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青少年做有“德”之人

江门日报 2019-05-22 09:26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社会、学校、家庭都要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引领青少年成为有“德”之人的重担,使青少年真正喜欢它、传播它、弘扬它。——蓬江区农林双朗小学胡绮华

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一系列青少年的思想问题,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为何越发文明的今天,蕴含民族智慧、人生哲理,并具有极高鉴赏价值的传统文化,却得不到弘扬和传承?

我们要让青少年学习经典文化,重植中华传统文化之根,让圣贤直接引导青少年走上正道,让经典文化陶冶青少年的性灵,开阔其心胸,端正其品行,健全其人格,在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间上下求索,纵横驰骋。

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从细微处抓起,弘扬传统文化。

树社会正气之风

首先,要让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在思想上重视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传统文化,认识民族之根,营造学生自觉关心传统文化氛围。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强化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其次,呼吁传播媒介自觉担负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向公众推介优秀的文化成果。我们需要多层次、有厚度的文化资讯,来唤醒青少年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有温度的公益广告,让我们懂得传统美德;《中国诗词大会》这档节目,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推选出年度人物,向世人宣扬中华人文之美。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人格的养成,童年时期很重要。童年时期,孩子的心灵纯净,记忆力好,这个时候让孩子们多接触具有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古诗文,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道德观。学校可利用早读或班会课,让青少年诵读经典古诗文,让孩子感受先贤智慧和情怀,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通过诵读经典,让青少年慢慢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变得更加知书达礼、善良聪慧、乐观坚定,从而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性格和高尚的人格。

古诗词离我们年代久远,我们可以利用流行音乐元素,借助深受青少年崇拜的正能量学者、明星、主持人的影响力,让流行音乐与古代诗词相逢,赋予古诗词新的生命力,彰显出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让人愿意静下心来聆听,细细品味这些诗词所传递的正能量。

江门侨乡传统特色文化源远流长,学校可以组织低年级孩子在网上查阅资料,了解中华及本土传统文化;中年级孩子开展探索名人足迹的社会实践活动;高年级则开展学经典文化,写心得体会。系列活动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其萌生热爱之情,让传统文化的精髓滋养青少年的心智,培养青少年的情操,让传统文化成为青少年心中的骄傲。

营造家庭和谐氛围

家庭方面,要想对孩子进行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家长要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一来,既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又可以慢慢提高孩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人们常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身体力行中国传统美德——礼、义、诚、忠、廉、孝、信,让教育在无形中产生效果。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社会、学校、家庭都要担负起弘扬传统文化、引领青少年成为有“德”之人的重担,使青少年真正喜欢它、传播它、弘扬它,让璀璨夺目五千年之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新闻推荐

天等县考察团到访蓬江 寻对接 谋互补 促扶贫

江门日报讯(记者/胡晴晴通讯员/梁永超)近日,由广西崇左天等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主席潘滔率领的天等县扶贫协作考察团一行,对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