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进乡村 乡村变殿堂 江门文化振兴乡村拓新路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建广
近日,记者在江门台山市、新会区等地采访了解到,在当地,一个由艺术带动乡村发展的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7年前,江门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南村艺术部落创始人吴锐鸿“相中”江门台山市四九镇南村时,他的想法很简单:找一个环境安静的地方,可以静下心来画画,周边有自然人文资源,方便自己写生。
7年过去了,南村已成为远近闻名,在全国美术界声名鹊起的艺术部落、写生胜地。“南村模式”也开始走出南村,走进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江门鹤山市古劳镇等地。当乡村爱上艺术,乡村也在改变着……
闲置校舍变身艺术殿堂
南村是江门台山市四九镇一个古老的村落。这里自然环境优美,更为难得的是这里因为是侨乡,旅居海外的华侨曾在这里建造了众多混杂着意大利、德国、俄罗斯风格的洋楼、碉楼等建筑散落在乡间。
“2012年,我和朋友经过这里的时候,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建筑艺术吸引,觉得这里应该是我的天然艺术工作室。”吴锐鸿说,“而且,刚好这里有一所闲置的华侨捐建的学校,不仅建筑风格特别,也可以为我提供进行艺术创作的空间。”
多年从事建筑装饰行业的经历,让吴锐鸿在艺术部落的设计上,有着自己的独特理念:建筑外墙大部分做成水泥灰色,小部分为淡黄色,给人一种沉静的感觉。红砖或木头桩子构成的室内墙面,用旧船木制作的桌椅等,让人处处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室外绿化不同于常见的园林,设计追求统一、齐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生长得自自然然,生趣盎然。
“最初的想法,就是希望把这里打造成一个艺术家可以面对面交流的地方,让大家有一个可以写生、创作的原生态之地。”吴锐鸿说。
南村艺术部落副总经理李燕金告诉记者,自2013年开始,许多中外知名的艺术家纷纷慕名而来南村。俄罗斯圣彼得堡美协主席安得烈、著名艺术家陈丹青等都曾先后在这里授课、交流。陈丹青等知名艺术家还在艺术部落中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广州美院、深圳大学、广西艺术学院等,一批又一批师生来到南村艺术部落,开展驻地写生、艺术体验课程;各地区的艺术人才一拨又一拨前来这里,进行文艺活动策划、小型影视制作、公共艺术咨询、开发网络平台等。“这些年,南村艺术部落举办的大小画展、交流会等共有近200场,接待了国内外艺术家2000余人,每年接待的写生等人有几千人。”她说。
艺术让乡村文化味更浓
南村艺术部落的发展突破了吴锐鸿当年的设想,这里逐渐成为艺术家们交流、写生、创作的胜地,也改变了当地的乡村文化。
江门市文联主席尹继红表示,乡村振兴意味着农村的全面发展和繁荣,这不仅包括经济、社会的进步,也包含了文化的振兴。“通过高雅艺术与乡村的结合,让公共文化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可以使农民群众激发出相应的文化需求,让高雅艺术成为村民的爱好和追求,提升村民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李燕金告诉记者,南村艺术部落实行免费对外开放。“刚开始搞展览等活动时,前来参加的村民并不是很多。”她说,“而且,村民们也看不懂,看着那些油画,不少村民说,看不懂,不知道画有什么用。”
然而,在一场场画展举办下来,随着前往南村写生的人越来越多,村民的欣赏水平提升了。“渐渐地,许多村民慢慢变得爱欣赏这里展示的书画名作,不少村民还尝试学习绘画。”李燕金说,“村中一些小孩因为受到艺术熏陶而爱上美术、专修美术。当地一些学校也经常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写生。一些村民还开始收藏这里的作品。欣赏和学习高雅的绘画艺术逐渐成为当地村民的新宠。”
尹继红告诉记者,在南村艺术部落不断成熟完善的基础上,近年来,江门市接着在江门市新会区古井镇慈溪村利用闲置的中学打造古井艺术部落。依托当地古村落、山川、南宋文化遗址等丰富的原生态素材,将历史文化资源和乡村自然生态相结合,打造一个艺术创作中心和游客休闲养心的地方。
艺术改变乡村,江门正沿着文化振兴乡村的路子,积极探索,开拓新路。
新闻推荐
组委会人员协助媒体采访参赛队员安保人员对入场观众进行安检制图:李焕菲文/图羊城晚报记者陈卓栋通讯员周颖森谭耀广6月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