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护士,为自己代言 “5·12”护士节将来临,倾听六位专业护理人员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江门日报 2019-05-06 07:34

唐欣慧何洁兰胡浩陈素红陈俊华陈梅芳

平时,你只看到她们打针发药,却不知道一个护理细节可能关乎生命;

你以为她们只是协助医生,却不知道她们工作的价值所在;

她们是护士,她们为自己代言。

“三分医,七分护”,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进,护理的专业性日益凸显,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护理价值也越来越凸显。护士在协助诊疗、救治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康复、提高医疗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江门市人民医院,倾听六位专业护理人员是如何在不同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的。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李银换何雯意通讯员曾冬怡实习生李嘉欣

姓名:何洁兰

职务:护理部大内科护士长、主任护师

工龄:25年

心声:看到患者康复出院,就很开心,很有自豪感。

赢得患者信任

体现护理价值

普外科、神经外科、烧伤整形科、五官科、心血管内科……这些都是何洁兰曾经奋斗过的“战场”。2014年,何洁兰从病区护士长成长为一名护理行政管理者,她工作的重心从护理患者转移到做好全院护理的质量管理工作。

2018年,何洁兰提议并组织举办首届护理用具创新大赛,共展示了22个护理创新用具,实现了该院护理创新用具零的突破,其中,共有5项用具申报国家实用型专利中,7项创新用具参加2018年广东省护理用具创新大赛。她对部分护理创新用具的研发过程予以指导,如多功能吸痰架、改良型中心静脉测量尺等。“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从零开始,护理创新用具的研发是护士技术价值的体现。”何洁兰说。

“赢得患者的信任,就是护理价值的体现。”阳光般的笑容、温柔的声音,是何洁兰给人的第一印象,这让她赢得了很多患者的好评。

从事护理工作25年,最让何洁兰有成就感的不是惊心动魄的抢救,而是一次无言的握手。2014年,当时何洁兰是心血管内科护士长,病房住着一位70多岁的大学退休女教授,姓叶,其身患多种疾病。何洁兰在日常查房、护理工作中,逐渐与叶教授建立起深厚的感情。2016年,作为大内科护士长的何洁兰到ICU行政查房,得知老教授正在ICU治疗,便立刻走到她的病床前。“叶教授!”何洁兰像以往一样跟老教授打招呼。“她当时说不了话,但紧紧地抓住我的手。”说到这里,何洁兰哽咽了,由此也可看出她与患者之间的深厚感情。

“护士要提升自我,钻研专业知识,赢得"话事权";护士要主动跟患者打招呼,将心比心。”作为护理前辈,何洁兰不断向护士们灌输这些理念。她认为,实现护理价值,才会赢得病人、医生、同行的认可。

除了护理工作外,生活中的何洁兰爱好摄影、朗诵、跳舞,生活多姿多彩,她还因此入选为2019年广东省“百佳护理工作者”的“十佳才艺能手”候选人。

姓名:胡浩

职务:骨外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工龄:14年

心声:对待病人要热心、耐心、有爱心

细心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

骨科手术效果好不好,除了与医生的技术有关外,围手术期的护理也十分重要。护士全程参与到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包括术前指导、卧床体位指导,术后康复锻炼等。一个看似细小的动作,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

在骨外科护士长胡浩看来,当护士一定要善于观察。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每一位骨科手术病人,其术后都要进行康复锻炼,卧床病人促进血液回流的踝泵运动是必要的。现实情况却是,尽管医护人员进行宣教和指导,但病人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因人而异,导致锻炼的依从性差,难以坚持锻炼。如何才能让病人主动、有效地锻炼呢?

