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为传承侨乡文化不停奔忙 李日明:不忘做文化人的初心
李日明在乡间采访老人。
李日明,1953年出生于开平沙塘丽洞,无论是当教师、当干部、当诗人、当文联主席,还是当一名退休老人,他都不忘做一个文化人的初心。半个世纪的文化之旅,李日明完成了《开平教育志》《开平市组织史》《开平俗语》《开平碉楼文化探源》丛书等专著近200万字,在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近代建筑保护与研究》杂志发表了关于开平碉楼文化的论文5篇,参与了《开平碉楼与村落》《开平泮村灯会》《开平民歌》《开平镇濠泥鸡》《梅花百咏》等申遗文本的编写工作,为传承开平文化不停奔忙着。
文/图江门日报记者敖转优
因为热爱,最终选择文化事业
李日明的家乡丽洞是“诗伯状元”李江的故乡,家乡的自然景观,尚学重文的人文环境使他耳濡目染,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有学养、爱文化之人。尽管当年文化事业不被人看好,但他依然选择文化事业作为他工作和人生的最后归宿。
“2005年,我接手开平市文联工作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办公室,三位同事挤在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桌面上也没有电脑……不少干部、朋友问我,文联是什么部门?在哪?干什么的?有来访者更是笑我,你在组织部混了15年就这个结果呀?我一时语塞,只好重复回答,我喜欢,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李日明想起这段往事,笑了起来。
2012年,开平建成谭逢敬艺术院,成为开平市艺术人才活动、培训、创作、展示、交流、收藏等基地,带动开平文艺事业发展。自此,开平市文联结束“蜗居”的日子。李日明说,作为文化人,我除了高兴,还要参与,为我们的文化事业发挥余热,多做贡献。
李日明自小就爱写诗。1986年4月,开平潭江诗社成立,他是一位理事,1993年,前社长出国,年纪轻轻的他就被推为潭江诗社社长。就这样,他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搞活动,搞创作,默默耕耘,带领社员走过了23个春秋。期间,出版自作诗词一辑,编辑出版《潭江诗词选》15辑、专题诗集2辑、《潭江诗叶》100期,规划出版专辑25人次;打造了春节对联擂台赛、文艺界元宵对联赛、年度诗词大赛、潭江基金会等“四大品牌”。
身体力行,做文化苦旅的践行者
2002年,李日明参与开平碉楼申遗工作,负责组织联系“开平碉楼理论研讨会”和宣传等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资料极度匮乏,他很头疼。李日明说:“更有些问题令人尴尬,就是土匪与碉楼的问题,当时除了旧县志有一些关于土匪的记录外,全面性的有说服力资料极少。甚至一些专家也在问,听说开平碉楼与土匪有关系,那开平哪里来这么多土匪的,究竟有多少,建那么多碉楼主要是用来防匪吗?”他意识到,写《开平碉楼文化探源》丛书,要弄清这些悬而未解的难题。
于是,李日明利用业余时间,走遍江门五邑所有的档案馆、图书馆。把散落在各地乃至民间的侨刊、族谱等零散资料进行收集、归纳,以还原历史。同时深入到乡间作田野调查,采访许多八九十岁的老人,还两次到海外采访碉楼后人,听他们家族的故事,从而及时地抢救了一批濒临消亡的人文资料。
他还考虑到,历经百年的碉楼名和对联,也将很快被时间和风雨冲刷掉。所以李日明还深入到乡村抢拍了一大批碉楼名和对联。十年磨一剑,《开平碉楼文化探源》也终于在2013年出版了。李日明回忆感叹:“如今,当年采访过的老人大多数都已离世,回头看这套书,包括有《碉楼与土匪》《碉楼往事》《楼名与对联》,共50多万字,1200多张图片等资料,倍觉珍贵。
近几年,李日明虽然退出了工作岗位,但他的文化情结依然如故,在开平诗坛、画坛、乐坛时时会见到他的身影。他说,我们的文化需要人才、需要队伍,需要自觉与韧性。今天开平文化艺术事业的日益兴旺,我愿继续与开平的文化人共勉前行。
新闻推荐
江门日报讯(记者/梁佳欣通讯员/邓颖实习生/张倩)2019年高考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日前,开平市副市长黄力奔带领开平市教育局相...