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项科技成果涵盖领域广泛 高科技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
记者梳理发现,江门市此次获省通报的5项优秀科技成果涵盖的领域广泛,既有充满科技感的轻量化驱动桥、兼具双重特性的高性能锰锌铁氧体软磁材料研发及产业化、模块化系列场馆研制及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还有注重文化传承、传递历史厚重感的开平碉楼修缮技术与实践应用项目,充分体现了江门市高科技的生动实践与传统文化交相辉映的侨都景象。
产业项目“高精尖”
集装式模块化钢结构移动场馆凭借可移动性、方便快捷的搭建方式,节能环保、可重复使用,得到市场认可。相对传统移动场馆搭建,模块化移动场馆整个生产过程在工厂完成,搭建中无任何建筑垃圾产生。模块化移动场馆以集装箱为载体,其高集成的结构,方便拆卸的设计,可以多次重复使用,所有零部件100%完全多次利用。所有模块均满足试验要求才可出厂安装使用,大大减低场馆坍塌事故发生率。
高精细FPC对平整性、挠曲性、轻重厚薄、可焊性表面有很高的要求。现在国内除了合资或国外独资企业,没有企业能够批量生产线宽、线距在50um的电路。目前高精细FPC基本上是由日本、韩国等地的生产厂提供。江门市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用积层挠性电路板项目产业化的实现,提高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不断缩小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为我国智能终端产品的技术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兼具双重特性的高性能锰锌铁氧体软磁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产品质量更有保障,性能更为稳定,也更节能环保,能应用到全自动叠层排坯机、自动单层排坯机、自动分档机等多轴自动控制操作机替代生产线工人,提高生产效率、企业产能以及产品合格率,加快企业工业化与信息融合建设的步伐。
轻量化驱动桥项目解决了分段成型的各种焊接缺陷,实现了整体驱动桥轻量化,达到节能。项目形成规模生产后,将新增300人以上的就业机会,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预计每年给地方直接创造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并且以每年20%高速增长,提高汽车配件行业的技术水平,使汽车驱动桥向高效、轻量化和高性能发展。
文物修复“守望文明”
除高精尖的产业类项目外,“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修缮技术与实践应用”项目更是江门市聚焦文物保护、守望文明的体现。
开平碉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因具有重要的遗产价值及意义,其维修要求有别于一般历史建筑。由于缺乏经验及技术指导,开平市在碉楼修缮之初遇到很多技术问题,如破损成因、劣化检测方法及判定、原真性修复等。有鉴于此,自2011年起,受开平市政府及开平市文物局委托,由五邑大学、开平市世界遗产管理中心组成的团队开展了为期6年的开平碉楼修缮研究。
期间,团队从碉楼修缮、保护、保育等方面,出版了技术专著3部,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撰写大型修缮措施报告,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受理发明专利3项。2016年出版专著《开平碉楼修缮技术研究》,是在过往开平碉楼修缮实际工程不断积累经验和技术改进基础上撰写而成的专门技术专著。该专著从基础、墙体、楼板、屋面、梁、门窗、楼梯、艺术装饰、彩画灰塑等方面阐述了修缮的技术、工法、步骤。开平市文物局对该专著给予了高度评价。
截至2017年12月,该团队共完成115座碉楼的修缮(其中抢救性维修9座,整体维修30座,局部加固维修51座,保养性修复25座)。经项目组与开平市文物局共同努力,开平碉楼与村落“遗产区”及“缓冲区”内所有碉楼的重大病害均处理完毕。修复成果获得广东省文物局及国家文物局世界文化遗产司的好评。
本项目技术推广应用至江门地区及周边城市的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及传统民居的修复工作中,包括:开平市世界文化遗产地内6栋清代传统民居,台山市4座民国时期的老书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鹤山市梁赞故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山市魏邦平故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开平市司徒美堂故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合共完成20座文物保护单位及历史建筑的修复,有效保护省内的建筑文化遗产。
据介绍,该项目组计划再用20年至25年,完成全部1833座碉楼的修复,有效保护和修缮开平碉楼。
(陈敏锐)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胡涛通讯员/卓秋英)近日,南沙港铁路鹤山佛开高速公路特大桥跨佛开高速连续梁0号块顺利浇注混凝土,标志着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