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半个世纪的坚守与传承 江门新会供电局职工莫凤萍一家三代投身供电事业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陈敏锐
通讯员/钟艳珍梁嘉淇
江门新会供电局职工莫凤萍和父亲莫国怡、祖父莫华,一家三代投身供电事业,超过半个世纪,不但见证了江门经济社会的发展,还演绎出一种职业坚守,更是一种传承和荣耀。
莫华:响应号召参建发电站
上世纪50年代,莫凤萍的祖父莫华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当兵。退役后,1958年莫华响应政府号召,参加“建造万亩水库,建设发电站”项目。万亩水库建在双水镇西南面,总库容2173万立方米,坝后建有水力发电站1座,装机容量达150千瓦,是一项让侨乡人民真正用上电的重点工程。
如此庞大的工程项目,在机械化还未普及的年代,人力成为最主要的建设力量。“那可是不分日夜的高强度工作啊,每天都是凌晨下班,累到经常睡在了路边。”莫华说。儿女们曾问莫华为什么不选择去种地时,莫华激动地说:“那怎么能一样,这可是为了让老百姓用上电的大工程啊。”
莫国怡:抗台风守护光明
莫凤萍的父亲,今年51岁的莫国怡是江门新会供电局双水供电所配电运维一班班长。莫国怡学校毕业后就来到当时的双水电管站从事电力工作,从1998年开始,转眼已有21年。
在同事、家人眼中,莫国怡是爱岗敬业的“杰出代表”。2018年8月,超强台风“山竹”袭来,双水供电所全体人员待命,随时等待出发清障、查障。晚上10时左右,风力逐渐减弱后,随着抢修命令发出,身为党员的莫国怡第一时间组织配电运维一班分组巡查故障,直至凌晨1点多。
隔日早上7时,莫国怡带领班组人员来到双水镇天亭村鱼塘,由于泥土松软,车辆无法抵达故障现场,莫国怡二话不说,下车背着沉重的抢修材料和工具,徒步2公里赶到故障现场。“只要我们早一分钟修复故障,居民就能早一分钟用上电了,大家要坚持住,加油!”
当时一直下着雨,莫国怡虽然穿着雨衣,但是雨水还是打湿了他的头发和衣服,但他仍鼓励班员不要放弃,一起克服困难,逐个把故障点消灭。
从清晨到深夜,从一条线路到另一条线路,莫国怡与同事一步一个脚印,穿梭在村庄、鱼塘之中,黄色的抢修车疾驰在雨后的道路上,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用行动实践着南网人的责任与担当。当天,莫国怡与同事共处理故障点18个,清理树木207课,处理杂物4处。
作为班长,莫国怡多年来舍小家为大家,为了工作放弃了无数个陪伴家人的日夜。无论是周日的清晨,还是漆黑的凌晨,只要接到抢修的电话,他都能马上返回岗位。在班组同事的眼中,莫国怡是一位工作严谨细致的人,甚至有点严肃,但在工作以外他是一个爱开玩笑、热情开朗的人,在他的带领下,配电运维一班的气氛一直很好,班员之间也都相处融洽、默契十足。
莫凤萍:不断创新丰富自我
2017年,和父亲一样满怀着守护光明的热忱的莫凤萍,以优异成绩考进江门新会供电局。在班组里,莫凤萍主要负责客服工作,很多时候都要处理客户的棘手问题,而接电话也是个技术活。有时候,面对客户停电后影响生活生产的急迫焦躁心情,客服人员既要能专业熟练地给予解答,又要耐心地接受客户的埋怨。
虽然莫凤萍只是一名入职2年的青年员工,但她谦虚好学,经常请教班长如何处理问题,积累知识及经验。因此,面对客服工作,年纪轻轻的她能以过硬的业务知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有效安抚客户的情绪,工作的态度和能力得到了供电所同事的认可。
除了日常工作,莫凤萍还积极参与各项比赛,不断创新,丰富自我,让自己可以得到全面发展。2018年3月,她积极参与QC(质量控制)项目,所在小组在江门供电局QC大赛中获得优秀奖;2019年3月,她继续参加QC项目,因为表现出色,所在小组在江门供电局QC大赛中以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一等奖。
“现在我看到华灯初上,就会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因为这万家灯火的背后,有包括自己在内的无数电力人的默默付出。我也希望用过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的发展出一份力。”莫凤萍表示虽然自己身在基层一线,做不了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她相信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事情。
新闻推荐
江门市从全省21个地级市脱颖而出 成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江门日报讯(记者/李银换)近日,江门市印发《江门市开展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