胡浩反复思量,带领科室护理团队经过一个月的研发,最终创新发明出一种简易踝泵运动仪。病人只要踩到准确的锻炼点,仪器就会发出提示声,而且病人锻炼的次数还会在仪器上显示出来。该项发明创新已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还获得了2018年第七届广东省护理用具创新大赛二等奖。胡浩告诉记者,该项发明的灵感来源于走路会响的BB鞋,她们用不锈钢材料和高密度海绵作为底座和踩踏板,再买来位置传感器和数显计数器,经过多次调试才最终研发成功。该项创新用具实现精准化、量化,确保锻炼有效性和积极性,应用于临床后,病人的术后康复效果有明显改善。

“我们不是只会打针发药的小护士,我们还会创新发明,我们的工作很有价值。”谈及护理价值,胡浩说,作为护理专家,要跟得上时代的进步,主动学习,将护理工作做精做专。

从事护理工作14年,胡浩有过很多难忘的时刻。2017年,骨外科收治一位因救工友而造成髂外动静脉断裂以及骨盆髋臼骨折的重症病人王先生,当时他没有家人照顾。胡浩和科室护士们每天除了疾病护理外,还负责他的生活护理,帮他翻身、擦浴、刷牙、洗脸、清理大小便等。幸运的是,经过两个多月的术后精心护理、康复锻炼,这位原本可能瘫痪的病人又重新站起来了。现在,王先生经常在傍晚下班后,回骨外科探望科室的医护人员。

“你对病人好,他们会知道的。”这是胡浩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经常提醒科室护士,要增强亲和力和与病人的沟通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赢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姓名:陈素红

职务:肿瘤科护士长、主任护师

工龄:26年

心声:面对病人的生命托付,我们倾尽百倍努力,点亮希望之光。

关注心理变化

精准护理患者

“肿瘤科是高危科室。”在采访中,陈素红多次提到这句话。从18岁成为一名护士,到今天,陈素红已工作26年。对她而言,肿瘤科是一个很特别的科室,在这里,每一次护理都需要做到极致、精准。

“我们的护理措施要配合现在的肿瘤靶向治疗,不同的患者要求有不同的护理方式,每个人都有个体差异,也是不一样的,必须提供精准护理。”陈素红举例说,就比如简单的输液,这个病人输注的靶向药物要求前100ml是一分钟15滴,后200ml要求一分钟30滴,每一分钟都是精准计算的,而每个病人都不一样,护士必须要做到精准,而且靶向药物非常昂贵,对储存和运输的要求也非常高,护士去帮忙取药时都是小心翼翼,不能出现任何的差错。“对于我们专科的要求远远不仅是翻身、拍背、换衣服,我们需要专业的知识以及专科性的护理,对每一个病种、药物都要有专业的知识。”陈素红说,肿瘤科的专业要求非常高,要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和细则,每做一件事还要有预见性,把事情可能发生的后果都要预想到。

但肿瘤治疗领域有着太多的未知,不是每件事都能百分百预见,这就要求护士具有细致的观察力,以及有高度灵敏的反应和专业技能。40岁的刘先生患有鼻咽癌,一次治疗后,各项指标数据都很正常,与护士聊完天准备回病房,突然就开始流鼻血。“幸好我们护士观察仔细,一发现他情况不对就立刻派人叫医生,一边安慰患者帮他止血,一边为他建立输液通道。”陈素红说,你永远不知道,肿瘤科的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在肿瘤科,病人一旦确诊,患者心理压力就很大,甚至面对的就是死亡。除了身体上的护理,陈素红的团队还要时刻关注病人的心理变化,护士姑娘们尽量把病房布置得温馨一点、人性化一点,每天都保持活力,以此感染病人。

从业20多年,陈素红有着很多难忘的时刻。最让她难忘的是三年前救助一名几个月大的宝宝小俊。当时小俊跌入沸水,全身70%—80%烧伤,尝试了很多次,都没有办法为他输上液。“当科室联合会诊找到我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他最后的希望了,宝宝当时哭得都没有眼泪了,必须立刻输液。”陈素红说,好在借助超声机,在小俊的大腿缝隙上找到一条完好的血管,最后成功输液。那一刻,陈素红觉得,所有的专业积累都没有白费。

