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民文明素质高了,社会给予的关爱也多了,环卫工人说 在这个城市,感觉到很温暖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张华炽
每天早晨5点30分,只要不是极端天气,华叔都会早早起床,穿好工作制服,带上工具,拉着回收车,开始一天的工作。华叔是一位环卫工人,负责蓬江区骏景湾豪庭外马路一带的清洁工作。
“现在江门人素质高了,工作好做许多。”来自湖南邵阳的他操着一口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与记者分享这些年来他对江门的认识。华叔说,他在江门从事环卫工人工作有7年多了,江门市民文明素质一天比一天好,马路上的垃圾少了很多。记者遇到华叔时,恰好是早上9点30分,记者看到,在华叔的垃圾回收车上基本是落叶,“这里就像我的第二故乡,大家文明了,我心里也很骄傲。”
华叔的感受并不是个例,近日,记者相继走访了几位环卫工人,他们表示:“江门市民文明素质高了,工作好做多了”“现在社会对我们关注度高了,感觉到很温暖”。
下班回家后是最舒服的时光
妹姨今年已经63岁了,平时主要负责江海区江翠社区的清洁卫生工作。妹姨说,她从事环卫工作已经有几十年了,过去骑着自行车到蓬江区上班,如今年纪大了,就回到离家不远的江翠社区工作。
“现在社会上对我们关注度高了,感到很温暖。像我们歇息的时候,可以来城管驿站这里休息,喝水。”妹姨坐在城管驿站里的椅子上,打开瓶子喝了口水说,这是驿站提供的饮用水,带水壶的可以来这里装,没带的就可以拿瓶装水。“我们一般都在外面,可以来这里歇息的时间不多。”
“我们每天都是6点30分开始工作,10点钟休息,下午2点左右做到4点。”妹姨告诉记者,下班后最想的就是回家,“主要是把衣服换掉,工作的衣服都被汗打湿了,穿着不舒服。”
工作地点在蓬江区的吕姨也同样如此。“在家是最舒服的时光。”吕姨说,虽然家里没有空调,赶走酷暑的也只是一个用了许多年的落地风扇,“换一身干爽的衣服,和家里人聊聊天觉得很自在。”据了解,吕姨现在和丈夫生活在一起,儿子正在上大学,“工资不高,帮补一下家用。”吕姨表示,现在街道上干净多了,让她的工作减轻不少。
据了解,在江海区,环卫工人的工资大概在1550元左右,刚好是江门市有关部门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而在蓬江区则稍微高一些。“年纪大了,也不会其他技能,就做这个行业咯。”妹姨说,“当然,收入能高些就更好了。”
环卫工人多为50岁以上
记者走访了解得知,目前,江门市环卫工人年龄多为50岁以上,青壮年的环卫工人较少见。“很多都是过了退休年龄的。毕竟工资不高,工作辛苦,年轻人很少愿意做这行。”一位环卫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个地区对于环卫工作的运营方式不一样,有的是企业承包运营,有的由相关部门运营,“环卫工人待遇也会不同。”据了解,江门市目前正以蓬江区为重点,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环卫业务的规范化、规模化、机械化、集中化处置,提升市区保洁效果。“到时,环卫工人的薪酬待遇也应该会有所改变。”一位业内人士推测。
社会上对于环卫工人的关爱也不少。如江门市五邑义工联直属服务总队环保队开展的路访马路天使活动,是环保队的重点项目之一,主要是通过路访正在工作岗位上的环卫工人,向他们送上问候与小礼品,此举让环卫工人十分感动。“以前觉得自己做环卫工人挺自卑的,和义工聊了以后,更加明白这个城市的美丽也有自己的一份汗水付出,我们是城市的美容师,反而觉得有点自豪了。”在美景社区,环卫工人李姨和记者说。
新闻推荐
农行江门分行走访西脉国际医疗股份有限公司。韩德仁摄农行江门分行为江门市瑞和铸造有限公司发放普惠金融贷款300万元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