一所有梦想有追求的学校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

自开办以来,广德实验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与时俱进”的办学理念,以“做最好的自己”为校训。同时,广大附中总部对该校实行“三位一体”管理,即同教材、同教研、同考试,全面确保该校教学质量与广大附中总部同步。

据悉,广大附中前身是部队子弟学校。为传承红色基因,磨砺学生意志品质,广德实验学校自开办以来,成功打造了一脉相承的“红军班”“少年军校班”“国防班”,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国防特色教育体系。

平时在校园里,国防班学生两人成行,三人成列,见到老师礼貌问好,已成为该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每天无论怎样,到了晚修时间,学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集体观看新闻联播。同时,撰写时事评论也是学生每周的必修课,包括港珠澳大桥通车等时政要闻,学生们也了如指掌,这也是我校国防特色教育的重要体现。”虞力强说。

同时,该校十分注重活动育人,社团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开办不到3年,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该校已组建文学社、机器人社、合唱社、足球社等近20个特色鲜明的优秀社团,实现所有学科均配备相关社团,且所有社团均配备专业的辅导老师。

幕后英雄

各有各的方法各有各的精彩

语文老师林银珍

有人说文字是枯涩的,但林银珍老师在语文课上讲述的知识,宛如宣纸上工笔雕琢出来盛放的花,趣致而灵动。平日里,她总能惊艳课堂,为学生传授语文学科的精华。数学老师闫闯

在学生眼里,从指数函数到立体几何,从解析几何到导数,都跟闫闯老师的笑容一样亲切。“高考有什么难的。”这是闫老师的口头禅,也正是这句口头禅,让学生们充满了信心。

英语老师陈秀堂

陈秀堂老师很擅长指导学生根据英语的语言规律,找到其中突破口,并进行复习。同时,陈老师还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量身订造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生物老师杨才华

“高考生物不会辜负努力的你们。”这是杨才华老师经常用来鼓励学生的一句话。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杨老师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他总是向学生强调,每天必须花一定时间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政治老师李素华

“我们学政治,就像人类离不开货币一样无法离开她,因为她总能带动我们思考,带我们走出困境。”这是学生对于李素华老师的评价。在教学上,李老师善于运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把略显无聊的政治理论变成易于接受的知识,使学生找到其中的乐趣。

化学老师杨兴友

战略上各个击破,战术上化整为零,实现分组分层教学是杨兴友老师的一贯风格。杨老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同时具备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善于启发学生,课堂模式多样且高效。

地理老师林均宜

林均宜老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发展观。不仅是在学习上,在生活上她也是学生们的好朋友,她经常与学生一起探讨学习问题,一起聊天玩闹,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学子感言

老师的指导陪伴让我们奋勇前进

永远不会忘记班主任在我请假回校后给予我的那个拥抱,还有英语老师与我在操场的漫步交谈,历史老师每次“记得锻炼身体”的叮嘱……他们不仅教会我知识,还经常与我分享各自的人生经验,让我能用更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与学习。谢谢每一位老师,希望有一天我能成为你们的骄傲。

——高三学生陈思睿

难忘语文老师细致入微的讲解,难忘英语老师恨铁不成钢的督促与教导,难忘政治老师为我梳理的知识要点,难忘地理老师讲解的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也难忘历史老师风趣幽默的历史回顾,最难忘的还是数学老师在高考前夜,即使身体不适,也坚持为我们深入讲解考点。如今,我用优异的成绩回馈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高三学生廖锦豪

“加油加油,老师把好运给你啊。”这是地理老师林均宜在高考冲刺时紧紧搂着我的肩所说的一句话。我的地理成绩一直都不理想,但林老师始终为我细心地讲解每一道题目。也是林老师,不断鼓励我要更加自信,让我做更好的自己。

——高三学生黄榆楣

政治是我的弱势科目,政治老师李素华在每次考试后都会对我进行一对一辅导,在肯定我进步的同时,也会针对我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告诉我其中的易错点和考试重点。除此之外,李老师还经常为我进行心理辅导,让我放松心态。高考前夕,李老师还给我们班每位同学写了一封鼓励信。这封信,我会一直保存着。

——高三学生陈纾妍

(文/图吕中言)

新闻推荐

江门市开展天然气管道泄漏应急救援联合演练

江门日报讯(记者/陈敏锐)为强化江门市应急救援能力体系建设,提升指挥协调处置能力,近日,广东省能源局、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