“我们觉得平平常常的事,但是对于病人来说就是唯一。”陈素红经常提醒科室护士,要用心去照顾病人,专业护理病人,同时也要保护自己,把每件事都做到极致。

姓名:唐欣慧

职务:神经内一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工龄:16年

心声:选择了护理专业,就是选择了奉献。

用专业说话

把护理工作做到极致

神经内科危重病人、老年人多,卧床病人占比近70%,护理工作量大。对唐欣慧而言,护理工作中仅有微笑和体贴入微的关怀是远远不够的,要达到温馨优质护理服务的标准,还需要精湛的护理技术护航。

“我们的专业能力不能只体现在打针上,必须要有一技之长,要专业。”为此,唐欣慧非常注重护士的专科发展培养,细分到老年专科、神经专科、重症专科。“我给她们分了3个专科,不是说只注重自己的专科,而是把自己所管辖的专科要做到精做到专,就是要用专业说话。”唐欣慧说,在平时的工作中,有很多细节的工作,如果不做到极致,就有可能发生一些重大问题。

2018年,唐欣慧与团队进行的科研项目《V-VST+吞咽评估筛查在脑卒中病房的应用》获得广东省卫生计生适宜推广项目,并在院内外广泛推广。经过临床科室广泛应用,得到良好的效果,荣获医院2018年度“新技术、新项目”二等奖。

从事护理工作16年,唐欣慧有着很多感动的时刻,但最难忘的是一次当病人出院时,握着她的手说:“如果没有你们,我早就没有办法生存下去了。”唐欣慧记得,那是春节期间,一名50多岁的外来务工者郑先生因大面积脑梗入院,生命垂危。“他来的时候就像一个小碳人一样,黑黑的,身上有虫子和呕吐物。”唐欣慧回忆道,他们迅速地帮郑先生做简单的处理,换上衣服,方便医生进行手术。“我们为他清洁,是一盆一盆的黑水流下来。”唐欣慧说,虽然手术顺利,但术后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护士轮班守了他两天两夜,生命体征才逐渐平稳。但郑先生的个人情况相对特殊,一直都没有家人来探望他,慢慢地,郑先生的求生意志也越来越弱,一些康复治疗也不配合。唐欣慧和她的护士团队坚持不懈地联系他的家人,最后,他的女儿才同意过来探望他。“我们每天就跟他女儿视频,让他女儿了解他的情况,也让他知道家人是关心他的,唤醒他的求生意志。”唐欣慧说,“最后他出院的时候,握着我们的手说感谢,我们很多护士都哭了。”

“病人的身体护理当然非常重要,但是心理护理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唐欣慧总结道,护士的最大核心价值是要用专业的护理支持协助医生,帮助病人完成康复。

姓名:陈俊华

职务:五官科主管护师

工龄:16年

心声:勿以事“难”而不为,勿以事“易”而为之。护理工作繁重而琐碎,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就是对这个工作最大的尊重!

担任多重角色

不轻视每件“小事”

2008年的5月12日,地震重创汶川,当时已能独当一面、胜任各类护理工作的江门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陈俊华主动请缨,奔赴汶川参与当地卫生院的重建工作。

灾区余震不断,没水没电,食物短缺,条件十分恶劣,而卫生院的重建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基础设施、病床、药品、护士的培养等,工作压力很大。陈俊华克服重重困难,一门心思放在卫生院的重建工作,出色完成了任务。

正是在灾区的“洗礼”,让陈俊华无论遇上多么紧急的情况,都能处变不惊,冷静处理。“这是一段宝贵的经历,在最危急的时刻,是医护人员在救援前线。我切身体会到医护人员的责任,认识到这是一份伟大的职业,职业认同感增强了。”陈俊华感慨地说。

