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不再“闻着臭味进村” 公厕精致得像个景点 全域旅游发展添助力 看“厕所革命”带来的新变化
在开平市长沙街道红光新村,村民曾经过着“闻着臭味进村”的日子。随着新公厕的落成,村民的生活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村里的厕所靓了,村容村貌也靓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变好了,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了。
像红光新村这样享受到“厕所革命”“红利”,人居环境改善的村子,在开平并不是少数。开平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全域旅游工作,全力推进“厕所革命”,成效初显。2018年,开平市新建、改建农村公厕354座、旅游厕所10座、城区公厕6座、家庭户厕950户。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翁丹萍
通讯员/陈家额谭朝晖
农村公厕
提升群众幸福感
改造农村公厕作为“厕所革命”的重要一环,不仅补齐了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短板,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更提高了广大群众建设美丽乡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走进红光新村,宽敞平坦的村道和村场上几乎没有垃圾,村边的鱼塘清澈干净,村容整洁,村场边上车辆停放整齐。“村里的公厕搞好以后,大家都变得文明卫生很多,不仅自觉维护公厕的干净整洁,也自觉维护村庄的卫生整洁。”村民张振雄说。
张振雄告诉记者,过去,在开平农村,村民一般不会建户厕,因为村民们认为厕所都是肮脏的、不干净的,所以村里一般都会建公共厕所。但是农村里的公共厕所往往都是直排厕所,臭气熏天。2018年以前,红光新村的村民也是用着这样的厕所。红光新村的新公厕是在旧公厕原址上建设的,位于村入口。说到旧公厕,张振雄不自觉皱起了眉头:“以前都是闻着臭味进村的,厕所里外都是垃圾。”
2018年改造升级公厕后,一切都不同了。红光新村和隔壁的西社村共用公厕,两条村常住人口加起来约300人。记者来到红光新村的公厕“踩点”,当时是下午4时,天下着淅淅沥沥的雨,很多村民进进出出下地或者赶集,有很多人到公厕方便。这时候,公厕已经使用了近一天,但仍然保持着整洁干净,内部通风良好。在张振雄看来,这放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考虑到红光新村的公厕使用频率高,长沙街道尽可能多地设计厕位,并契合村庄建筑风格,选取土黄色墙面。这也体现了长沙街道在推进“厕所革命”的宗旨:实地考察,设计先行。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公司进行公厕改造设计,结合实际情况,做到“一厕一图”。
长沙街道去年完成改造的30间公厕各有特点,如八一埒冲村公厕绿植盛开,设置了第三卫生间,内设坐便器、多功能婴儿护理室、洗手盆、安全抓杆等一系列设施;西安桥头村设置了无障碍厕所等。
旅游厕所
书写全域旅游基础配套新篇章
在“厕所革命”中,比改造升级农村公厕要求更高的是新(改)建旅游厕所。2015—2018年,开平市共完成36座旅游厕所的建设,“旅游厕所革命”从景区走向全域、从城市走向农村,有效改善了旅游环境,提升了旅游文明程度,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在大沙镇黎雄村委会联新村,该村的旅游厕所不仅让村民、游客“方便”更方便,而且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置身青山绿水间的厕所是日式原木风格,白墙黛瓦,甚是养眼。据悉,联新村的旅游厕所还采用实用新型技术、全环保材料,隔热、隔音好,可抗十二级台风和八级地震。
旅游厕所颠覆了厕所在人们心中的固有印象,厕所不再是肮脏不堪、臭气熏天的“惹人嫌”,厕所也能“鸟语花香”,美观大方,窗明几净,甚至是村民、游客休息的地方。联新村村民梁炳洪说,因为做了升级改造,村公厕精致得像个景点,这对他们未来发展旅游有好处。
像这样的“风景线”,开平市的生态旅游重镇大沙镇将会越来越多。大沙镇是开平市重要的生态发展区和水源保护区、旅游小镇,“厕所革命”对改善大沙人居环境和保护大沙河水库水体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旅游厕所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大沙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配套设施。
而开平市的另一个旅游重镇塘口镇,也在全力推进旅游厕所建设。据有关负责人透露,该镇新建、改造的20多间农村公厕全部参照旅游厕所标准进行设计。其中,塘口旧圩旅游厕所作为塘口圩旅游集散地的配套,将会被打造成为开平市景区外第一个3A级乡村旅游厕所。该旅游厕所采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裸露的水泥外墙跟碉楼的水泥外墙形态一脉相承,又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手法,传统与现代碰撞,使碉楼的风格得以延续,并与周边环境和谐共融,建成后将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带来全新的体验。
“五一”假期期间,塘口旧圩成为新晋“打卡”地,吸引了众多游客,不少游客对旧圩旅游厕所产生了浓厚兴趣:“那边是厕所吗?风格好独特!厕所还可以建成这样。”
