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将江南味道带到岭南,90后孙女接班,发力电商三代人的粽子店
陈海平与奶奶在陈记粽店。
陈海平在陈记粽店。
南都讯“现在我就是帮忙秀秀整整,新品种?她们自己想出来的。”82岁的周守敏理论上还是陈记粽店的掌门人,老人家虽然精神,但手脚没有以前麻利,基本上把台山粽的传统工艺制作和销售交给了孙女陈海平。海平的爸妈呢?基本上被捆绑在粽子工场里面,没得休息。由20世纪80年代的走鬼摊,到几年前小有名气的小店,再到现在发力网购,20多年,三代人的店,传承的是跨越百年的手艺。
从流动小摊到实体店
周守敏,1937年生人,祖籍浙江嘉善。解放初年跟随家人来到广州。“刚来的时候住在文明路亲戚的老宅,上五年级,和同学们一起玩跳绳,一、二、三、四、五……粤语,连数字都不会讲呢。”老人家回忆起童年在广州的岁月,脸上挂起了弯弯的嘴角。
正是这个迁徙经历,诞生了目前陈记粽店最受欢迎的产品:冰肉豆沙粽。周守敏虽然12岁就离开浙江来到岭南,但她已经从奶奶和母亲那里学到了老家粽子的技艺。“以前,在我们老家,几乎个个女人都会做这种冰肉粽子,多少百年是这样做的我不知道。甜的,小孩们都很喜欢吃。它跟广东比较多的咸肉粽不一样,肥猪肉要用砂糖腌制一段时间。腌过的肥猪肉呢,晶亮半透明……”
老人家说起家乡粽子的核心工艺时神采飞扬,布满皱纹的双手比划着。还时不时爆出家乡话来,浓浓的江南味。“肥猪肉外包红豆沙,红豆沙外面才是糯米,再裹上粽叶。”
老人家把浙江的味道和手法记在心里几十年,这几十年间只是偶尔裹粽子给家人吃,并没有想到用来“搵食”。直到1988年,她和老伴退休。
“我们都退休了,家里没事可做。女儿说中山四路旁边的一家卖粽子的店好像很好生意呢。那我和老伴就试试啰。”周守敏说。最开始的时候,老人推着自行车,一个锑煲,就是一档生意。
因为老伴姓陈,是广东台山人,包的也是台山的四角粽子,1990年,小店在光塔路甜水巷开张,就叫陈记台山粽店。浙江的冰肉粽子是老城区里面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味道,因此一直是最好卖的产品。
从实体店到网店
陈海平,周守敏的孙女,1990年生。一直被说“家里的粽子比她老”的海平从小耳濡目染,从奶奶和妈妈身上学到了包粽子的手艺,当然也包括由浙江而来糅合了岭南风格的冰肉粽手艺。
“外面传我们年产40万只粽子,都是谣传。4万还差不多。全部手工包的粽子,几个人,怎么可能40万。”
陈海平现在负责看着甜水巷老店的零售,同时负责线上销售。从5月10日到6月3日,一共700多个网购订单,其中500多个来自广东省内,200个来自外省,其中不乏黑龙江、云南等地。
“只有真空包装才能发货外地,因为我们不用防腐剂,很怕货到客人的手上就变坏。上星期,有一张单来自新加坡,我们也发货了,后来快递被退了回来,可能是检验检疫的问题吧。我也不太清楚,边学边做。”陈海平说。
从5月初到6月初,一个月时间,在大坦沙的小工场,8个人,一共生产出来约3万个粽子,全家人加上帮工都加班加点。“我爸爸呢,晚上9点接班煮粽子,直到第二天6点天亮后,才离开火炉。妈妈呢,洗冬菇、腌猪肉,最辛苦的工序都是她在做。”
去年陈记粽多了芝士粽、鲍鱼粽两个品种,今年再多加了竹笙粽,都是陈海平自己研发出来的口味。
“我呢,我是要把家里面的粽子作为我的事业啊!”
陈海平说,她准备开现代化的店,主打粽子、钵仔糕和糖水三个食品。老店卖粽子的地方只有10平方米左右,是奶奶养老的地方,只在端午节前做零售。以后粽子以网售为主。
“有奶奶做品质控制,老的配方比例,老的包、煮手艺,品质一定会有保证的。但产量能不能上去,我很担心。不过,用机械化方式包粽子,我想都没想过。我们要的是手艺。”陈海平说。
采写:南都记者任磊斌摄影:南都记者张志韬视频:南都记者吴佳琳
新闻推荐
铁路华工使用的锄头、 华工淘得的小金块…… 在台山能看到 这些华侨实物
江门日报讯(记者/陈素敏)日前,美籍华人收藏家陈灿培、李碧清伉俪向台山市捐赠逾200件(套)华侨实物,将在台山市华侨文化博物馆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