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资金扶持、狠抓侨乡题材、创新合作机制、汇聚各地人才 江门市文艺精品引发创作大繁荣

江门日报 2019-05-16 08:01

江门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音乐作品——歌曲MTV《那红色的旗》《写给未来的诗篇》新闻发布会上,演员在现场演唱《写给未来的诗篇》。

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铸就民族魂魄,须有更多的精品力作诠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民族凝魂聚气,为时代凝心聚力。

话剧《大道无疆》“火车到新宁了”的欢呼声还未散去,4月底,精品广播连续剧《今生无悔》也在江门播出。昨日,江门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音乐作品——歌曲MTV《那红色的旗》《写给未来的诗篇》又举行了发布仪式……这些优秀作品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对江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工作,为了打造一批高质量、高水准、优秀的文艺精品,江门市文艺工作者大胆地走出去,与国内优秀团队合作共同策划、创作、生产文艺精品。

如今,江门市文艺园地百花争艳,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文艺精品引发创作大繁荣,呈现出一派姹紫嫣红的文艺新天地。

硕果累累

侨乡题材文艺精品大放异彩

文艺创作,最终要靠优秀作品来说话。名作、精品,是衡量一个地方艺术状况的标尺,也是一个城市形象的“最佳代言人”。

江门市高度重视文艺精品生产,从2012年开始,便设立了文艺精品扶持专项资金,每年的扶持经费为50万元。2017年加大了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将资金额调整到了每年200万元左右,从资金设立以来共扶持了100多件文艺精品,涵盖了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电影、广播剧等艺术门类。

文艺精品扶持资金的设立大大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近几年,江门市文艺创作佳作连连,精品迭出。其中,音乐《那山那水那吉人》《相约碉楼》《闯金山》、舞蹈《爱莲》、广播剧《中国飞天梦》、美术《碉楼》《守望》、报告文学《万里赴戎机——华侨抗战实录》、剧目《县令丁积》《航父冯如》、纪录片《飞阅江门2016》等作品在全省、全国文艺评比中屡获殊荣。

江门地杰人灵、名人荟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江门市还积极组织本土文艺力量,围绕“侨题材”进行创作,涌现出一批反映江门侨乡历史人文风貌的文艺精品。

“凸显出这座城市的文艺气质,让文艺成为人民群众的生活追求。”市文联主席尹继红说,这是他开展工作的最大追求。近年来,市文联牢牢抓住侨乡题材创作这一核心,持续深入推进华侨历史文化题材文艺作品的创作,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

如今,江门市正推进长篇小说《双族之城》《康梁》《向北,向南》的创作,大力扶持音乐剧《戴爱莲》、歌舞剧《侠影·咏春》以及表现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事迹的广播剧《今生无悔》的创作和播出,精心打造《写给未来的诗篇》《那红色的旗》等音乐作品,持续推进油画长卷《世纪碉楼》《崖山海战》的创作。

随着江门市深入挖掘侨乡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侨乡文艺品牌,建设侨乡文艺平台,积极推广原创优秀文艺作品,繁荣侨乡文艺创作,一批批优秀文艺作品和文艺家脱颖而出,极大丰富了五邑侨乡的人文内涵,增强了江门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创新机制

对外合作激发文艺创作活力

“沧海茫茫,鱼跃大洋,吾之心路,乡庄僻壤……”当主题曲《惟有大道话沧桑》再次响起,舞台上的帷幕再次拉开,观众们将掌声送给演员,还有导演、编剧等幕后工作者,掌声持续时间超过1分钟。今年3月以来,《大道无疆》让台山爱国华侨陈宜禧先生和新宁铁路的故事,走进大家的视野。

这部话剧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和广东省友谊剧院联合打造,已入选广东省文艺创作生产重点选题规划(2018—2021年),是江门市重点打造的文艺精品。

广东省友谊剧院总经理彭成碧表示,广州跟江门的合作是贯彻省文艺工作会议的讲话精神,“优秀戏剧作品应具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三个条件。省市联动,聚合各方人才打造精品,讲好广东声音,这是一个重大举措。”

看完《大道无疆》,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梁郁南感慨道:“这部剧由市委宣传部、市文联联合打造,省友谊剧院创演,省市联动这种形式给我们启发,激发了活力的同时,让我看到这个团队的魅力,也让我深受感动。”

4月底,精品广播剧《今生无悔》在江门电台首播。该剧是湖北、辽宁三省联合出品的重点文创项目,艺术再现了感动中国人物、我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的故事。“我们非常自豪能与兄弟省共同打造这部作品,强强联合,整合各方资源,对作品精益求精地打造,让这些作品真正做到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统一。”尹继红说。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教授宋旭民认为,有关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文艺创作基金,资助相关的创作,这种创作应突出本土性,突出合作性,突出融汇性。“所谓合作性,就是要擅于引入外来力量,既补足本土的短板,也扩大文化视野。”

汇聚人才

提升文艺创作和生产水平

人才辈出是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江门市要推出更多的文艺精品,成败也在人才。去年,江门市召开了首届江门市文化发展大会,这是一个创新。江门市聘请了一批文化名家和文化专家,建立起了江门市的文化智库,也落户了一批名家工作室和文艺创作基地,为江门的文化工作特别是文艺精品创作,出谋出力。

中国歌舞剧院创作部副主任赵海风是获邀的文化名家之一。《那红色的旗》由赵海风担任MV艺术总监,由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姚峰作曲。“我深切感受到江门对文化工作的重视,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助力江门文化发展和文艺事业繁荣。”赵海风说。

赵海风表示,下一阶段,将根据不同艺术类特点做出近期和中远期规划,以侨乡文化为基础创作更多文艺精品。目前,江门市与中国歌舞剧院合作的音乐剧《侠影·咏春》,与著名作家熊育群合作的图书《家族之城》已进入创作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作。

“文艺家的使命就是出好作品,通过好作品弘扬真善美,通过好作品传递正能量,通过好作品为时代明德,为社会培根铸魂,铸就"中国梦"。”尹继红说,市文联要进一步发挥协作、引导等职能,为本土文艺工作者创造更多深入基层的机会,让更多“接地气”的精品力作得以涌现。

今年,市文联将紧密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迎接建党100周年、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等重大主题,策划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融合,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艺精品。同时继续积极推进碉楼文化、咏春武术、蔡李佛武术、小鸟天堂、梅家大院、新宁铁路、崖门海战、台山玉等本土历史文化题材的文艺创作。

展望未来,信心百倍,江门百花争艳的文艺春天,值得期待。

文/图黎禹君

新闻推荐

翠山湖管委会携手江门市技师学院 产学研合作 助招才引智

江门日报讯(记者/翁丹萍通讯员/胡普伦)近日,江门市人社局、江门市技师学院应邀到开平市翠山湖科技园调研考察。开平市委常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