在陈俊华看来,护士有多重角色,不仅是护理者,还是研究者、管理者、教育者……

如今,陈俊华不仅做日常护理工作,还承担起培养年轻护士的工作。

“要做有责任心的人,工作做到极致,不要轻视每件"小事"。”这是陈俊华经常教育年轻护士的一句话,也是她做护士的准则。她认为,合格的护士需要不断在工作中提高自己,体现护理的技术价值。在培养年轻护士过程中,她注重传帮带,做好表率。同时,也要让年轻护士有职业认同感,这样她们才愿意为工作而付出。

陈俊华所在的五官科,涉及眼、耳、鼻、喉、口腔科,要求护士掌握全面的护理知识。五官科有的看似“小事”,可能暗藏凶险。她曾遇到过一个做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患儿,术后不停哭闹,结果伤口大出血,需要紧急手术。“这就要我们善于观察病人,提高评估病情的能力。”她说。

从事护理工作16年,最让陈俊华难以忘怀的是一次抢救经历。那时,她随救护车接诊一名临盆的先兆子痫产妇,产妇病情凶险,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当时陈俊华有点晕车,呕吐了,但她还是顺利完成了输液、用药等护理操作。最终,产妇顺利产下孩子,母子平安。

“能一下子把病人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一切辛苦都值得。”陈俊华说这就是护士的价值所在。

姓名:陈梅芳

职务:手术室主管护师

工龄:10年

心声:生活没有太多岁月静好,但我们愿意陪你负重前行。

手术室护士不只是

递把手术刀那么简单

手术室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手术室护士是用专业护理技术,密切配合手术医师、麻醉师的工作,确保每一台手术的顺利开展及安全进行。

一提起手术室护士,大多数人的印象是给手术医生递把手术刀、钳子等,但手术室护士绝非这么简单。陈梅芳在手术室工作已10年,“安全”是她经常挂在嘴里的词语。她说,手术室护士的每一项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易,都十分讲究细节,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手术开始前,护士们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要根据手术准备好常规的和特定的器械,外科手术有上百种。不同手术所用的器械千差万别,少则数十件,多则300余件,护士们都要熟悉掌握操作。手术室护士需要提前一个小时到达手术室准备,提前15—20分钟上手术台清点手术器械,一台手术下来还要经过5次器械清点,确保不会遗漏任何手术器械。

陈梅芳说,从病人查对,到与医生、麻醉师的默契配合;从病人体位的摆放、术中低体温监测,到手术器械清点等,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格谨慎,从而保证手术安全和质量。

在手术室,陈梅芳每天面对不同的手术,可能参与到不同的抢救中。最让她刻骨铭心的是抢救一名“特殊”的病人。

有一回,手术室里送来了一名食道异物病人,这名戴着手铐、脚镣的监狱服刑人员,由警察押解着,他有吸毒史、是梅毒病人并且还是艾滋病携带者。这名病人对治疗极度不配合,甚至恐吓医护人员。

“害怕,但必须帮助他。”这是当时陈梅芳心里的念头。建立静脉通道,是关键的一步。这步没完成,接下来的手术都难以开展。陈梅芳深知这一点,她只得硬着头皮上。由于该病人长期吸毒,血管硬化,普通针头一扎进去就变形,只得更换更粗的针头。与此同时,该病人不断挣扎,让扎针难度更高。在尝试了七八回后,终于扎针成功,麻醉师迅速注射麻醉药物。历经了两三个小时,才终于完成了这台手术。陈梅芳说,这个特殊的病人让她更清楚自己的使命,抢救病人永远是第一位。

“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医护人员救死扶伤,让我很有成就感。只要手术病人平稳,我心里就满足了。”陈梅芳说。

新闻推荐

江门市政协委员建言献策 推动健康养老体系建设

江门日报讯(记者/谌磊通讯员/林丽欣)日前,市政协提案委与市老年学学会围绕健康养老体系建设召开座谈会,市政协副主席任安良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