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博物馆协会第九届年会在江门举行,多名专家献计江门文博事业 挖掘侨乡文物资源 开发乡愁印记产品

南方日报 2019-04-30 09:37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不仅是华侨精神寄托之所在,更是华侨华人文化的展示殿堂。杨兴乐摄

一座博物馆记录着一座城的历史。每逢周末,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便迎来不少人参观。他们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历史爱好者,有的是回到家乡寻根的侨胞……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不仅是华侨精神寄托之所在,更是华侨华人文化的展示殿堂。前些年,人们还在讨论着如何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如今,如何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从馆舍小天地走到大千世界,助力江门全力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成为江门文博事业发展的重大命题。

近日,广东省博物馆协会第九届年会暨2019年公共服务培训班在江门举行。到会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找准定位,做好发展规划,挖掘好侨乡文物资源,深入研究,挖掘好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故事,开发有“乡愁”印记的高品位文创产品。

行业趋势?博物馆数量质量魅力大提升

“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呈现出六大特点。”中国博协副理事长、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浩在年会上作专题报告时分析,一是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博物馆种类不断丰富。二是博物馆藏品数量不断增加,收藏范围也有所拓展。三是学术研究成为博物馆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四是陈列展览的数量骤增,涌现出一批精品陈列展览。五是教育推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六是观众数量成倍增长,观众对博物馆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些特点也逐渐在江门显现。仅在去年,江门市博物馆累计举办展览33场,其中:在江门本馆举办展览18场,外出交流展览15场。展览举办总数、引进举办展览(14场)数量、外出交流次数均创历年之最。除数量上取得突破,展出质量也稳步提升。同时,华侨展览首次在香港、澳门举办,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学术研究得到了深化。2018立项的“五邑银信多媒体资源库”项目今年成功通过国家文化部的验收;《新宁铁路档案汇编》项目纳入国家图书馆“2018年民国时期文献整理项目”。同时,博物馆还完成出版《弘德明志·学贵自得》《护行天下》《陈少白传略》《中华百年护照故事》《梁启超〈欧洲战役史论〉手稿》、《江门文博》(2018)等学术资料。

但和国内一流的城市相比,江门的文博事业发展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发展好文博事业,首先要打造高质量博物馆。陈浩建议,首先,江门要具有明确的博物馆定位和目标;其次,要设立有效维护博物馆运行与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三,要具有丰富的藏品以及对藏品有效保护的能力;最后,要具有学术质量和教育意义的博物馆陈列展览;第五,要具有有效的教育传播的方式与途径并能够取得显著推广效果的能力。

文博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博物馆的人才、资金等资源有限,单单依靠博物馆自身,是很难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的。这时,我们就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博事业的建设。”广东省博物馆馆长助理王芳认为,当前,江门可在不可移动文物认养、博物馆公共服务、文博志愿服务三个方面强化和社会机构的合作。同时,借助社会机构的传播优势,博物馆可以将内容精准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地传递到群众手中。

文旅融合?把灿烂历史文化变成精彩故事

作为文化和旅游产业相融合的产物,博物馆参观游览兼具艺术观赏、历史溯源、科学研究、教育推广等方面的价值与功能,逐渐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发展的前沿阵地与有效载体。

去年5月,经过升级改造的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台山馆也正式亮相。台山馆新增了游客服务中心、临时展厅、文创展示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热饮区、多媒体触摸屏等,全面提升博物馆的服务水平。“逛完博物馆可以在服务中心休息,也可以欣赏各种精美的文创产品,博物馆的服务越来越丰富了。”市民陈小姐常常在周末带孩子逛博物馆。她说,博物馆的服务更加完善了,孩子也对江门文化历史故事越来越感兴趣。

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让博物馆越来越受欢迎。数据显示,2018年,江门市博物馆保证全年免费开放(逢周一闭馆),全年累计接待量达为80万人(次),是江门重要的文化旅游宣传窗口。也就是说,在江门,平均每天有超2100人(次)到博物馆感受侨文化。

在文旅融合加快的大背景下,江门的博物馆如何创新和提升公众服务?伪满皇宫博物院副院长张微认为,江门需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找准定位,做好发展规划和制定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二是挖掘好馆藏文物资源,深化文物研究,挖掘好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故事;三是通过兼具实用性、趣味性、地方性的创意产品,让观众能够把博物馆“带回家”。

“当前,江门正在全力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文博事业是其中一个重要助力。”陈浩认为,在可移动文物方面,作为华侨华人与家乡的纽带载体,博物馆应做好文物收藏工作,不断完善和丰富自己的馆藏,尤其是做好近现代的华侨文物收藏工作。在不可移动文物方面,江门可尝试把当地的名人故居串联成为一日游路线,并把这些故居适当改造成为小型华侨文化展览馆,以文旅融合的方式建立多元的侨文化展示体系,吸引更多观众。

文创开发?链接生活留下“乡愁”印迹

今年元旦前后,中国(江门)首届侨乡文化产业博览会吸引约10万人次参加。在首届文博会会场主舞台旁边,江门市博物馆的展位十分热闹。市民张小姐参观了展位后感叹:“这个禄位高升官印包很吸引我,没想到文创产品能这么好地融合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在本届文博会上,江门市博物馆首次参展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开设“中国侨都·五邑文礼”文创展,带来了过百款文创新品。

去年以来,江门市博物馆积极开拓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开发文创产品近百款,相继亮相各大文博展会,迈出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重要一步。百款文创产品“五邑文礼”系列亮相各大展会。江门市博物馆也成功入选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省级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试点单位。

但需要警惕的是,当前,博物馆文创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也需要重视并解决。华南农业大学讲师朱嫦巧分析,文创产品的单薄和同质化,势必影响着游客的消费和文化体验效果,同时还会影响到优质文创产品的生存。

如何避免同质化?朱嫦巧认为,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应链接生活,持续开发有“乡愁”印迹的高品位文创产品,做到“形”又有“魂”,才能避免文创产品走向同质化。此外,文创产品的设计不仅要基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脑洞大开的创意,还需要借助现代技术来进行动态展示、模拟体验,拉近消费者与历史文化的距离,从而拉近消费者与文创产品的距离。

“文创开发要基于学术研究的完善。”王芳认为,博物馆要开发出具有本土特色、受群众欢迎的文创产品,一方面要做好馆藏文物的学术研究,把文物的文化意义研究透,才能避免流于形式的文创开发;另一方面,博物馆要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做好受众调查,了解群众的需求,才能使文创产品更好地对接现代生活,链接未来生活。

北京汽车博物馆副馆长申瑾则建议,博物馆文创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设计开发。一是要有能代表博物馆的文化款产品;二是要有与受众生活贴近、受群众欢迎的爆款;三是要有延伸款,利用博物馆的文化元素,设计满足群众文化需求、顾客需求、博物馆形象需求的产品。

南方日报记者戴惠甜

通讯员张一知

新闻推荐

零突破! 江门市成功开展儿童静脉输液港植入术 让肿瘤患儿免受反复扎针之苦

江门日报讯(记者/邓榕通讯员/陈君)今后,江门市的肿瘤患儿再也不用去广州进行静脉输液港植入术了。日前,江门市中心医院成功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