而塘口镇祖宅村的旅游厕所,更直接地为该村引进文旅项目、增加农民收入结结实实地助了把力。因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配套的不断完善,以及人居环境整治的显著成效,去年底,祖宅村成功引进计划投资1亿元的如也民宿度假区项目,届时将带动农民改造楼房,力促周边发展,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创新高效
建设管理工作有一套
小厕所,大民生。一直以来,开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厕所革命”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打造特色抓亮点,着力打赢“厕所革命”这场“攻坚战”。在农村公厕和旅游厕所的建设上,开平市下足功夫。
农村公厕改造作为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开平市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其列为“书记工程”。开平市委书记庞正华要求实行周报制度,时刻关注改造进展情况,并深入基层调研查看公厕改造建设情况。
根据《江门市农村公厕改造工作两年(2018年-2019年)行动方案》要求,开平市2018年农村公厕改造任务是300座,开平市超额完成了任务,最终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了354座,体现了“开平效率”。
为加快推进农村公厕改造工作,在江门市尚未出台相关行动方案之前,开平市已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开平市农村公厕改造实施方案(2018年-2019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指导各镇(街)开展工作。《实施方案》中设计了三个类型新建的农村公厕示范图和改造公厕的第三卫生间示范图,作为镇(街)重建、改建参考依据。各镇(街)根据《实施方案》,迅速行动,积极调查摸底,结合村庄实际,合理选址和选择改造方式,落实农村厕所改造方案。
长沙街道是改造升级农村公厕的典型代表,通过创新工作方式,多渠道多方法推进农村公厕建设。该街道设计先行,聘请具有资质的设计公司,做到“一厕一图”。随后聘请了5家具有资质的承建单位,按区域划分,按设计图同步进行改造,多处开花,并选取八一埒冲村公厕、爱民龙集村公厕、西安桥头村公厕作为改造样本,重点打造,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公厕改造行动。
开平市将长沙街道的经验在全市进行推广,组织水口、赤坎、马冈等镇到长沙街道办八一村委会、西安村委会和沙塘镇芙冈村委会、丽新村委会参观学习,推进各项工作。
开平市将推进“旅游厕所革命”作为全市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范围全域覆盖。在推进“旅游厕所革命”中,开平市打造侨乡特色,利用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创5A的契机,打造一批3A级标准的旅游厕所示范点。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旅游厕所在全市率先推出了“第三卫生间”,引起广泛关注。
为充分调动旅游厕所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开平市积极申报上级旅游部门关于旅游厕所建设的专项扶持资金,还参照省旅游局的扶持标准对全市的旅游厕所建设主体进行资金扶持。
开平市还积极探索厕所管理新模式,在公厕明显位置粘贴厕所管理制度,以及值班保洁员姓名、联系方式、监督电话等,做好制度上墙。
难题与挑战
文明如厕意识有待提高
2019年,是决胜“厕所革命”的关键一年,开平市计划建设改造524座农村公厕、10座旅游厕所。如何高质高效完成任务是开平市挑战的新课题。
与此同时,开平市“厕所革命”建设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开平市农业农村局新农村建设指导股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土地问题和风俗问题,部分农村公厕在选址上存在推进难的问题。厕所的维护管理需要建立起一个长久的激励机制,调动积极性。另外,群众不文明如厕行为依然突出,厕所使用不文明、不爱护设施设备的现象依然存在。
记者手记
“面子”“里子”都要有
“厕所革命”要实现新突破,既要有“面子”,也要有“里子”。
厕所事小,民生事大。开平市通过“厕所革命”,让市民、游客享受到令人愉悦的如厕环境,高质量的旅游厕所甚至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开平旅游、城市形象增色添彩,这是城市的“面子”。开平市委市政府在“面子”上做足了功夫。
厕所事小,文明事大。厕所是文明的尺度,厕所是否干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状况,这就是城市的“里子”。开平市在“里子”上也没少花功夫。开平市近年来以创文为契机,不断提升文明意识,提高市民素质。但“里子”不能光靠政府“单方嗨”,更需要群众的自我约束,自觉提高个人文明卫生意识,做到自觉爱护公共设施,文明如厕,维护社会公德,营造卫生整洁的人居环境。
(翁丹萍)
新闻推荐
开平碉楼摘野果纯白瀑布“五一”的假日时光即将开启,盛夏尚远,气温舒适,正是带娃出游的好机会。游乐场想必是人满为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